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或者出於怎樣的考慮,嚴格意義上來說,墨家自身是沒有流傳的
8
回覆列表
  • 1 # 一本正經局

    首先審題

    你問了三個問題。

    墨家是否存在過?

    墨家是否離開了原來的地方,原因是什麼?

    墨家為什麼沒有流傳下來?

    墨家是春秋時代的顯學,你說存在不存在?

    《孟子.滕文公》篇雲:“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於楊,即歸墨。”韓非子《顯學》稱:“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墨家在春秋戰國時代與儒、墨、道、法並稱顯學。所以墨家不但存在而且很強大!

    遊士遍天下說君王以求進用的時代,不會有拘囿一地的學派!

    墨子,墨翟,據說是孤竹君之後,祖上闊過,本墨臺氏,後改為墨氏,宋華人 ,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今山東滕州)人。他長期住在魯國。曾學習儒術,因不滿“禮”之煩瑣,另立新說,聚徒講學,成為儒家的主要反對派。所以墨家學派的創立地點大機率應該在魯國。

    魯國,在春秋後期就是一個內亂不斷,國力不振的弱國,另外由於是周公封國,恪守周禮,是儒家的根據地。

    所以,其他的學派在魯國根本沒有什麼施展的空間。

    加之,一種學說要流傳,一個學派要壯大,一個種主張要施展,就必須走出去,不可能留在原地。這個既是現實也是原因。

    墨家學派的基因讓它無法長久流傳……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在戰國時期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他提出了“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葬”、“節用”等觀點,以兼愛為核心,以節用、尚賢為支點。

    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墨者中從事談辯者,稱“墨辯”;從事武俠者,稱“墨俠”。

    墨家在戰國時期興盛一時,到了戰國後期開始衰落,到了漢朝時候墨家開始逐漸絕跡。

    這其中原因有很多,下面我就試著分析下。

    1、墨家的政治主張不具有在當時社會條件下的可行性。

    墨家的某些理想聽起來非常美好,愛自己一樣去愛其他人,“兼愛非攻”。要推舉賢人為官,“尚賢”。百姓還要選舉一個聖人當天下共主--“天子”。

    但是當時是繼承製度,他們主張的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2、墨家嚴格的組織特性不為很多人所喜

    墨家是一個有領袖、有學說、有組織的學派,他們有強烈的社會實踐精神。墨者們吃苦耐勞、嚴於律己,把維護公理與道義看作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墨者多來自社會下層,大多是有知識的勞動者。

    墨者,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教育目的,“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尤重艱苦實踐,“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則夕弗得”,“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孟子·盡心上》)。“以裘褐為衣,以跂蹻(草鞋)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生活清苦。墨者可以“赴湯蹈刃,死不旋踵”。

    按墨家的規定﹐被派往各國做官的墨者,必須推行墨家的政治主張;行不通時寧可辭職。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團體捐獻俸祿﹐做到“有財相分”。當首領的要以身作則。

    墨者必須服從鉅子的領導,其紀律嚴明,相傳“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例如鉅子腹朜的兒子殺了人﹐雖得到秦惠王的寬恕﹐但仍堅持“殺人者死”的“墨者之法”。

    這樣的嚴格的紀律性,嚴格的約束,對品性嚴格要求,讓很多人敬而遠之。平常人未必有如此高尚的情操。

    戰國以後,墨家已經衰微。到了西漢時,由於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政策、社會心態的變化以及墨家本身並非人人可達的艱苦訓練、嚴厲規則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漢之後基本消失。

    但是墨家的一些傳統還是以不同的形式流傳下來了,如百工中應該就有墨家的遺留,遊俠中就有墨家的遺風。

  • 2 # 蕭晗之十二子門

    歷史上的墨家與儒家是並列的顯學,但是秦統一以後就消失不見了,這裡面的原因即便是你翻遍所有的歷史書籍也找不到答案,以至於你懷疑其是不是真的存在,抑或者他為什麼消失,更給人一種失而復得的重現的意境,那麼這裡其變化為什麼是這樣,在歷史當中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疑案呢?這還要從秦始皇統一六國說起,那麼秦始皇焚書坑儒這在歷史上有記載,那麼秦始皇容不下儒家,他就容得下墨家了嗎?假如其能夠容得下,有為什麼要兵戈收攏製作巨人呢?這裡在秦統一六國的歷史程序中,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已經達到了前無古人,乃至後世數千年之後也再難超越的認識深度,那麼正是基於此,沒有儒家的地位也就沒有了墨家的容身之處,而墨家從此銷聲匿跡,他們去了哪裡?這無史書記載,但是墨家仍然存在,並且在左右歷史甚至在推動歷史發展程序,只是歷史上的存在煙消雲散了,即便是人們再度提起甚至知道墨家的行蹤,但是歷史的書寫者已經在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指引下,讓墨家退出了歷史舞臺,當再有需要,還可以讓其重現人間,死灰復燃,當然其還要有用統治者才會想起,這裡人們的認知的墨家消失與存在,已經和他們的生活關係不大了,有關係也是視作工具,順手了多用,礙眼了就沒有人提則不要人提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婚後怎樣才能不因家庭瑣事而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