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眾所周知,大明王朝死於農民起義,亡於滿清入關。相較於歷代的農民起義,明朝末年的農民起義大軍可謂聲勢浩大,以李自成、張獻忠為首的流民起義軍轉戰各地,屢剿不滅。那麼,為什麼明朝末年會形成如此龐大的流民大軍呢?

    病從萬曆

    明神宗萬曆皇帝久不上朝,深居宮中,任情享樂,揮霍無度,宮廷糜費驚人,國家財政收入,遠遠滿足不了官內的開支。皇帝的親信宦官更是大肆斂財,官場之上行賄之風盛行。地方上,由於諸王貴族的貪求無厭,所在瓜分殆盡,致各州縣無地可撥,乃強令各地人民(多為自耕農)分攤銀租,稱為“無地之租",似此情況,前所未有。所以到明末,僅宗室莊田,就多達數十萬頃。這種近似於瘋狂的土地兼併使得整個明朝基層民眾陷入赤貧。

    

    圖/萬曆皇帝

    當淪為佃戶的農民,他們“佃人之田,有田人且得而賤之",“傭、佃者,主家之手足也”,被地主視為奴僕。明朝中期出現的地主剝削關係已經超越了經濟剝削層次,產生了強烈的人身依附性,因此可以說,明代的地主剝削關係甚至相較於宋代還有倒退。當時的自耕農與佃農的經濟狀況相當脆弱,可以說已經是未被點燃的火藥桶。

    北方風起

    明朝末年的起義浪潮最先起於陝北,是明朝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爆發。

    首先,經過漢唐之際的大肆墾殖活動,陝北地區土地已經十分貧瘠,當地民眾的耕作所得實在少之又少,而明朝官員的賦役苛重卻不會因為當地的具體情況而有所衰減。

    另外,明朝末年是我們經常談論的“明清小冰期”,氣候寒冷乾燥導致北方地區連年饑荒,這就使得天災人禍相煎逼迫。

    

    圖/陝北黃土高原

    其次,西北是明朝的邊防重鎮,邊兵最多,士兵所受的剝削虐待也很嚴重,無法生活,因而經常譁變逃伍。由子他們受過軍事訓練,並挾有武器馬匹,故往往成為起義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最後崇禎二年(1629年)以來,明政府裁減西北驛卒十分之三,被裁驛卒(其中包括李自成在內)因此失業,成為流民,因而與起義匯合。這幾股力量在明朝腐敗統治下的爆發最終為整個大明王朝掘開了墳墓。

    

    圖/明末農民起義軍

    日常土地兼併的極端化,外加剝削底層軍人與隨意裁剪“公務員系統”在編人員,最終在明朝末年的土地上匯聚起了起義大軍的洪流。

    參考文獻:1. 李洵、薛虹,明清史,遼寧人民出版社

  • 2 # 爬過山趟過河

    明朝末年那麼多的流民主要是由於以下幾點造成的:

    1、由於政治腐敗,各級官員貪腐成性。也即豪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處於社會底層的老百姓的死活沒有人真正關心!

    2、連年的對後金戰爭,致使國庫空虛。每年至少300萬兩的遼餉,不光掏光了國庫、私庫、內帑致使國家財政癱瘓,攤加在百姓頭上的賦稅越來越重,活不下去的人越來越多,流民自然就越來越多!

    3、連年的乾旱、蝗災等自然災害,自然災害是造成流民成千上萬的直接原因,在自然災害面前失去了生產資源的老百姓只能做了流民!

    4、小冰河的氣候環境影響,小冰河的影響冬天來的特別早,特別冷,不耐寒的農作物無法生長成熟!

    明末流民多的另一個原因是遍地的農民起義軍,這是一個惡性迴圈,動盪的社會農民沒法安心生產,沒有了糧食就會有更多的人變成流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生如何走出假期綜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