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乃棟棟1
-
2 # 快樂de田野
這個問題,夜西湖讀書服務號回答非常到位,某難以企及。
私以為,文字也好,詩賦也好,好多東西一跟交流有關,二跟大一統有關。秦始皇滅六國,才有機會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詩經是中國(發現)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其實那時候已經有了押韻。比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我認為(我不是專家,更非科班出身),正是因為它以及一代一代人的交流、學習、傳承、總結、革新,才有了今天押韻一說。那麼,有沒有比詩經更早的也“押韻”的文學或者詩歌形式?只能勞煩考古研究者再使勁挖挖了。
為啥說一定跟交流有關呢,打個比方說,道理會淺顯很多。比如,第一個會英語的人,他咋學會的?如果他不是以某種方式深入說英語的群體內部,整日廝守,密切交流,那是學不來的。
2019.6.4
-
3 # 農夫934813
這個提問,實際包含兩個問題。
第一、古代有沒有“普通話”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一句俗語——“打官腔”,其意思是指說些官場上的辭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話來應付、推託或責難別人。何有這一說呢?這裡“說些官場上的辭令、口吻”,其實就是指說“官話”。
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普通話”有:雅言、正音、官話等不同的稱呼,所以,中國古代並非沒有“普通話”,現代漢語只不過把“官話”稱之為“普通話”罷了。
第二、各地口音不同,字音有別,為何現在讀古詩還能押韻的問題。
英華人,不能讀400年前的英語。華人卻還能閱讀3000年前的甲骨文。這就是漢字的偉大。
上古時代,華夏先民就以洛陽讀書音為標準音,稱之為雅音,先秦《詩經》就是以雅言記錄的詩歌總集。始皇一掃六合,統一文字,漢字的音型得到了進一步的規範,這才是傳之萬世的功勳。
漢代的普通話稱之為“正音”、“雅言”,也稱“通語”。楊雄著《方言》正與“通語”相對。許慎的《說文解字》,就是一部“漢語大字典”,並開訓詁學的先聲。
隨後,歷朝歷代均頒佈“韻書”,通行天下。無論《切韻》、《廣韻》,還是《平水韻》,其實質上起到了字典的作用。乃至蒙元時期都有“天下通語”。這就是規範的法定文字。
也如今日中國一樣,古代雖也有“普通話”,但,各地方言卻也豐富多姿,勃勃生機。然,文人騷客寫詩為文,均以法定“普通話”為標準,以官頒韻書為規範。所以,中華文脈,一脈相傳,薪火不息。
古今漢語雖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即使是今天,無論你是操著陝西話,還是講著閩浙話,透過文字,你都能和遠古的先哲對話。何況詩人寫的詩韻呢?
所以,儘管各地口音不同,語音有別,但,我們讀古詩,還能音韻相諧。
-
4 # 蛟龍651
古代沒有普通話,各地區人口音不同念字發音不同,但詩人寫詩卻能押韻?
要弄懂這個問題,就先要弄懂古代是怎麼學習漢字讀音的了
漢字是由象形文字演變過來的,它不能像拼音文字那樣,可以透過文字元號本身,直接表示出正確的讀音來。因此,為了便於傳授和學習漢字,自古以來人們創造了許多給漢字注音的方法。主要有:
一、直音法。
直音法就是直接用一個字註明另外一個漢字的讀音。如:“蠱”,音“古”;“肇”注“兆”。中國最早的辭書《爾雅》與中國最早的字典《說文解字》就是用這方法注音的。這種方法簡單明瞭,但有較大的侷限性:有的字找不到同音字,則此法不能用;有的字雖然有同音字,但都比較生僻,注了等於沒有注。為了彌補這個缺陷,後來就產生了反切法。
二、反切法。
反切法就是用二個漢字合注一個漢字的音,上字取聲母,下字取韻母和聲調。如“毛,莫袍切”。相當於取現代漢語拼音中“莫”的聲母“M”和“袍”的韻母“ao”和聲調(第二聲),合起來是maó。根據反切法,就能以你原有的地方語言讀音反切出你的地方語言的讀音了。所以,同一個漢字,“韻”是不變的,只是各地區人口音不同念字發音不同,但詩人寫詩就都能押韻,我們用自己本地地方語言念律詩,就能體會到其中韻律之美。
反切法源起漢代,盛於唐宋,隋唐的《切韻》到宋朝的《廣韻》《平水韻》都是用反切法,到清朝都一直在流行,止上世紀初。《康熙字典》估計是目前最近的一部反切法注音的字典了。
反切法鼎盛於唐宋,所以,唐宋時期的中原雅言古音一定程度上據此傳承下來。如果你的地方語言是源於中原雅言古音的話,現在也一定儲存有平仄去入四聲,這樣用你的地方語言去讀唐詩宋詞你就會覺得韻味十足,比用普通話讀要優雅得多,這點估計現在會吳、湘、客家、閩、粵、贛等地方語言的人就更有體會了。
回覆列表
從不認書讀字,摸遍唐詩宋詞。
你提出的問題本人一遍空白,不知如何回覆你,只恨生不逢時讀書少,井蛙觀天見識淺。不過憑靈犀講講睇法,詩詞押韻同唱歌一樣,以順口為主,上下意會恰當。就象小時候媽媽教的月光光,照地堂。年三晚,摘檳榔。流傳至今可以引釋借鑑。其實白話才是唐詩宋詞的發原地(個人認為)不然為什麼用白話讀起來特別順暢呢,而且韻味恰到好處。古時沒有普通話,但到了有普通話開始就有了平仄吧。普通話押韻和白話押韻是有點差別的,不過無論怎樣都是我們千年古國文化,是中國文化創造力的體現,是炎黃子孫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