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是郝小仙呀

    從三處肖像描寫來分析形象

    第一處:初到魯鎮。

    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但兩頰還是紅的。模樣還周正,手腳都壯大。

    順著眼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

    第二處:再到魯鎮。

    頭上扎著白頭繩,烏裙,藍夾襖,月白背心,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

    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

    第三處:死前與作者相遇。

    五年前花白的頭髮,即今已經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彷彿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長的竹竿,下端開了裂;她分明已經純乎是一個乞丐了。

    明確2:作者透過肖像描寫首先顯示出的祥林嫂的性格特點:勤勞,樸實,善良,溫順,要求極低,易於滿足。但再到魯鎮時,兩頰和眼睛發生了變化,說明精神上受到刺激,極度悲傷。而第三處則顯示其遭遇悲慘,乞討無路,陷於絕境,內心深處受到摧殘,精神麻木,已是瀕於死亡。

    作者正是用白描手法,在對比中顯示人物的境遇,內心的痛苦和悲哀。

    初到魯鎮時,雖可看出祥林嫂一定在婆家生活境遇不佳,但我們仍可看到在她身上還有著青春的活力,但再到魯鎮時,這種青春活力已經不復存在,而第三處則更顯示了不僅青春活力不再,甚至連生命力都已失去。

    明確3:肖像描寫是本文刻畫人物的一個特點。本文圍繞人物的遭遇,三次刻畫了祥林嫂的肖像,尤其是她的眼睛。從開始時的“順著眼”,到第二次來魯鎮時的“眼角帶著淚痕”,“沒有先前那樣精神”,捐了門檻以後“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嬸一聲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臨死前的“瞪”著眼,“眼珠間或一輪”,都有豐富的內涵。眼睛與其他肖像描寫相配合,展示了人物的內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劇的幾個過程。魯迅先生曾經說過:“要極節省地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DGM再度4比1戰勝RNGM,完成東部敗者組“1穿3”神奇表現殺入東部決賽,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