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震木
-
2 # 杜耶投資筆記
美國和伊朗的戰爭衝突不會發生,主要原因是現在的特朗普不敢打伊朗!
注意我說的是“現在的特朗普”,為什麼呢?
年關之際,坐在美國總統位置上的特朗普,短線面臨著彈劾壓力,長線面臨著大選壓力。反伊朗是美國的政治正確之一,當年參選的時候,特朗普就猛烈攻擊奧巴馬的伊朗政策以及達成的伊核協議,表示要退出伊核協議,並對伊朗強硬,收穫了不少人的支援。
對於特朗普來講,當前美國的形勢下,只要處理好反伊朗的政治覺悟,即可完成對選民的歸攏。美國此次為什麼要選擇在伊拉克境內使用無人機進行偷襲?全世界軍事力量最強的國家,卻要使用這種手段去襲擊一箇中東國家的軍事將軍。這其中的手段讓大家是存在著一些疑慮的,這其實是為什麼我們會看到美國在中東地區越來越失勢的根本原因。
綜上,通過美國和伊朗的政府高層肯定會從多方面的考慮,以經濟為大局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美伊不僅不會發生衝突,而且現在的美國也不敢打伊朗!
-
3 # 銘蘇先生
伊朗當然不敢對美國宣戰了,美國不管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都可以碾壓伊朗,伊朗拿什麼與美國作戰?伊朗如果向美國宣戰,那麼無疑會使伊朗國家陷入戰爭泥潭,導致伊朗經濟倒退三十年。
想當年,伊朗綜合實力還是比伊拉克要強一些,但是兩國打了八年的仗,最終打了個平手,實際上伊朗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要比伊拉克還大。伊朗連當時的伊拉克都打不贏,怎麼能夠打贏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美國呢!
目前,伊朗在美國的經濟制裁下,伊朗石油不能大量出口,引發連鎖反應,伊朗經濟已經出現衰退。通貨膨脹嚴重、物價高漲、失業率居高不下,貨幣大幅貶值,所以此前伊朗政府提高油價,就導致國內爆發大規模的示威抗議活動,民眾的生活已經面臨比較大的壓力。
如果伊朗對美國宣戰,由於美國與北約其餘28個成員國是盟友,這也就意味著伊朗同時向29個國家宣戰。美國的北約盟友雖然不一定都參加戰鬥,但至少會有一部分參加戰鬥。本來伊朗跟美國的實力懸殊過大,再加上美國有盟友加入,那麼伊朗將會面臨嚴重的危機。
美國在中東擁有大量的軍事基地,一旦兩國發生戰爭,那麼會直接波及伊朗國內,而對美國本土卻沒有任何影響,戰爭只會發生在伊朗境內及伊朗周邊發生。如果美國及聯軍直接對伊朗本土實施打擊,那麼伊朗將毫無還手之力。伊朗雖然也有導彈,但是伊朗的導彈先進行與美國相比,根本不是美國的對手。
所以,一旦美伊開戰,在美國的軍事打擊下,伊朗將會遭受巨大的損失,這既包括軍事上的損失,也包括國內基礎設施方面的損失。如果伊朗發生國內危機,那麼伊朗現有的政權也有可能會崩潰,所以伊朗不會冒著必敗的風險向美國宣戰。
-
4 # 嘯鷹評
伊朗確實沒有正式遞交宣戰宣言以外,但是伊朗聖城旅的新任指揮官已經放出狂言,要讓美中國人的屍體遍佈整個中東。
但是伊朗不能也不可能主動向美國宣戰 原因非常簡單,伊朗根本不可能打得過美國,甚至於就連美國的一個艦隊,伊朗應付起來都會極度吃力。
無論何時戰爭都是最糟糕的選擇,對於弱國而言戰爭更是不理智的極致的選擇,所以在能選擇妥協並且並未踩踏底線的時候,選擇妥協未嘗不是一種選擇。
面對全方面為美軍碾壓的趨勢,從一時之勇實際上是一種非常不理智的行為。
畢竟總不能動不動就同歸於盡吧。
所以忍住暗地裡該怎麼報復怎麼報復,在明面上千萬不能和美軍爆發直接衝突(不要忽視中下層獨走的可能性,所以說如果伊朗不爆發衝突的話,他會盡量約束其軍隊。)
如果美國真要打的話,伊朗也已經做好了所有準備。做好了將美國拖死在伊朗的心理準備,也做好了同歸於盡的心理準備。
-
5 # 老金看世界
伊朗有四面環山的地形,團結的民眾,齊全的軍工體系,北面通過裡海跟俄羅斯相望,這些都是伊朗的戰略優勢;
問題是,這些優勢對伊朗面臨美國入侵,保家衛國有利,是防守利器;
陸軍除了人多以外,也都是老掉牙或者自制的一些武器,美國看得上眼嗎?
即使是伊朗僅有的能拿出手的彈道導彈,如果真跟美國拼,也未必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首先,伊朗大部分彈道導彈是液體燃料,大家知道,液體燃料導彈需要長時間準備,豎起,然後加註燃料,這時候是導彈最脆弱的時候,在發射前非常可能被美國的飛機,導彈所摧毀;
其次,即使伊朗有一些固體彈道導彈,能快速發射,精度也不夠;
只能攻擊面目標,無法精確攻擊點目標;就是攻擊軍事基地這樣的面目標,其彈道固定,就很容易被美國的反導系統擊落,美國為了對付俄羅斯的彈道導彈,小布什時期就開始研製反導系統了,至今近二十年,俄羅斯的導彈未必能攔截,攔截伊朗的導彈問題不大;
-
6 # 溫州一家人8
伊朗有沒有膽量對美國宣戰?
夲認為:戰爭發生的概率極小。
伊郎雖然在當今世界,首取一指,在中東,也可算上一流強國,但與世界霸主美國相提並論,那隻能是大巫見小巫。
由此推斷,首先挑起戰爭的是美國,伊朗有心沒膽……
-
7 # 浩瀚之海
按照伊朗以前的行事風格,參照伊朗被以色列國防軍打擊採取的應對措施,伊朗應該不會對美國宣戰,但是,趁其不備地放個火箭彈什麼的,打擊打擊美國的非核心軍事目標,襲擊一下以色列約旦河西岸的定居點,倒是有很大可能。
先回顧一下事件的起因,剛剛過去的2019年12月27日,伊拉克人民動員組織屬下真主旅(人民動員組織由包括“真主旅”在內多個什葉派民兵武裝力量組成,雖名義上屬於伊拉克安全部隊,但是長期接受伊朗革命衛隊的培訓和支援)對美國軍事基地進行襲擊,導致一名美國商人死亡,4名軍人受傷。美軍隨即對真主旅位於伊拉克和敘利亞的5處基地進行了空襲,造成該組織25人死亡51人受傷。此事件引發了2019年最後一天到2020年元旦,親伊朗的伊拉克民眾對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的圍攻,現場一片狼藉。1月2日,美國就開始從本土往伊拉克運兵, 多架C-17戰略運輸機搭載美軍空降82師的一個步兵營抵達了巴格達國際機場,真主黨民兵發現這一情況,將107毫米火箭炮偷偷運到了距離巴格達國際機場5公里之內的祕密發射地,準備對美軍發動襲擊,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的頭號人物蘇萊曼尼少將親自從伊朗趕來,準備現場指揮,但是沒想到行蹤早就被美帝掌握,剛剛到伊朗克不久,其車隊就遭到美國無人機發射的導彈的襲擊,包括蘇萊曼尼本人,聖城旅副總指揮穆罕迪斯以及伊拉克人民動員組織負責公關的穆罕默德·賈巴里在內的八名人員被當場炸死。
伊朗最高宗教領袖哈梅內伊和馬上繼任的聖城旅新任指揮官伊斯梅爾·加尼都相繼發言, 並不是對美國宣戰,而是聲稱要在以後合適的時候為蘇萊曼尼復仇,伊斯梅爾·加尼更是聲稱要讓“美中國人屍體遍佈整個中東地區”,這和以前常說的什麼“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何其相似!
伊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國存在兩支部隊的國家,一支是伊朗國防軍,是屬於伊朗國家的軍隊。另一支則是世界聞名的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直屬於伊朗最高宗教領袖。後者的實力完全碾壓伊朗國防軍,而“聖城旅”則是伊斯蘭革命衛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掌握著全國的經濟命脈,更是掌握情報、負責對外輸出革命。“聖城旅”就相當於中國明代的東廠,納粹德國的蓋世太保,蘇聯的克格勃,英國的軍情六處,以色列的摩薩德,美國的中情局。美國之所以把伊斯蘭革命衛佇列為恐怖組織,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只對伊朗最高領袖負責,且不斷對外輸出革命。相比於美國先有把聖城旅列為恐怖組織,後對其首腦發動雷霆斬首行動,伊朗把美國中央司令部及其所有相關部佇列為“恐怖組織”的反制措施是多麼的蒼白無力。
回顧最近美國對伊朗採取的一系列制裁措施,有一條當時很令人費解,那就是2019年4月8日美國把伊朗伊斯蘭革命衛佇列為了恐怖組織。現在才明白美帝心思之深層,真可謂老謀深算,它使如今美國對蘇萊曼尼少將的斬首行動變成了反恐,而且斬首行動又發生在別國的土地上,使伊朗有些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的意味,以此為理由對美國宣戰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對蘇萊曼尼少將的斬首行動發生後,美國國防部發布宣告稱:“對美國在伊拉克地區的外交官和服務人員的攻擊,蘇萊曼尼和聖城旅要為數百名美軍和聯軍的死亡,數千人的受傷負起責任”,美國副總統彭斯也發表言論稱,蘇萊曼尼曾經運輸10名參與911襲擊的恐怖分子到阿富汗,並指責蘇萊曼尼曾經涉嫌暗殺沙特駐美大使事件。所有這些都是美國在給外界傳遞這樣的訊號:蘇萊曼尼就是恐怖組織頭目,對他的斬首行動就是反恐,和擊斃巴格達迪、本拉登是一樣的。美國把自己包裝成正義形象,使伊朗沒法就此事件對美國宣戰。
好多自媒體甚至官媒對這件事件過度解讀,上升到什麼美國中東戰略的高度分析這件事,聲稱什麼有可能要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其實這件事本身沒有那麼複雜,也不會有那麼大影響,如果非要說什麼美國戰略變化,也是特朗普總統從其中東鐵桿小弟那裡學了一招,用我們博大精深的漢語說就是“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也是以色列在對付周圍環伺的敵人幾十年後,慢慢總結出來的,效果看著相當不錯的辦法,用大家耳熟能詳的話說就是“斬首行動”。
以色列對任何侵犯行為睚眥必報,斬首行動雷霆萬鈞,2001年8月27日,巴勒斯坦人民陣線總書記阿布·阿里·穆斯塔法遭以色列導彈襲擊身亡 。2002年7月22日哈馬斯下屬軍事組織“卡桑旅”的高層領導人謝哈德在以軍空襲中身亡,2003年3月8日哈馬斯下屬軍事組織“卡桑旅”創始人之一的易卜拉欣·穆卡達遭以軍導彈襲擊身亡,2003年4月10日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傑哈德”創始人之一、軍事派別領導人馬哈茂德·扎德馬被以軍炸死,2003年8月21日哈馬斯高階官員阿布·沙納布在加沙城南遭以色列導彈襲擊身亡,2004年3月22日清晨 5時左右,哈馬斯精神領袖亞辛在信眾陪同下坐著輪椅離開一座清真寺時,突然遭到幾架以色列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打擊, 亞辛當場被炸身亡,2019年11月12日清晨,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高階頭目巴哈·阿布·阿爾-阿塔在加沙地帶的家裡被定點清除。
以色列發動精確的斬首行動,幹掉了好幾代哈馬斯領導,弄得哈馬斯老大的位置一直空著,沒人敢坐,幾年前,哈馬斯向以色列提出停火要求,提出的首要條件竟然是要求以色列承諾“再不對加沙領導人定點清除”可見斬首行動對這些極端組織形成了多麼大的震懾。
特朗普總統上任後,憑著敏銳的商人嗅覺,應該是很快就發現了以色列這種方法的高效並開始效仿,從ISIS首領巴格達迪,真主旅少將哈扎裡,到聖城旅少將蘇萊曼尼和副總指揮穆罕迪斯,這幾個月美帝把精準打擊斬首行動運用的爐火純青,好像開啟了一種戰爭新模式,把首領幹掉,剩下的隊伍就是烏合之眾,無頭蒼蠅,再也形不成氣候了。近期網上流傳的伯克利大學教授在聯合國大會上展示“AI殺人蜂”軍用無人機,堪稱現代血滴子,使人防不勝防,種種跡象表明,精準打擊、定點清除、為特點的斬首行動將是以後美帝對付對手的首選方式,據不可靠訊息,半島的宇宙大將軍看到這種“AI殺人蜂”之後被嚇的夠嗆,再也不提什麼給美帝聖誕禮物了。
最後再給大家看幾個資料,12月3日晚間,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卜省南部一個伊朗革命衛隊武器倉庫遭到以軍空襲被夷為平地。12月4日晚上7點45分,以色列戰機再次對位於敘利亞東部靠近伊拉克邊境的伊朗軍事基地進行了打擊 。以色列和美帝是穿一條褲子的親的不行的親戚,伊朗早已經適應了以色列的這種打擊手段,只不過現在美國學習小弟,也開始玩這一套了。
。
-
8 # 老金財經
伊朗肯定沒有膽量跟美國宣戰,但美國也是不願意與伊朗開戰,所以我認為美伊之間的戰口頭戰役,只是擦邊球的打壓對方,並不會對於正面開戰。
就拿1月3日這件事來分析,美軍炸死了伊朗的一名得力干將,如果伊朗真有打算,真有這個能力的話,伊朗也不會在口頭上威脅美國,嚇唬美國說讓美軍屍體橫便中東地區,隨時將會採取報復性行動。至今已經過去2天時間了,伊朗並沒有做出任何報復性舉動,其實伊朗也是知道,一旦伊朗採取報復性行動的話,這場戰是避免不了的。所以伊朗還是得顧全大局,只能吃啞巴虧,拿美國確實沒有辦法。伊朗確實想跟美國幹,但是實力不允許,經濟不允許,只能忍氣吞聲,打打口水戰安慰民心。
分析為什麼美國也是不願意與伊朗全面開戰呢?
就如之前美國發起的伊拉克戰爭,其實美國打贏了又怎麼樣?從中也是得不償失啊,只是贏了一個口碑而已。再有就是美國對敘利亞的戰役,敘利亞的戰爭對美國就是一個深深的教訓,打不贏就是跟美國打持久戰,最終讓美國消耗了大量的金錢,最終美國還是選擇退兵了。
所以今天的美國並非是之前的美國,現在的美國已經面臨著經濟下滑,高額的負債等情況,美國已經從伊拉克和敘利亞戰爭吸取了教訓,不敢輕易的再度展開新一輪的戰役,這一點相信美國也是有自知之明的。
綜合以上對於伊朗和美國當前的情況進行分析,伊朗是沒有這個實力跟美國開戰,伊朗只能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開闊天空,肯定沒有膽量跟美國開戰的,實力不允許。而美國有這個實力可以把伊朗拿下來,但美國不敢輕易的迎來新一場戰役,美中國人民也是不願意的。所以美伊戰役不會正面開戰,只是打打口水戰收場,對你我他都是最好的結果。
-
9 # 落下m
在目前的美伊實力對比的狀態下,伊朗不可能會以官方的名義對美國宣戰,這樣做的代價伊朗政府承受不起,從純粹的軍事角度來看,美國駐中東地區的軍事實力足以碾壓伊朗,即使美國只對伊朗發動外科手術式的打擊,伊朗政府就承受不了。
所以伊朗政府雖然在蘇萊曼尼的悼念會上,不斷宣稱要報復美國,但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聽到伊朗政府做出公開對美宣戰的決定,這就足以表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伊朗政府並沒有要與美國全面開戰的打算,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首先,蘇萊曼尼在伊朗政府官員的序列中雖然很高,但他只是一個重要但不必要的官員。蘇萊曼尼生前在伊朗政府序列中,是一位級別非常高的官員,官至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的司令,主要掌控著伊朗國內外的情報工作,以及對敘利亞、伊拉克的軍事派遣工作。
由此可見,蘇萊曼尼的特殊性,主要還是對伊朗軍方而言的,其重要性並沒有上升到哈梅內伊或者魯哈尼這種級別的程度,也就是說蘇萊曼尼還算不上伊朗國家領導人,這一點從他死後第二天,伊朗政府就任命埃斯梅爾·卡阿尼接替他的職務就可以看出來。
對於這樣一個重要但不必要的官員,伊朗政府不可能為了他對美國宣戰,因為這麼做就要改變伊朗對美國的戰略部署,這與此前伊朗政府尋求美國結束制裁的大方針相悖,所以並不會這麼去做。
其次,伊朗對美宣戰,並不符合伊朗和美國的利益,美國與伊朗都會對此事保持一定的剋制。對於此次美國白宮下令炸死蘇萊曼尼的事件,美國國會其實也感到十分的迷茫,因為對於美中國人而言,美軍炸死蘇萊曼尼,並不符合美中國人的利益。
要知道,從2018年5月份,美國宣佈單方面退出《伊核協定》的目的,目的只是希望借重新談判《伊核協定》一事,尋求與伊朗簽署單方面的協議,即使是在後來美國對伊朗展開軍事、經濟施壓時,也是在為這個目標努力。
這就意味著,美國打壓伊朗的目的,是為了與伊朗展開進一步經濟合作,但是隨著蘇萊曼尼被美軍炸死,和談的可能已經基本不存在,這已經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利益。
所以當美國白宮在1月4號,就“斬首”蘇萊曼尼一事向美國國徽做出解釋時,美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直接標誌,此次襲擊事件的“行動時間、方式和法律依據的疑慮,亟需解答。”
佩洛西聲稱:“檔案加深了我們的擔憂,暗示國會和美中國人無法瞭解國家安全事宜”.......“特朗普政府挑釁性、不斷升級和不相稱的軍事行動持續令美國軍人、外交官、公民和盟友處於危險之中。”
同樣,就是否對美開戰的問題上,伊朗政府也對此事的表態保持著高度的剋制。因為伊朗政府很清楚,以自己的軍事實力根本就無法保證戰爭的勝利,一旦美伊開戰,被美軍基地團團包圍的伊朗,必然會在美國的打擊下,國土化為一片廢墟。
由於美伊戰爭實力的不對稱性,伊朗政府即使拼上一切,也無法對美國造成什麼傷害,頂多就是報復一下週邊的美軍基地,或者發射導彈炸一下美國的盟友-----以色列,根本就無法對美國本土造成任何影響和傷害。
此外如果兩國一旦發生戰爭,別的不說,伊朗幾十年的經濟發展成果,肯定會被美中國人的導彈炸成一片廢墟;而美中國人也會由於沉重的債務負擔,導致國內的債務違約危機的爆發,美伊兩國根本就沒有辦法在這場博弈中獲利。
由此可見,在現實的迫使下,美國與伊朗都必須在蘇萊曼尼遇刺的問題上保持理智,所以也就不會發展到兩國全面交戰的程度,這麼做並不符合美伊兩國的利益。其所帶來的後遺症太大,誰都不願意看到這個結果。
無論美國和伊朗口號喊得如何的響亮,美伊兩國都不可能會在2020年的開端,互相對對方宣戰,這個結果看起來十分的糟糕,由於美國在中東戰略的特殊性,美伊兩國也都不會用自己的犧牲,去為其他國家鋪平崛起的道路。
所以,在今後的時間裡,美伊兩國之間的相互報復,都會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內,即避免戰爭的全面爆發為底線,雙方肯定要互鬥一陣,但也僅僅只限於一段時間而已,美國和伊朗目前國內經濟問題重重,並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供兩國政府在戰爭上“揮霍”,那麼兩國之間對抗究竟有多激烈,也就可想而知了。
-
10 # 鍋蓋頭司令
美國和伊朗都不敢輕易對對方宣戰,雖然美國和伊朗對峙了很多年,互相嚇唬,互相捅刀也持續了很多年,只要局勢緊張兩方就會為戰爭做些準備,用一些人的話說雙方已經為戰爭準備了很多年了,其實與其說雙方為了戰爭準備了很多年,倒不如說雙方為了戰爭遲疑了很多年,這麼多年來雙方並不是為一場大戰做長期準備,而是因為由於雙方的實力都不弱,這場戰爭規模難以估量,所以一再遲疑,都不敢輕易宣戰。
有時候打對方一下,被打的怒火中燒恨不得回手跟它大打一仗,但是最終都是剋制住了,都是對等地報復一下了事,美國不敢把老底都拿出來跟它打,因為美國這樣的霸權國家需要強大的國力來維持第一,它才能掠奪利益,如果它被削弱,那麼它以前遏制那些國家壓力都會減小,即便是滑到世界第二,有一個第一在,美國再想橫行霸道就會有阻力了,而霸權主義國家失去了掠奪能力就難以發展。
對於伊朗呢,它知道美國不敢輕易打它,自己有一定實力給美國造成巨大的損失,雖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可是兩敗俱傷就是不僅敵人損失慘重,自己也得損失慘重,那就是山河破碎白手起家,過去作為中東的一方霸主尚可不受欺凌,要是敗落了,那沙特、以色列、土耳其等中東強國還不得欺負死自己啊,伊朗的強大也是幾十年換來的,怎麼可能願意隨隨便便就毀於一旦了呢。
雙方誰也不會主動去宣戰,除非事趕事逼到那了,我打你一下,你報復我一下如此往復,一不小心下手重了,釀成惡果。
-
11 # 遊者走天下
題主你好,我認為伊朗沒有膽子對美國宣戰。
目前世界各地雖然不斷爆發各種規模的戰爭,但和平依然是主流。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伊朗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提升國力,支援他在中東地區爭奪霸主地位。
無論是美國政府還是美國老百姓,面對伊朗的宣戰不可能退縮,肯定勇於應戰,與伊朗大打出手。
其實,美國現在遲遲不願意對伊朗發動戰爭,除了在戰爭中可能會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師出無名。
這不僅難以說服國內的民眾對戰爭進行支援,也拿不出足夠的理由來制裁那些支援伊朗的國家。
但是,如果伊朗主動對美國宣戰,美國就有了充足的理由說服攻打伊朗了,國內民眾反對戰爭,美國政府只需說:是伊朗要打咱們,大美利堅難道慫到不敢應戰了嗎?
美國國內一定群情激奮,全力支援對伊朗的戰爭。
而且,這種情況下也沒有哪個國家願意大力支援伊朗,美國更有足夠的理由制裁那些支援伊朗的國家。
所以,對美國宣戰,對伊朗一點好處都沒有。這既違反了伊朗的基本國策,也是一種螳臂當車的行為,更有甚者,在被美國攻擊的時候連個拉架的都沒有了!
所以你放心,伊朗是絕不會向美國宣戰的。
但是,不宣戰不代表兩國不會爆發大規模戰爭。
-
12 # 懿財經
伊朗有沒有膽量對美國宣戰?太多人把這個問題看簡單了,看成了美國與伊朗之間的博弈。視野放大一些,這是一場能源海權與陸權的博弈,更是美國霸權與反美聯盟的博弈。站在這個大視角下,美國斬首最高層軍官蘇萊曼尼是一種被動的抵抗,並不是主動的打擊。所以討論伊朗有沒有膽量與美國宣戰的問題有些多餘。因為伊朗以及伊朗陣營對美國得宣戰一直以來都沒有停止過,伊朗的膽氣很足,腰桿很硬。
我們來看看,伊朗以及伊朗陣營都做了什麼:
伊朗在拋棄美元,採用其他貨幣對石油貿易進行結算這是伊朗正在做的一件事情,美國之所以恨伊朗,其實90%的原因在於,伊朗在破壞美元+石油的支付體系,這是對美國金融霸權的挑戰!當然,在挖美國“牆角”的道路上,僅有伊朗的力量是不行的,伊朗陣營的“硬核”成員就是俄羅斯、中國。
說到這裡,估計大家就明白了,伊朗2019年的所作所為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一個反霸權聯盟在作戰。說到這裡就不難明白為什麼,伊朗高官遇襲之後,這兩國外長的一致性表態了。
伊朗是能源陸權與能源海權的關鍵點前段時間美國針對俄羅斯和德國之間合作的油氣輸送管道北溪-2號進行制裁。可見美國對能源的管道運輸是極力阻撓的,因為一旦陸上管道替代海上運輸,美國苦心經營的戰果就要毀於一旦。
而2019年伊朗石油部長表示,伊朗欲投入18億美元,建設一條貫穿東西、通往阿曼灣的原油運輸管道,打造霍爾木茲海峽以外的新輸油通道。真要是打通了這條管線,伊朗的石油賣給誰、怎麼賣,美國幾乎要靠邊站,根本制裁不了,這樣美元+石油的根基就要動搖了。
-
13 # 坤哥自媒體Vlog
伊朗不會對美國宣戰,現在正是伊朗在中東剛剛要崛起的時刻,伊朗的重中之重是恢復和發展經濟,一場伊朗戰爭會摧毀伊朗脆弱不堪的經濟,重創伊朗的崛起,伊朗戰爭也會動搖伊朗宗教政權的統治力,但伊朗會向美國發起瘋狂報復,伊朗雖然不會挑起和美國的戰爭,但戰爭以外的報復手段都是伊朗的選項。
伊朗在中東崛起是事實,中東是俄美兩大強權勢力博弈競爭的中東,伊朗在中東的崛起,意味著伊朗不但要挑戰美國的中東霸權和利益,伊朗還要威脅和搶奪俄羅斯在中東的戰略利益,伊朗的崛起是要向俄美中東戰略利益同時發起挑戰的。
-
14 # RZ羅腩
目前來說,伊朗不會對美國公開宣戰,一是兩國的實力畢竟相差太遠;二是一旦公開宣戰,也無異於給了美國一個迅猛打擊快速結束伊朗問題的理由;三是戰爭一旦開打,必定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拉開序幕,其後果不堪設想,與世界不利也與己不利。但伊朗會等待恰當的時機做出報復。這個時機就是天賜抓手給了伊朗對美國採取報復行為的正當理由,而對方明知卻還不好當庭發作,再就是利用其在中東的影響力以及其宗教派別的關係,對美國在中東的駐軍和利益進行多方襲擊。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對散佈在中東各地的美駐軍人員進行打擊,讓其四面楚歌,將其活活拖死在中東。
-
15 # 鬆澗山水畫
伊朗不會對美國宣戰,現在正是伊朗在中東剛剛要崛起的時刻,伊朗的重中之重是恢復和發展經濟,一場伊朗戰爭會摧毀伊朗脆弱不堪的經濟,重創伊朗的崛起,伊朗戰爭也會動搖伊朗宗教政權的統治力,但伊朗會向美國發起瘋狂報復,伊朗雖然不會挑起和美國的戰爭,但戰爭以外的報復手段都是伊朗的選項。
伊朗在中東崛起是事實,中東是俄美兩大強權勢力博弈競爭的中東,伊朗在中東的崛起,意味著伊朗不但要挑戰美國的中東霸權和利益,伊朗還要威脅和搶奪俄羅斯在中東的戰略利益,伊朗的崛起是要向俄美中東戰略利益同時發起挑戰的。
伊朗在敘利亞和俄羅斯的利益衝突和博弈,伊朗在伊拉克的強勢擴張,說明伊朗和俄美之間的競爭博弈已經開始了,如果伊朗主動挑起和美國的戰爭,那就是中東地緣戰略博弈對抗攤牌的戰爭,是俄美爭奪中東霸主寶座的戰爭,而不管俄美誰是中東新的霸主,伊朗都會淪為伊朗戰爭的犧牲品,淪為俄美中東地緣政治博弈對抗的犧牲品。
伊朗向美國宣戰,伊朗的結果只有一個,伊朗會被俄美聯手鎮壓,在中東不能有一個強大獨立的伊朗軍事力量存在,這是俄美的共識,是俄美戰略利益的大方向,俄美在伊朗問題上的分歧,僅僅是伊朗是俄羅斯勢力範圍的伊朗,還是美國勢力範圍的伊朗,在伊朗戰爭爆發前,伊朗還是獨立自主的力量,但伊朗戰爭後,伊朗就會成為俄羅斯勢力的一部分。
伊朗現在剛剛處於崛起的歷史時期,伊朗的力量不足以同時挑戰美國和俄羅斯,伊朗不到宗教政權崩潰的危機時刻,伊朗不會用一場戰爭和美國同歸於盡的,沒有擁有核武器之前,伊朗是不會用戰爭手段和美國徹底攤牌的。
-
16 # 正文1114
如果打 伊朗就是下一個伊拉克。美國的咄咄逼人 目的是在逼伊朗動手。我是不建議打這場戰爭,只要一動手伊朗就完了。
-
17 # 喬維芸
伊朗人民水深火熱,百姓生活流離失所,民不聊生,為捍衛和平和自己國度的利益,尋找沒沒有剝削,沒有壓迫階級鬥爭專政,尋求民主和自由平等,捍衛自己國家的利益,伊朗人民團結一致,對外抗擊倭寇,對美國進行反抗反而,為正義事業而獻身,擺脫美國對自己政治,經濟上的壟斷,衰敗的獨裁者……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的霸道行為!
-
18 # 幸福地帶2
現在的伊朗像是一個磁鐵一樣,將美國緊緊的吸引在自己的身邊,雖然美國想出了千方百計。但是,自從美國退出了《伊核協議》之後,就註定了自己的失敗。他首先失信於國際社會,單方面的撕毀了與其他國家達成的相關協定,這在國際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反對,這實際上已經標誌著美國在國際上的信譽度大幅度的下降。
雖然美國是單方面撕毀了伊核協議之後,並對伊朗進行了經濟制裁和石油封鎖以及軍事威脅,但是伊朗就像是一個刺蝟,一下同樣的揭露了美國的全球鷹無人機等等,在許多問題上面伊朗仍然針鋒相對,實際上美國已經拿伊朗沒有任何的辦法,早就已經黔驢技窮了。
而美國定點清除伊朗“聖城旅”領導人蘇萊曼尼,伊拉克民兵組織領導人默罕迪斯,實際上已經表現出了自己的恐懼和無能。美國派出五六萬軍隊,千里奔襲來到波斯灣地區,與伊朗軍事對峙了半年之久,給美國的財政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這對於美國的經濟發展和國家財政構成了嚴重的負擔,並遭到了廣泛的批評。實際上,美國這是飲鳩止渴,最終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因為,實際上美國已經陷入到了與伊朗軍事對峙的漩渦之中,而無法自拔。為了挽回這種敗局,美國才會窮兇極惡地發動清除行動。
個人認為,伊朗對付美國的最好方式,並不需要戰爭,而是繼續的和美國在波斯灣地區進行軍事對峙,將美國牢牢的吸引在波斯灣地區,最大的消耗美國的綜合實力。無論是對其他地區也好,還是對於伊朗也好,當然,對美國也好,都是最好的選擇。因為,美國不可能不顧及自己的面子,而狼狽的從波斯灣地區撤軍。如果是這樣,那麼,美國等於自己向伊朗低頭認錯,而選擇了投降。其實,這也是所謂孫子兵法中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最好的方法。美國也將會從陷入到阿富汗戰爭的漩渦之中,跳到陷入到伊朗的軍事對峙之中,而無法自拔。
-
19 # 隨雨飄渺
嘴仗可以選擇,大不了喊幾下口號而已,反正美華人聽不到,只能喊給本國吃瓜群眾聽就行了,成本極低。
美國的軍事實力就擺在那裡,美國敢實施斬首行動,就是想挑起並發動對伊朗的全面戰爭。
如果伊朗有膽量,有實力參與對抗賽,不認慫,還不打起來嗎?
卡達的美國駐中東戰區司令部,就在伊朗的導彈射程內,伊朗有膽量,就該以牙還牙,直接報復斬首美軍的高階將領嗎?為革命衛隊聖城旅的蘇萊曼尼將軍報仇,
一枚不行,那就十枚。飽和式攻擊,讓美國駐軍最高級別的將軍,也直接消號,報銷回國了,去美國軍人公墓裡躺著吧?
-
20 # 淡然小司
對於現在的伊朗來說根本就是宣戰的問題,美國在發動針對伊朗聖城旅高階指揮官蘇萊曼尼的軍事行動之際,就已經是在挑釁伊朗。伊朗針對美國的報復行動必然會是計劃之中,只不過是現在的伊朗舉國悲痛,暫時還不會對美國實施自己的報復行動而已。不是不報,時機未到,伊朗要先處理目前蘇萊曼尼的後事問題!
雖然伊朗與美國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實力差距,但是這不代表伊朗就不敢針對美國進行報復行動。伊朗是否向美國宣戰已經無所謂了,伊朗是否真的會採取報復行動才是真格的。但是憑藉伊朗與美國鬥爭了40年的經驗來看,伊朗是絕對不會退縮的,必然要找美國進行報復。只不過是伊朗要尋找機會而已,不可能在在最近幾天就會有太大的動作。
伊朗針對美國採取報復或者軍事反擊行動是絕對擁有這個勇氣的,這一點是不用懷疑的。我們不用說太遠的例子,就說2019年6月20日美國針對伊朗的挑釁不斷升級之際,美國不斷指責伊朗製造地區緊張局勢。而且在20日當天,美國出動高空無人偵察機闖入伊朗領空試探伊朗反應,結果直接遭到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防空部隊擊落。美國方面硬是沒敢在20日當天展開報復計劃,進而取消了當天的反擊行動。
這足以說明伊朗是有勇氣與美國開戰的,對於當時敢於主動擊落美國作戰飛行器,伊朗方面就已經做好了與美國開戰的準備。伊朗方面當時還可以擊落一架有人飛機,但是伊朗沒有那麼做,就是在給美國面子。可是擊落了無人機,美國也要當天就採取報復行動,可最後權衡利弊,終於放棄的報復行動計劃。其實美國方面是最明白的,伊朗擊落美國無人機就已經做好了不惜與美國開戰的準備,而美國卻沒有這樣的準備和方案。
如今的美國也是如此,雖然美國方面暗殺了伊朗聖城旅高階指揮官蘇萊曼尼,可是美國方面並沒有準備與伊朗開戰。要不然美國國會也不會因此而大亂,畢竟這種美國政府的突然舉動已經讓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存在陷入了更加危險之中。美國眾多議員都在批評現在的美國政府做事魯莽,不計後果,會給美國帶來更加危險的舉動。
那麼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恐怕伊朗,還有伊拉克的什葉派民兵必然會對美國方面展開報復行動。而俄羅斯官員更是直接了當的說,美國在中東地區會進入惶恐而黑暗的10年。而這也將會成為伊朗針對美國進行報復的階段,伊朗的宣戰已經毫無意義,那麼採取實質的報復手段將會是打擊敵人最有效的方案。未來一定時期內,恐怕美國方面在中東就要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回覆列表
這其實也不是有沒有膽的問題?而是要不要打的問題。正常情況下,只要美國不先開戰,伊朗沒有理由非要主動對美宣戰,因為那是雞蛋碰石頭的不自量力之舉。但如果美國要開戰,那伊朗肯定有膽量應戰的,而且還擊的手段有很多。
此次襲擊事件(伊朗於8日向美國駐伊拉克軍事基地發射數十枚地對地導彈)已經證明了伊朗是敢於冒風險“亮劍”的,而且還誓言要將美國的勢力趕出中東地區。
反倒是美國因為“定點清除”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高階將領蘇萊曼尼之後,為自己惹下一個較大的麻煩,打又不能打,最終不得不改以經濟制裁手段取代軍事打擊。
但對於伊朗來說,似乎是禍不單行,前腳剛剛對美國的海外軍事基地進行報復,緊接著其國內出現一連串反應,比如因“人為錯誤”擊落烏克蘭客機造成包括伊朗人在內的176人喪命,更甚者引起反政府的大規模遊行活動。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那就是伊朗電視臺的主持人為此辭職,還說自己說了13年的謊。
伊朗向美國海外軍事基地(伊拉克阿薩德空軍基地及阿爾比勒軍事基地)反擊,這也是迴應國內的高漲的反美情緒壓力,但一旦過了頭也容易帶來負面影響,因此點到為止即可。
總之,伊朗目前面臨著較大的經濟、財政困難,再加上受此次烏克蘭客機事件的影響,已經是“內憂外患”疊加出現,如果不能有效緩解內部治理的風險,也就難以對外進行有力反擊。就拿經濟總量GDP來說,美國2019年的GDP總量將突破21萬億美元大關,穩居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之位;而伊朗在制裁之下,其經濟總量約為4000億美元,相當於美國的年度軍事開支預算7300億美元的一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