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童年的樂趣》
年味,就是過春節期間,民間流傳的古代風俗。現在很多地方,特別是城裡的人,年味不光淡了,甚至已經沒有了年味。回想起童年時春節的樂趣,那時還真挺有意思的。
小時候,小朋友們總是愛盼著過年,年就是許多小朋友們最快樂的時刻。吃罷臘八飯,就把年來辦!這是民間流傳已久的習語。二十四過“祭灶”,說祭灶,其實就是臘月二十四晚飯時,買一嘟嚕小鞭炮放一下,就完了,並沒有什麼叩拜祭灶神的繁瑣之事。以前我並不知道什麼叫“祭灶”的,也不理解。常聽大人們說:金雞三,民雞四!也有說:金雞三,銀雞四!也說:君雞三,民雞四!王八雞五,鱉雞六,純是罵人的笑話。只是聽大人們這些口傳,小孩子不明白,也沒有見到哪本書上有明確的記載,就像其它迷信傳說一樣,以訛傳訛,說法不一。現在才懂得,“祭灶”,就是祭“灶神”的日子。所謂: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臘月二十四這天,民間傳說是灶神要升上天的日子,灶神為一家之主,它把你一家人這一年當中所作的的善惡諸事兒,要向天庭去呈報,上神(老天爺吧)根據灶神呈報的善惡事兒,進行來年“吉凶禍福”的懲罰與降福的根據。人們這種迷信的傳說,不知是否真的應驗,但,確也能約束了部分不懷好意的作惡小人,不敢亂來,似有忌憚心理。
年三十的這一天,我們農村的人是最繁忙的。特別是我的一個遠門堂哥,他在城裡工作,每年春節回家過年,他都要提前幾天回家的。因為那時,他是我們村裡極少個識字的人,每年,我們村裡,多數人大都拿著紅紙,要到他家去,叫他幫忙寫春聯。堂哥的字寫的也不錯。我們小孩子和大多數村民都不認識字,沒人會寫春聯的,他幫我們寫好春聯,還要告訴我們,拿回家後怎麼個貼法,有的還要作個標記。就那樣,也有極個別的人,回家也把春聯貼反了,或者倒貼了,引得大家笑話。可是現在,我們人人都認識字了,也大多都能畫上幾個是非顛倒的歪字來,雖比不上堂哥寫的那麼好看,卻也不需要象以前那樣,許多人為愁寫春聯,而表現出來的那種急切不安的心情,記得,有個小弟,口裡喊著:哥哥呀!先幫我寫寫吧?我家裡還有急事的呢!大人們一看就知是個搗蛋鬼小和成,就都笑道:你個小屁孩,能有啥要緊的事啊,回去還想先過個花年呀!是的,那時的花年真的太有喜氣了!小朋友更是不願意浪費時間的。
村裡,那時叫生產隊,每村都是一個大集體。臘月二十以後,生產隊裡就開始籌劃過年的事了。先是隊裡逮宅子壕裡的魚,每家分個三斤五斤的;隊裡還分給社員,每家幾斤豆油或棉籽油,這些都是我們生活裡最幸福的記憶了,印象很少能分到豬肉,那時也可能缺少糧食,沒有或很少人家餵豬。但,春節了,也能買到點豬肉的,因常年沒吃過豬肉吧,也不知道豬肉好吃。來人來客,炒一碗豬肉,母親總是熱了又熱,招待客人。
年三十的晚上,挨家挨戶的門上都貼上了春聯,紅紅綠綠,房簷上還插上許多花花綠綠的紙條,真是好看而又很有年味氣氛的,真是美好喜慶的傳統節日。我們家兄弟多,村裡人家,常有人口不太旺的家庭,或者與我家關係比較密切的人,愛把他們家的兒女送到我家來過年,任作我父親的乾兒子,這也是我們家鄉農村較普遍的習俗,祈望自家孩子能沾點旺戶人家的福氣,兒女也能旺旺興興的健康成長。真子哥是在我家過年最長久的夥伴了,他在我家過了十二個年頭。他很調皮,聰明機靈,最會拾炮,每年都能拾幾百個炮,身上大衣都被炮炸爛,他總是用大衣蒙著頭,只管在下面搶拾,手都炸爛好幾次。看那拾炮時的小夥伴們,你爭我奪,膽氣沖天,甚是可愛又可笑。
三十晚上,已經很晚了,母親炒了幾瓢花生,我們家本來兄弟五六,又加兩個夥伴,確實很熱鬧,都去搶著去抓花生。母親總是笑著說:別爭!別爭,我挨個分!我也搶了許多,不知,最後都叫真子哥從被窩裡給我偷走了……,熱熱鬧鬧的一大家,每每思念起來童年這般美好的記憶!久久心曠神怡,不能忘懷。
好不容易,我們在被窩裡取鬧睡著了。半夜的炮聲,把我們驚醒,我們急忙爬起來,打著父親扎的花燈,只有真子哥,手拿手電出去拾炮。四周鞭炮齊鳴,童聲吆喝,花燈竄動,時兒西奔,時兒北往。夜空寒冷,雖有時雪天路滑,小朋友有的摔倒了,燈簍著火了,起來撲滅火後,點著火又去,或者回家換一個燈簍,繼續追趕哪家又有響起的炮聲……,急得大人們好不容易才把孩子們找回家,一起吃個年夜飯(過年是不許喊人的)。父親把鍋燒好,餃子煮好,先盛上兩盤祭拜祖先,擺上貢品後,再叫全家人都來祭拜,母親勞累了一年,唯獨只有今天是最享福的,只等大家祭拜完畢開飯,什麼都不要母親做,也許是,封建思想,女人為陰,怕招一年的陰晦之氣的吧?現在已是不可相信的笑話了,人們思想都不計較了男女了。
四五點鐘後,炮聲漸少了,孩子們就聚在一起,剝開炮藥放花,根本不考慮安全問題,但,也沒有出現過大的事故。東方還沒有泛紅,父親帶著全家男丁一塊去上墳祭祖,不居老少的墳,都要祭的,祭祖完了,又要聚集一起,挨個長輩家裡走一趟,行拜年禮,說說話,拉拉家常,這就是過去我們中華民族祖祖輩輩流傳幾千年的很有意味的年味……可是現在……淡了,甚至不見了!人們連春聯也都懶得寫了,花上三十二十的買些印刷品春聯,貼貼算了,南方人五更連起都不起來過年,城裡人更是尋常一樣冷清,甚至還沒有平時上班感覺熱鬧的來!
年味真的沒有了!
《回憶童年的樂趣》
年味,就是過春節期間,民間流傳的古代風俗。現在很多地方,特別是城裡的人,年味不光淡了,甚至已經沒有了年味。回想起童年時春節的樂趣,那時還真挺有意思的。
小時候,小朋友們總是愛盼著過年,年就是許多小朋友們最快樂的時刻。吃罷臘八飯,就把年來辦!這是民間流傳已久的習語。二十四過“祭灶”,說祭灶,其實就是臘月二十四晚飯時,買一嘟嚕小鞭炮放一下,就完了,並沒有什麼叩拜祭灶神的繁瑣之事。以前我並不知道什麼叫“祭灶”的,也不理解。常聽大人們說:金雞三,民雞四!也有說:金雞三,銀雞四!也說:君雞三,民雞四!王八雞五,鱉雞六,純是罵人的笑話。只是聽大人們這些口傳,小孩子不明白,也沒有見到哪本書上有明確的記載,就像其它迷信傳說一樣,以訛傳訛,說法不一。現在才懂得,“祭灶”,就是祭“灶神”的日子。所謂: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臘月二十四這天,民間傳說是灶神要升上天的日子,灶神為一家之主,它把你一家人這一年當中所作的的善惡諸事兒,要向天庭去呈報,上神(老天爺吧)根據灶神呈報的善惡事兒,進行來年“吉凶禍福”的懲罰與降福的根據。人們這種迷信的傳說,不知是否真的應驗,但,確也能約束了部分不懷好意的作惡小人,不敢亂來,似有忌憚心理。
年三十的這一天,我們農村的人是最繁忙的。特別是我的一個遠門堂哥,他在城裡工作,每年春節回家過年,他都要提前幾天回家的。因為那時,他是我們村裡極少個識字的人,每年,我們村裡,多數人大都拿著紅紙,要到他家去,叫他幫忙寫春聯。堂哥的字寫的也不錯。我們小孩子和大多數村民都不認識字,沒人會寫春聯的,他幫我們寫好春聯,還要告訴我們,拿回家後怎麼個貼法,有的還要作個標記。就那樣,也有極個別的人,回家也把春聯貼反了,或者倒貼了,引得大家笑話。可是現在,我們人人都認識字了,也大多都能畫上幾個是非顛倒的歪字來,雖比不上堂哥寫的那麼好看,卻也不需要象以前那樣,許多人為愁寫春聯,而表現出來的那種急切不安的心情,記得,有個小弟,口裡喊著:哥哥呀!先幫我寫寫吧?我家裡還有急事的呢!大人們一看就知是個搗蛋鬼小和成,就都笑道:你個小屁孩,能有啥要緊的事啊,回去還想先過個花年呀!是的,那時的花年真的太有喜氣了!小朋友更是不願意浪費時間的。
村裡,那時叫生產隊,每村都是一個大集體。臘月二十以後,生產隊裡就開始籌劃過年的事了。先是隊裡逮宅子壕裡的魚,每家分個三斤五斤的;隊裡還分給社員,每家幾斤豆油或棉籽油,這些都是我們生活裡最幸福的記憶了,印象很少能分到豬肉,那時也可能缺少糧食,沒有或很少人家餵豬。但,春節了,也能買到點豬肉的,因常年沒吃過豬肉吧,也不知道豬肉好吃。來人來客,炒一碗豬肉,母親總是熱了又熱,招待客人。
年三十的晚上,挨家挨戶的門上都貼上了春聯,紅紅綠綠,房簷上還插上許多花花綠綠的紙條,真是好看而又很有年味氣氛的,真是美好喜慶的傳統節日。我們家兄弟多,村裡人家,常有人口不太旺的家庭,或者與我家關係比較密切的人,愛把他們家的兒女送到我家來過年,任作我父親的乾兒子,這也是我們家鄉農村較普遍的習俗,祈望自家孩子能沾點旺戶人家的福氣,兒女也能旺旺興興的健康成長。真子哥是在我家過年最長久的夥伴了,他在我家過了十二個年頭。他很調皮,聰明機靈,最會拾炮,每年都能拾幾百個炮,身上大衣都被炮炸爛,他總是用大衣蒙著頭,只管在下面搶拾,手都炸爛好幾次。看那拾炮時的小夥伴們,你爭我奪,膽氣沖天,甚是可愛又可笑。
三十晚上,已經很晚了,母親炒了幾瓢花生,我們家本來兄弟五六,又加兩個夥伴,確實很熱鬧,都去搶著去抓花生。母親總是笑著說:別爭!別爭,我挨個分!我也搶了許多,不知,最後都叫真子哥從被窩裡給我偷走了……,熱熱鬧鬧的一大家,每每思念起來童年這般美好的記憶!久久心曠神怡,不能忘懷。
好不容易,我們在被窩裡取鬧睡著了。半夜的炮聲,把我們驚醒,我們急忙爬起來,打著父親扎的花燈,只有真子哥,手拿手電出去拾炮。四周鞭炮齊鳴,童聲吆喝,花燈竄動,時兒西奔,時兒北往。夜空寒冷,雖有時雪天路滑,小朋友有的摔倒了,燈簍著火了,起來撲滅火後,點著火又去,或者回家換一個燈簍,繼續追趕哪家又有響起的炮聲……,急得大人們好不容易才把孩子們找回家,一起吃個年夜飯(過年是不許喊人的)。父親把鍋燒好,餃子煮好,先盛上兩盤祭拜祖先,擺上貢品後,再叫全家人都來祭拜,母親勞累了一年,唯獨只有今天是最享福的,只等大家祭拜完畢開飯,什麼都不要母親做,也許是,封建思想,女人為陰,怕招一年的陰晦之氣的吧?現在已是不可相信的笑話了,人們思想都不計較了男女了。
四五點鐘後,炮聲漸少了,孩子們就聚在一起,剝開炮藥放花,根本不考慮安全問題,但,也沒有出現過大的事故。東方還沒有泛紅,父親帶著全家男丁一塊去上墳祭祖,不居老少的墳,都要祭的,祭祖完了,又要聚集一起,挨個長輩家裡走一趟,行拜年禮,說說話,拉拉家常,這就是過去我們中華民族祖祖輩輩流傳幾千年的很有意味的年味……可是現在……淡了,甚至不見了!人們連春聯也都懶得寫了,花上三十二十的買些印刷品春聯,貼貼算了,南方人五更連起都不起來過年,城裡人更是尋常一樣冷清,甚至還沒有平時上班感覺熱鬧的來!
年味真的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