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在交通中的最大特點是: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和極短的距離內改變自己的行為。比如,在橫穿馬路時可以陡然站住、跑步或變更方向等。行人的步行心理因人而異,步行速度沒有一定的規律。所以,司機在駕駛汽車時,對於遇到行人時的交通安全問題,要引起高度重視:
1.遇到缺乏交通經驗的行人
有些行人缺乏交通經驗,看見汽車還在很遠的地方駛來或聽到行駛聲,就急忙閃避到道路的一邊。待汽車臨近時,又感到自己所處的地方不安全,表現出驚慌失措、左右徘徊,有時會突然向路的另一邊猛跑,從而造成險情。還有一些行人,發現後面有來車時,就向路邊讓,當汽車駛過去之後,馬上又口到路中間,忽略後面還有來車;還有一些橫穿道路並已行到道路中間的人,遇到左(右)方來車時,往往向後退讓,而不顧身後還有來車,結果,顧此失彼、不知所措。汽車駕駛員在遇到這些行人時,應提前減速,並儘量離行人遠一點駕車駛過,同時做好隨時停車的準備,一旦發現險情即應立即停車,待這些行人安定下來後,再繼續行駛。
2.遇到麻痺大意的行人
有些人認為汽車有人操縱,雖然自己不讓路,汽車也不可能撞到自己;還有的人想顯示自己的膽量,認為汽車司機不敢開車軋他,看到汽車或聽到喇叭聲,甚至汽車已駛到跟前,也不迅速避讓,甚至不予理會;有的人雖然避讓一下,但並不考慮避讓的效果,使汽車仍然無法透過。遇到這種行人時,應減速並鳴喇叭(在非禁鳴地區),耐心地設法避讓透過,切不可急躁賭氣,更不可意氣用事,冒險強行。
3.遇到顧物忘卻安全的行人
有些行人將東西掉在道路上,為儘快撿回失物,不顧汽車臨近和自身安全,冒險上前撿拾;有些趕著牲畜在路邊行走的人,當汽車駛近,牲畜騷動起來,為了保護牲畜而衝到路中驅趕,忘卻自己的安危。對於這些行人,駕駛員必須既要看人,又要看物,要將物和人有機地聯絡起來,一旦發現有物落在車行道上,就應做好有人來撿物的準備,主動降低車速,避讓物品,並做好隨時停車的準備,以保安全。
4. 遇到躲避灰塵和泥水的行人
一般來說,每個行人都想躲避灰塵和泥水,有些冒失的行人,為了躲避汽車行駛揚起的塵上或濺起的泥水,往往不顧安全,在汽車駛近時,突然跑向路的另一邊。對這樣的行人,重點應放在預防上,要注意觀察風向和行人動態。儘量減速,以減少塵上飛揚;避開木窪,減少汙水的飛濺,並做好避讓行人的準備,鳴號(在非禁鳴地區)提示行人注意。
5.遇到沉思的行人
陷入沉思的行人,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所思考的問題上,除兩腿本能地機械移動外,對外界一切都置若罔聞。汽車的行駛聲、喇叭聲都不能引起他的注意。遇到這類行人時,要減速鳴喇叭(在非禁鳴地區),緩行繞過,並儘可能地保持較大的安全距離,以防行人在沉思中突然驚醒,盲目亂跑。
6.遇到頑皮的兒童
兒童一般活潑好動、年幼無知。城鎮兒童一般不太懼怕汽車,他們在公路邊或公路上玩耍。汽車在起步或減速行駛時,有的兒童還追扒車廂。遇到這樣的兒童,要注意全面觀察,既要看到路中的兒童,又要留心路旁的小夥伴。在兒童們逗車玩耍時,要有耐心,減速甚至停車,勸阻孩子們離開後,再駕車行駛。行車起步時,注意觀察後視鏡,防止兒童攀扶車廂等危險行為。
7.遇到聾、啞、盲等殘疾人
行車中,遇到聾、啞、盲等殘疾人時,要謹慎小心,根據具體情況作適當處理。如聾啞人因為聽覺失靈,根本聽不到外界的一切聲音。凡遇到鳴喇叭而行人毫無反應,就應考慮可能是聽覺失靈者,要儘快減速,從其身旁較寬一側緩慢透過。盲人的聽覺一般都很靈,通常聽到汽車聲就急忙避讓,但不瞭解自己應如何避讓,往往欲避卻又不敢邁步。遇此情況,應觀察判斷視情況透過,不要鳴笛不止,使盲人無所適從而發生危險。必要時,要下車攙扶盲人離開危險區,而後駕車透過。
8.遇到受氣候影響的行人
遇到暴風驟雨時,行人為避風躲雨而東奔西跑,道路上的秩序會混亂。汽車在行駛中應減速嗚喇叭(在非禁鳴喇叭地區),注意和掌握行人為避風雨而奔跑的動態。雨天,行人撐傘或穿雨衣,視線和聽覺會受到影響,不能及時發現、避讓車輛。對此應加強觀察,從路中間緩慢透過。嚴寒和風雪天,行人穿戴較厚,行動不便,一心趕路,對汽車不太留心,對此應減速鳴號(在非禁鳴喇叭地區),從其一側緩行透過。透過時要考慮道路的溼滑情況,防止車輛橫滑或行人滑倒而發生事故。
9.遇到結伴而行的行人
幾個人結伴而行,其中一人向路的一邊跑,其他人也可能跟著跑。對這些行人要注意領頭的人和那些表現比較猶豫的人,尤其在同行人大都已穿越道路,還剩少數人在另一邊時,要特別注意這少數人的行動。結伴而行的人,常常邊走邊談,一些青年人愛打鬧玩笑、指手劃腳。對此必須格外注意,防止因他們打鬧玩笑而突然跑到道路上來;對列隊而行的團體,只需稍鳴喇叭提示,按正常速度透過即可。當列隊橫穿道路時,應停車等候隊伍過完,不可鳴喇叭催促,更不可搶行沖斷隊伍。
10.遇到精神失常的人
有些精神失常的人,往往在公路或街道上毫無規則地流蕩,
行人在交通中的最大特點是: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和極短的距離內改變自己的行為。比如,在橫穿馬路時可以陡然站住、跑步或變更方向等。行人的步行心理因人而異,步行速度沒有一定的規律。所以,司機在駕駛汽車時,對於遇到行人時的交通安全問題,要引起高度重視:
1.遇到缺乏交通經驗的行人
有些行人缺乏交通經驗,看見汽車還在很遠的地方駛來或聽到行駛聲,就急忙閃避到道路的一邊。待汽車臨近時,又感到自己所處的地方不安全,表現出驚慌失措、左右徘徊,有時會突然向路的另一邊猛跑,從而造成險情。還有一些行人,發現後面有來車時,就向路邊讓,當汽車駛過去之後,馬上又口到路中間,忽略後面還有來車;還有一些橫穿道路並已行到道路中間的人,遇到左(右)方來車時,往往向後退讓,而不顧身後還有來車,結果,顧此失彼、不知所措。汽車駕駛員在遇到這些行人時,應提前減速,並儘量離行人遠一點駕車駛過,同時做好隨時停車的準備,一旦發現險情即應立即停車,待這些行人安定下來後,再繼續行駛。
2.遇到麻痺大意的行人
有些人認為汽車有人操縱,雖然自己不讓路,汽車也不可能撞到自己;還有的人想顯示自己的膽量,認為汽車司機不敢開車軋他,看到汽車或聽到喇叭聲,甚至汽車已駛到跟前,也不迅速避讓,甚至不予理會;有的人雖然避讓一下,但並不考慮避讓的效果,使汽車仍然無法透過。遇到這種行人時,應減速並鳴喇叭(在非禁鳴地區),耐心地設法避讓透過,切不可急躁賭氣,更不可意氣用事,冒險強行。
3.遇到顧物忘卻安全的行人
有些行人將東西掉在道路上,為儘快撿回失物,不顧汽車臨近和自身安全,冒險上前撿拾;有些趕著牲畜在路邊行走的人,當汽車駛近,牲畜騷動起來,為了保護牲畜而衝到路中驅趕,忘卻自己的安危。對於這些行人,駕駛員必須既要看人,又要看物,要將物和人有機地聯絡起來,一旦發現有物落在車行道上,就應做好有人來撿物的準備,主動降低車速,避讓物品,並做好隨時停車的準備,以保安全。
4. 遇到躲避灰塵和泥水的行人
一般來說,每個行人都想躲避灰塵和泥水,有些冒失的行人,為了躲避汽車行駛揚起的塵上或濺起的泥水,往往不顧安全,在汽車駛近時,突然跑向路的另一邊。對這樣的行人,重點應放在預防上,要注意觀察風向和行人動態。儘量減速,以減少塵上飛揚;避開木窪,減少汙水的飛濺,並做好避讓行人的準備,鳴號(在非禁鳴地區)提示行人注意。
5.遇到沉思的行人
陷入沉思的行人,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所思考的問題上,除兩腿本能地機械移動外,對外界一切都置若罔聞。汽車的行駛聲、喇叭聲都不能引起他的注意。遇到這類行人時,要減速鳴喇叭(在非禁鳴地區),緩行繞過,並儘可能地保持較大的安全距離,以防行人在沉思中突然驚醒,盲目亂跑。
6.遇到頑皮的兒童
兒童一般活潑好動、年幼無知。城鎮兒童一般不太懼怕汽車,他們在公路邊或公路上玩耍。汽車在起步或減速行駛時,有的兒童還追扒車廂。遇到這樣的兒童,要注意全面觀察,既要看到路中的兒童,又要留心路旁的小夥伴。在兒童們逗車玩耍時,要有耐心,減速甚至停車,勸阻孩子們離開後,再駕車行駛。行車起步時,注意觀察後視鏡,防止兒童攀扶車廂等危險行為。
7.遇到聾、啞、盲等殘疾人
行車中,遇到聾、啞、盲等殘疾人時,要謹慎小心,根據具體情況作適當處理。如聾啞人因為聽覺失靈,根本聽不到外界的一切聲音。凡遇到鳴喇叭而行人毫無反應,就應考慮可能是聽覺失靈者,要儘快減速,從其身旁較寬一側緩慢透過。盲人的聽覺一般都很靈,通常聽到汽車聲就急忙避讓,但不瞭解自己應如何避讓,往往欲避卻又不敢邁步。遇此情況,應觀察判斷視情況透過,不要鳴笛不止,使盲人無所適從而發生危險。必要時,要下車攙扶盲人離開危險區,而後駕車透過。
8.遇到受氣候影響的行人
遇到暴風驟雨時,行人為避風躲雨而東奔西跑,道路上的秩序會混亂。汽車在行駛中應減速嗚喇叭(在非禁鳴喇叭地區),注意和掌握行人為避風雨而奔跑的動態。雨天,行人撐傘或穿雨衣,視線和聽覺會受到影響,不能及時發現、避讓車輛。對此應加強觀察,從路中間緩慢透過。嚴寒和風雪天,行人穿戴較厚,行動不便,一心趕路,對汽車不太留心,對此應減速鳴號(在非禁鳴喇叭地區),從其一側緩行透過。透過時要考慮道路的溼滑情況,防止車輛橫滑或行人滑倒而發生事故。
9.遇到結伴而行的行人
幾個人結伴而行,其中一人向路的一邊跑,其他人也可能跟著跑。對這些行人要注意領頭的人和那些表現比較猶豫的人,尤其在同行人大都已穿越道路,還剩少數人在另一邊時,要特別注意這少數人的行動。結伴而行的人,常常邊走邊談,一些青年人愛打鬧玩笑、指手劃腳。對此必須格外注意,防止因他們打鬧玩笑而突然跑到道路上來;對列隊而行的團體,只需稍鳴喇叭提示,按正常速度透過即可。當列隊橫穿道路時,應停車等候隊伍過完,不可鳴喇叭催促,更不可搶行沖斷隊伍。
10.遇到精神失常的人
有些精神失常的人,往往在公路或街道上毫無規則地流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