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元芳有看法
-
2 # 夢迴道可道
這跟風俗民情有關,有時候不得不送,有時候不送不行,有時候送了生氣,有時候硬著頭皮送。
中國講究人情往來,最早的送禮是真心實意的祝福。結個婚,一般人家來吃酒的也就那幾個親戚朋友而已,送個被子,水壺啥的就可以了,不怎麼計較。大戶人家則講場面,要大辦,要熱鬧好幾天,得到的還沒有拿出去的多。並且辦酒的理由很多,比如陰壽酒,給死去幾年的老人祝壽,請人唱戲,喊周圍鄰居來看,還包吃喝,博個孝敬的名聲。一般人家哪裡弄得起。
現代社會,這辦酒的意義變了,大多為了斂財,聽說有些地方也辦陰壽酒,年年辦,喊人吃酒送錢,親朋苦不堪言,又敢怒不敢言。少則一百兩百,多則幾百上千。又有說,三年不辦酒,虧損一大截。
臉面再沒有錢重要了。只要想得出理由就敢辦酒,就敢喊人吃酒。後來又聽說,有些地方連理由都省了,找個地方包下酒席,就喊人來吃飯,就說:星期幾,我在某地辦了幾桌,到時候過來玩哈。就掛了電話。大家心知肚明,送錢就行,原因也懶得問了,那臉面在天上瞧著你呢。
送唄,這的確佔了生活費用的大部分。有些人扛不住了,也只好同流合汙,想法斂財。也有有勇氣不送的,堅決不送,也不來。只是,不送禮的人家,門前漸漸冷清了,耳邊還有許多抱怨和罵名。要忍耐得住!
好好的禮尚往來,經過華人之手,意義都變了。
-
3 # 無語石1
一年的生活開支中,人情佔比是不是很重,這不能一概而論,需區分階層,超級富豪象馬雲馬化騰雷軍許家印就不說了,還有186萬戶超千萬的高淨值資產的人,這些人的人情佔比就不值一提了。
主要是我們一般工薪階層,人情佔比大約佔生活開支的1/5到1/10,這個確實有點重。我原來工作過一家單位,因為是駐外。每年公司人情不少於二萬,根本不認識的人,單位一個電話某某辦什麼事,要份子錢,直接從工資里扣了,從來連酒杯都沒端過。
我是從來都反對上禮的,我也從來不收禮金,除了紅白大事,我都是隻隨禮,不參加。
現在隨禮風氣越刮越邪,動則500或一二千,我老家有個親戚五年接了三次婚,給他上了四千禮,我還開玩笑說他成了結婚專業戶可以結婚致富了。
華人的面子,攀比之風很要不得,這種陋習要改。現在有很多地方民間自發的遏制隨禮歪風。我提倡不論什麼份子錢,一律一百。如果操辦者覺得回不了本就不辦,你想請人恭賀高興就應該貼錢。花錢買面子嘛!
現在的情況是每個人都害怕隨禮,但每個人又都在辦事,否則收不回來就覺得虧了,其實,你算個賬,辦個事勞心勞力,也許還虧錢,大可不必,能不辦儘量不辦!
如果都能按我說的,一百為準,想辦事就自己貼錢。這樣既高興親熱了,又有面子,也不增加別人的負擔!
樹立新風,從我做起!
-
4 # 陌將
這個情況我們分兩類人,一是單身未婚的年輕男女,
二是已婚的男女。
未婚的年輕男女人親客往基本都是父母在負責,最多也就自己的朋友結婚!
結婚的就不一樣了,已經成家立業就該得擔起家庭的重任。結婚收的禮都得自己去還。還要在原禮金上加錢!多少得加,但有的人不加 收到多少還多少。至於禮金送多少 要看對方什麼人了!比如親近一點的多送點 其他少送點。起步價因地不同!
我結婚是13年,在農村收的禮是八萬多,每個禮大多數一百元!親近的六百到兩萬不等!
不過這些都要我和媳婦一起還,父母漸老 在家帶我女兒!
婚喪嫁娶 收禮還禮都是千百年來歷代傳下來的文化!有的人藉此大肆操辦收取鉅額禮金。這種行為非常可恥!送禮的人那是有口說不出的苦。
近些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已經出臺相關政策限制操辦酒席。除婚喪嫁娶之外,但有一定的限制範圍。
人親客往也挺老火的,就說我 一個星期基本一個禮!隨便都是二三百!有的時候 一兩千,自己還有車要養!小孩的生活費 學費等!有時候給點給老人。
我們小兩口都感覺有些壓力!上班的工資根本入不敷出。所以現在是創業……
至於比重這個問題 因人而異 但是人情送禮必不可少!
-
5 # 秋夜雨淚
錯誤,俗話說有來無往非禮也。但是,你可以控制自己的人情交往,前提是不要得別人的便宜,一切都是人的自尊和傳統意義的心理平衡。人在每個環境裡走尊嚴,實質每個人心裡的潛意識只是為了得到一個或兩個人的認可。
-
6 # 賣地板的詩人
禮尚往來。朋友親戚相處,只希望沾便宜,不願付出的,肯定不長久。世俗如此,要學會適應。如果只是簡單以禮金多寡來論交情,也不對。每個人經濟條件有差距,不能一概而論。我感覺,應該多一份真誠與情意才對。
-
7 # 西華東城
各個家庭都不一樣。有的家庭親戚特多,比如父母親姐妹兄弟多的肯定親戚自屬多,現在計劃生育後好多人家少多了,儘管出禮幾百,幾千,也無所謂,何況禮尚往來,大部都要在自己辦事時要還的,甚至都加了利息及隨著物價工資諸多因素還得高多了,正常禮尚往來無可厚非,有些同學,同事,戰友,等非一層次儘量少來往,以免在辦事時搞得排場太大,有些人吹牛在某某人(層次高或富有者)宴請中喝什麼高檔酒,抽高階煙,吃什麼山珍海味,等你辦宴請你也如此去招待人家吧……
-
8 # 閒人水瓶座
現在的人情費往,多是流於形式,大家都去你不去,是你孤單,是你個性,必經日後大家要相處,日後你有事也好有幫襯。再有就是你欠人家的,和自己的親朋好友,不用再說了,反正不去說不過去。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這些人情,有情就要走動,這是華人的特色,只是現在的人情被利益裹挾了而已。
回覆列表
沒辦法,這就是中國特色的人情社會,人人都受其所累,人人又不可避免,人人又難以脫逃,我們每個人都被強大的人情習俗所裹挾,每個人都在喊累,可又沒有哪個人有勇氣打破這種和諧。
座標青島地區,現在朋友同事結個婚,即使不熟悉的人出手打底怎麼著也得600元以上了,好一點的一千多元,甚至是更多,這個看個人的經濟財力狀況,每個家庭的人情開支都是一個很大經濟負擔。
人情世故消費在中國,北方風氣明顯重於南方,而且還有不斷攀比上升的趨勢,很多人把人情收入的多少看做是一個面子的事兒,都在虛偽的攀比,讓自己受累的同時也給別人增加了很大的壓力。特別在山東地區,我感覺人情消費這方面尤其嚴重,孔孟之鄉的禮節全都異化成了不切實際的人情比拼,越窮越比,越比越窮,漸漸的進入一種惡性迴圈當中。
在人情消費方面,南方人就比較實際務實了,逢年過節送個紅包,不管有沒有錢,都包個幾塊錢的,只是象徵性而已,沒有人嫌少,也不會給任何人造成壓力,既有禮節又比較實際。
如果單純把人情消費視若感情和關係維繫的手段,那麼我想這個關係就太脆弱了,脆弱到只剩下物質,這樣與人相處累不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