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習能力教培師麗樺
-
2 # 育鄰人
哪些孩子的成長潛能更容易被啟用呢?
接受教育是每個孩子從生物自由人蛻變成為社會自由人的績優之選,也是人類社會文明成果代際傳承的堅強柱石。但是,教育活動存在巨大的“雙重耦合”性,老師好比電臺、學生好比收音機,只有雙方頻頻率完全吻合時才能清晰的完成知識資訊傳輸。所以,教育實踐過程中,“名師出高徒”只能是低頻次偶然現象,而不存在必然直接關聯。
補課是部分孩子在接受完整學校課堂教育之後,感覺仍有欠缺而主動或被動選擇繼續學習的行為。因此,補課過程同樣會遇到補課老師與補課孩子之間頻頻率完全吻合“雙重耦合”性,也即是說補課也能夠從新發掘一批好苗子。那麼,哪些孩子的成長潛能更容易被啟用呢?
1、帶著生活問題成長的孩子
師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教育講授的是人類社會文明成果,也就是運用人類社會文明成果答疑孩子成長旅途中可能遇見的疑惑。所以,凡事愛問為什麼、帶著生活問題學習的孩子更容易與老師產生知識頻譜“雙重耦合”。
2、被理解的孩子
人類是自然生命體系中生活情感最豐富的社群性高等級動物,兩個人長期相處在一起必然會產生喜歡或者厭惡的綜合情感,而且兩個人之間所產生的社交情感又會進一步指引彼此之間的行為實踐。因此,被老師關心的孩子更喜歡老師、學習上的綜合表現也會更好;相反,如果孩子覺得自己不被喜歡,那麼無論你講什麼他都不會聽。
愛迪生的成長故事:
1847年,愛迪生出身於美國一個普通的家庭。從小,他對周圍的一切就充滿好奇,凡事總愛比別人多問幾個為什麼。有一天該吃飯了,媽媽卻發現愛迪生不見了,全家人找來找去,最後在雞窩裡找到了他,原來他看到母雞孵出小雞,他自己也想試一試。
還有一次,他讓鄰居小夥伴米吉利吃了發酵粉,希望小夥伴能像氣球一樣飛起來。結果,小夥伴非但沒有飛起來,反而差點送了命,害得家長帶著孩子告到了愛迪生家裡。
7歲時,愛迪生上學了,他還像以前一樣愛問為什麼。老師教給大家:2+2=4,他偏要問為什麼2加2要等於4,儘管老師給他做了一般的解答,他還是不滿足,氣得老師罵他低能兒,要求他退學。
母親把愛迪生帶回了家,就這樣,我們一個偉大的發明家僅僅上了3個月的學便被趕回了家,究其原因,只因老師嫌他太愚蠢。
愛迪生在家裡由母親帶著學習,母親教他數學、寫字,還教他化學、自然。愛迪生對學習總是抱著極大的興趣,尤其是對化學,他把自己的零用錢攢起來全部買成化學用品,在家裡的地窖裡建立起一個小小的化學實驗室,每天除了讀書就是呆在裡邊做實驗。
好奇是每個人類生命個體的“天性”,是激勵人類個體學習進步最基本的動力,也是推動人類社會文明不斷進化的本源。然而,生活中卻只有極少數童年“異想天開”能夠被理解、被容忍,被理解、被容忍正是啟用每個孩子成長潛能的鑰匙。
3、被引導合群、有“良師益友”作伴的孩子
人類非群體協作不能繁衍生息,非分工協作勞動不可裹腹。同樣,學習成長不是短道速滑、不是跳單人舞,每個孩子的學習成長都是一程沒有統一起點、行程和終點的群體“馬拉松”,每個人的成長旅途都需要找到彼此並肩前行的同伴兒、存在利益爭奪的對手、關鍵時刻能夠攙扶自己一把的良師。所以,被引導合群、有“良師益友”作伴的孩子學習成長旅途更順。
總之,好問題是最好的老師,被理解是最好的養料補給,團隊作戰是確保每個人砥礪前行、行穩致遠的不竭動力之源。
-
3 # 青青海棠果
不一定吧
我家兒子從小到大沒有上過任何補課班,但是我還是想來說說這個問題。
兒子高中畢業後在家閒著沒事做,於是便和同學找了份臨時工做。
工作就是在校外一個培訓機構幫忙印發學習材料什麼的。
這個校外培訓機構專門聘請初高中學校在職老師講授相應課本知識,也即所謂的“補課班”。
有次他完工回到家,無比感嘆地和我說:“媽媽你知道嗎?好多學生在那裡根本就不學,家長真是白給他們花錢了…”
您瞧瞧,家長花著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滿懷期待地送孩子到補習班,本指望能換來一份好成績,誰知換來的卻是給孩子換個地方玩耍(這部分孩子在自己學校應該也是這種學習狀態吧)。
這個結果恐怕是那些家長萬萬沒想到的吧?這課補的還有啥意義?學習又怎會好起來?
所以建議報班時徵求下孩子意見,如非孩子真心實意想去學習,咱們家長就不要浪費錢了,還不如給孩子買點好吃的補補身體
回覆列表
不劃等號。得看補習班是孩子自己想要,還是父母要求。缺少主動性的補習在我的認識裡是浪費時間浪費金錢,純粹買個父母安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