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辭北南下

    語言變體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可以適用於任何語言系統.例如,整個語言如英語、日語、德語以及馬來西亞語可以稱為語言變體.語言變體也指同一種語言的不同形式,稱之為方言.方言也可以與不同的地域相關,例如:密歇根、密西西比、或洛杉磯,以及由社會經濟階層、文化、或種族所定義的各種社會群體,由此產生了說地域方言和社會方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已成為一個人口大國.以下將漢語的社會變體分為五個部分,即:階層變體、性別變體、年齡變體、職業變體、和社群變體.

    漢語的社會變體分類

    1、階層變體

    階層解釋了社會的分層結構. “階層變體”這個概念最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著名社會語言學家威廉.拉波夫在紐約進行了相當細緻的調查,目的是為了檢驗說話者的社會地位及其語音變化之間的關係.結果證明階層和風格是影響說話者選擇音位變體的兩個主要因素.階層變體包括:工人變體、農民變體、知識分子變體等等.農民和工人階級通常使用地域變體,尤其是口語化的語言,而知識分子則通常使用書面語言,大多數是標準變體.例如:知識分子們會稱他人的父親為“令尊”,在一個工薪階層,“你爸”、“你父親”是最為常用的.而受地理區域的影響,農民階級則會用如“你爹”這樣的口語詞.

    2、性別變體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據證實,除了對由階層產生的語言變異的研究,性別研究對一個人的語言行為的影響也是對漢語語言和社會的相關性的一個豐富的資源.對語言與性別的相關性研究主要有兩個重點:首先,許多語言學家認為男人和女人語言不同;其次,許多女權主義者和一些語言學家認為男性和女性所關注的焦點也不同.

    自古以來,漢族人民認為男人勤勞苦幹、身強體壯.因此在社會交際中,他們中的大多數高談闊論、放聲高歌,使用某些粗俗的話語也不會帶來負面影響.相反,女性則溫和細語、溫柔體貼.此外,導致年齡變體有許多的原因.男性和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事物不同,所以在他們的常用語必然也存在差異.例如,在同性的交談中,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多地討論他們的個人情感.男性似乎更喜歡非私人的話題,如體育、政治和經濟等. 對情感或者問題的反應,男人更傾向於提供解決方案,而女性則更傾向於提及與其他女人相關的個人體驗.並且在男女雙方交談時,男性打斷女性的機率大於女性打斷男性的機率.

    3、年齡變體

    不同年齡段的人有不同的說話習慣,從而形成了另一個變體——年齡變體.年輕人受天生的創新本性的影響,喜歡追求新鮮事物,喜歡使用新鮮的詞彙和短語來追趕潮流.而較小年齡段的人(如兒童)掌握較少的詞彙,結構型別不夠廣泛,說話時通常使用簡單的句子.相反,老年人相對保守,不喜歡新的詞語,很少使用諸如“叔叔”、“阿姨”、“爺爺”和“奶奶”等稱謂,而這些往往是年輕人常用的.

    總之,年齡差異的存在中國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它不僅反映了漢語語言使用者的文化和心理,也體現了他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等.

    4、職業變體

    我們社會有著不同的職業群體,如農民、建築師、教師、醫生等等.不同的職業有自己獨特的術語.由於其特殊的交際需要,每一個群體都有自己的詞彙特徵和語言系統.許多詞語如“牛市”(股票價格上漲,鼓勵購買的市場)和“熊市”(價格下跌,鼓勵拋售的市場)等被使用於股票市場中.

    5 、社群變體

    隨著社會的發展,一些群體移居到遙遠的地方,開始與其他民族接觸,漢語逐漸發生變化,於是出現了不同的地域變體.在隨後的發展中,不同地區的人們有自己獨特的社會系統,給社群變體的形成的提供了先決條件.

    社群變體很明顯是在詞彙的不同.不同的社群有不同的文化、政治背景和價值觀,居住在那裡的人們在使用詞彙和短語時有很大的差異,這些往往能反映出政治、文化、教育、生活習慣等方面的不同.例如,“打工皇帝”(上層階級的員工,比普通的企業家更富有)這個詞語能表明那個社群的經濟狀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搶七大戰福特森要被禁賽一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