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河武林
-
2 # 歷史如是說
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是一種混亂狀態,各種學說就出現這在歷史上叫百家爭鳴。其中最出名的要數道家,儒家,法家,農家,陰陽家,縱橫家。
歷史背景:歷史大變革,各諸侯國廣招天下英豪,護國強民。經濟上,鐵犁牛耕的出現,生產力提高,為社會發展提高了物質條件。在科技上,天文學,醫學可以方面都有些許的進步。文化上面,私學興起,才能形成眾多的思想流派。
各種學派代表各階級,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者思想家,都企圖按照本階級的利益和要求,雖世界萬物進行解釋,提出主張。他們著書立傳,高談闊論,相互辯論。
至於在秦漢時期,國家統一,各階級已經固化了,從生活方式的安定到思想文化上面的統一,在統治者看來已經不允許出現百家爭鳴的情況了,所以漢武帝提出百家爭鳴,獨尊儒術。其實這只是上位者的託詞,這邊的儒術已經不完全是春秋時期的儒術,而是冗雜了前人百家的精華(對統治者有利的部分)。
-
3 # 劍依雲端
我是一名學生,這個問題在高中政治、歷史中可以找尋到答案。我們都知道,文化與政治是相互影響的。
一、天下紛亂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忙於中原稱霸,每天都有戰爭,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郊外橫屍遍野。據有關典籍,從春秋戰國2000-3000萬人,到楚漢相爭,漢朝建立,人口已經銳減到600萬,這一路走來,都是血與淚。
就這樣一個動盪的世界,下到百姓為安危生存苦惱,上到君主醉心與諸侯爭霸,中間的知識分子們,他們在講授什麼學說,沒人多去過問,諸子百家們在一個寬鬆自由的環境下蓬勃發展,這時候的君主最看重的是軍事,而非文化,諸子要吸引君主的親賴,就要發展自身獨特文化,與諸子爭鳴。所以這一時期諸子百家得到了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二、皇權加強
秦始皇統一後,便要“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等等,在賈誼的《過秦論》也有所記載。
焚百家之言是為了在文化上鞏固政權,皇權在秦始皇時期大大增強,前所未有使用了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作為君主稱號,便體現了秦始皇的壯志。“焚書坑儒”便是鞏固皇權的一個手段,以此來警示世人。如果你是諸子百家之一,在這個時間段,你還會去和他家爭鳴嗎?
三、適應時代的發展
諸子百家在春秋戰國很好發展,還得益於諸侯國眾多,各國的需求也許不盡相同,各種文化可以在各個諸侯國得以發展,或者,再不濟,可以得到諸侯國君主賞識,也能得到發展生息。比如法家商鞅,在自己的諸侯國衛國得不到重視,在秦國秦孝公那裡大力推行法家思想,嚴刑峻法,讓秦國勢力大為增強。而秦孝公死後,因為商鞅的變法損害貴族利益,下一任君主可不能接受商鞅了。這只是諸子中的一個縮影。
漢朝建立後,還需要法學的嚴刑峻法嗎?不,他需要與民休息,讓國力回覆起來,黃老之學一開始為劉邦所推行,黃老講究無為,國家不要太多政策,讓百姓自由發展,不誤農時,少苛捐雜稅,減少勞役兵役。再到後來,漢武帝即位,我們都知道,漢武帝為何叫武帝,漢武帝好大喜功,四處征伐,黃老的清淨無為能滿足他嗎?於是,董仲舒脫穎而出了,他體現了儒學的包容性,吸收黃老之學,法家等思想,進柬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來統一思想,這樣也符合了漢武帝的胃口,堵住了非議的嘴,以期更好讓漢武帝進一步強化君權。封建主義之下,王朝的更替,不變的是君主們加強皇權的需要。皇權只會越來越強,文化控制也越來越高,難以出現百家爭鳴的場景。一個小小縮影,三國時期,諸葛亮在吳國當著孫權面,與群儒討論國事,情緒激烈,殿堂上熱鬧不已,有的大臣和君主一樣坐著,討論到激動之處,聲音洪亮,“手舞足蹈”,多麼活潑的場景。再看清朝,大臣畢恭畢敬站著,上朝時跪地高呼萬歲,哪敢隨意議論朝政?更不敢殿堂高呼。他們的馬蹄服也體現了這一點,像馬一樣匍匐在地,君臣快成為主僕關係了。
-
4 # 道可盜名可鳴
嚴格來說,秦漢以後直至晚清這段時間沒有。清亡後,北洋民國期間出現了一短暫的文化百家齊放小高潮,本質上還是西方工業文明與東方農業文明碰撞的被動結果,顯然前者占主導地位,這種現狀延續到現在。春秋戰國是夏商周之後出現諸候割據互相吞併的一段時期,各諸候出於自身霸業圖強的需要,特別重視知識分子的作用,門客、謀士如過江之鯽紛紛投靠明主實現自身的政治抱負。當時諸候紛爭的客觀環境決定了知識分子謀士與圖強之主能夠一拍即合,出現諸子百家爭鳴的局面。從秦滅六國焚書坑儒,到劉漢獨尊儒術,發展到滿清“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文字獄,都是皇權出於統治需要禁固思想的結果。
-
5 # 車一進二
春秋戰國時期,不同國家,支援各國認可的學說,互不相讓,故出現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秦統一了政府,漢統一了思想,只認可一種學說: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回覆列表
主要因為秦始皇在位時推行的焚書坑儒政策造成的。焚書坑儒政策是秦始皇和李斯商量推行的,主要目的是維護統一的集權政治,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見解,但是政策推出後並未收到預期的效果,反而造成了很壞的歷史影響。這個事件是對春秋百家爭鳴之勢的沉重打擊和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摧殘,也可以說是致命的打擊,所以自秦漢以後再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