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是不是混日子,就看這6個習慣!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那些讓你感到舒適的東西,最終都有可能會害了你。
——尼采
公司最近解聘了一個叫Devin的員工,理由一點都不奇葩,就是因為績效一般,無法適應快節奏工作。說白了,就是不出活。
Devin是老員工,工作總是拖延應付,即使在部門最忙的時候,依然休了五天年假。
公司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要求各業務部門實現高速增長,落到員工頭上,可想而知每個人面臨的壓力和挑戰有多大。可Devin卻未能理清和適應這種新變化,還是固守著自己以前的行為模式,不進取,不創新,不努力,被裁只是早晚的事。
職場中抱著混日子心態得過且過的人,以為自己不爭不搶,溜邊沉底,混一天算一天。其實,這完全是一種掩耳盜鈴般的投機行為。這種人,下場一般也會很慘。
因為——你現在混日子,小心將來日子混了你。
在《刻意練習》一書中,作者曾經強調:只有敢於逃離舒適區的人,才能成為人生贏家。下面是一些混日子的人,經常有的6個習慣。我認為,只要認真去避免這些事情,也會讓你比大多數人更成功。
01
萬事只是說說而已
你知道什麼比高談闊論更好嗎?直接去做。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和社交媒體上經常看到“我在為馬拉松訓練”或者“我要創業了”這類的豪言壯語。
最瘋狂的是其他人的反應,他們會為你宣佈了某事而鼓掌。
但是我們心裡得有譜:說你想跑馬拉松和實際上跑了馬拉松是兩碼事,對吧?
因為在你看來,那些口口聲聲要做的事情,似乎勝券在握了對吧?這是因為:
當你告訴別人你的目標,他們也承認了,然後你的大腦會被欺騙,覺得它已經完成了。然後,因為你獲得了那種滿足感,就不那麼有動力去做真正需要的艱苦工作。
做一個做事的人,而不是空談的人。
02
把時間花在失敗者身上
總是花時間和失敗者在一起,你就會成為一個失敗者。這一道理放諸四海而皆準。
你想健身嗎?那就和健身的人一起出去玩,吸收一下他人身上的正能量。
你的朋友問你什麼時候去健身房,和你的朋友這周告訴你要去三次健身房,哪個更好?
03
討厭一切
他們尤其討厭那些做得很好的人。為什麼你不能為別人高興呢?別擔心,你不會因此而盲目樂觀,仍然可以保持冷靜和積極。
給別人一些愛和讚賞又能怎麼樣?但那些不那麼成功的人甚至討厭那些“本來就是”的東西。“啊,今天早上下雨了,我的頭髮都弄亂了。我討厭下雨。”
拜託,要不要這樣?
經歷一整天的糟糕沒什麼大不了的。每個人都會偶爾變得暴躁。但如果你總是討厭一切,那你可能不會糟糕一整天,而是一輩子。
04
拖延,無處不在的拖延
拖延有什麼好處?我曾經要求我的大學教授延長一篇論文的截止日期。
他說:“我很樂於把你交論文的最後期限延長一週。我唯一要問你的是,如果你在一週之後交上來,你的論文會更好嗎?”
我的回答是“不會”,所以只好拼命地工作以按時完成它。所以記住,在你將來會做得更好的時候再選擇拖延。
如果拖延之後的效果和拖延之前一個樣,那拖延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要麼現在做,要麼以後做得更好。
05
不管不顧別人
不成功的人只愛自己。老實說,我們都愛自己,但如果你不成功,你會只愛自己。
我們傾聽別人是因為我們關心他們。你還能怎樣表達你的關心呢?每個人都可以給你一個擁抱,但不是每個人給你打電話問“你好嗎?”
所以,詢問,傾聽,關心,以及重複上述行為。
06
從不學習
學習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之一。很多人從不讀書,從不完成學業,也從不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這沒什麼令人驚訝的。學習是一場鬥爭。
但是想想看:我們生活在歷史上對學習者來說最激動人心的時代。獲取資訊從來沒有這麼容易。在過去,如果你爸爸是農民,你幾乎也會成為農民。事情就是這樣。
但現在,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你只需要學習如何去做。
在職場上,千萬不要輕易向困難低頭。
越是覺得有困難的工作,越是要學會堅持,學會隱忍,堅決不要放棄。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當經歷了職場的磨難、錘鍊之後,再次回首過去,你會發現當初所遇見的挫折並非苦難。
職場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經過了許許多多的汗水與付出才有了今天的收穫。
不要羨慕那些在舒適區的人,時間會證明,他們最終的結局一定不會很好。
一個人是不是混日子,就看這6個習慣!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那些讓你感到舒適的東西,最終都有可能會害了你。
——尼采
公司最近解聘了一個叫Devin的員工,理由一點都不奇葩,就是因為績效一般,無法適應快節奏工作。說白了,就是不出活。
Devin是老員工,工作總是拖延應付,即使在部門最忙的時候,依然休了五天年假。
公司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要求各業務部門實現高速增長,落到員工頭上,可想而知每個人面臨的壓力和挑戰有多大。可Devin卻未能理清和適應這種新變化,還是固守著自己以前的行為模式,不進取,不創新,不努力,被裁只是早晚的事。
職場中抱著混日子心態得過且過的人,以為自己不爭不搶,溜邊沉底,混一天算一天。其實,這完全是一種掩耳盜鈴般的投機行為。這種人,下場一般也會很慘。
因為——你現在混日子,小心將來日子混了你。
在《刻意練習》一書中,作者曾經強調:只有敢於逃離舒適區的人,才能成為人生贏家。下面是一些混日子的人,經常有的6個習慣。我認為,只要認真去避免這些事情,也會讓你比大多數人更成功。
01
萬事只是說說而已
你知道什麼比高談闊論更好嗎?直接去做。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和社交媒體上經常看到“我在為馬拉松訓練”或者“我要創業了”這類的豪言壯語。
最瘋狂的是其他人的反應,他們會為你宣佈了某事而鼓掌。
但是我們心裡得有譜:說你想跑馬拉松和實際上跑了馬拉松是兩碼事,對吧?
因為在你看來,那些口口聲聲要做的事情,似乎勝券在握了對吧?這是因為:
當你告訴別人你的目標,他們也承認了,然後你的大腦會被欺騙,覺得它已經完成了。然後,因為你獲得了那種滿足感,就不那麼有動力去做真正需要的艱苦工作。
做一個做事的人,而不是空談的人。
02
把時間花在失敗者身上
總是花時間和失敗者在一起,你就會成為一個失敗者。這一道理放諸四海而皆準。
你想健身嗎?那就和健身的人一起出去玩,吸收一下他人身上的正能量。
你的朋友問你什麼時候去健身房,和你的朋友這周告訴你要去三次健身房,哪個更好?
03
討厭一切
他們尤其討厭那些做得很好的人。為什麼你不能為別人高興呢?別擔心,你不會因此而盲目樂觀,仍然可以保持冷靜和積極。
給別人一些愛和讚賞又能怎麼樣?但那些不那麼成功的人甚至討厭那些“本來就是”的東西。“啊,今天早上下雨了,我的頭髮都弄亂了。我討厭下雨。”
拜託,要不要這樣?
經歷一整天的糟糕沒什麼大不了的。每個人都會偶爾變得暴躁。但如果你總是討厭一切,那你可能不會糟糕一整天,而是一輩子。
04
拖延,無處不在的拖延
拖延有什麼好處?我曾經要求我的大學教授延長一篇論文的截止日期。
他說:“我很樂於把你交論文的最後期限延長一週。我唯一要問你的是,如果你在一週之後交上來,你的論文會更好嗎?”
我的回答是“不會”,所以只好拼命地工作以按時完成它。所以記住,在你將來會做得更好的時候再選擇拖延。
如果拖延之後的效果和拖延之前一個樣,那拖延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要麼現在做,要麼以後做得更好。
05
不管不顧別人
不成功的人只愛自己。老實說,我們都愛自己,但如果你不成功,你會只愛自己。
我們傾聽別人是因為我們關心他們。你還能怎樣表達你的關心呢?每個人都可以給你一個擁抱,但不是每個人給你打電話問“你好嗎?”
所以,詢問,傾聽,關心,以及重複上述行為。
06
從不學習
學習是世界上最難的事情之一。很多人從不讀書,從不完成學業,也從不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這沒什麼令人驚訝的。學習是一場鬥爭。
但是想想看:我們生活在歷史上對學習者來說最激動人心的時代。獲取資訊從來沒有這麼容易。在過去,如果你爸爸是農民,你幾乎也會成為農民。事情就是這樣。
但現在,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你只需要學習如何去做。
在職場上,千萬不要輕易向困難低頭。
越是覺得有困難的工作,越是要學會堅持,學會隱忍,堅決不要放棄。
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當經歷了職場的磨難、錘鍊之後,再次回首過去,你會發現當初所遇見的挫折並非苦難。
職場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經過了許許多多的汗水與付出才有了今天的收穫。
不要羨慕那些在舒適區的人,時間會證明,他們最終的結局一定不會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