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音樂LIVE
-
2 # 天和Auto
補貼調整、合資進口EV的發力,這兩點是造車新勢力的催命符。
造車新勢力品牌是依靠補貼生存最嚴重的全新車企陣營,0起步、跨行業、組裝車、低品質應該是這類車企的主要標籤,這類量產車只能依靠共享出行勉強生存,補貼一旦縮水製造成本大幅上漲會是新勢力的巨大壓力,漲價連共享市場都會失去,不漲價等待的只是破產。
其次還有一些另闢蹊徑但同樣有諸多問題的新品牌,比如蔚來、小鵬、拜騰等,沒有技術可以模仿特斯拉汽車透過效能掩蓋汽車製造環節的某些不足,定位高階精準的吸引對電驅感興趣但對技術比較“懵懂”的中產。然而這些品牌同樣有很大的危機,尤其是在補貼調整之後。
以小鵬汽車為例,其量產車小鵬G3指導價已經高達22.78-25.78萬,純電續航僅僅351~365公里是極低的水平,在這一價格範圍內這臺車要直接面對的競品車型是中國產比亞迪唐EV600。補貼調整後G3價格預計上調2~3.4萬,G3包括同類新勢力品牌一旦與EV600的唐重合基本決定了命運。
以蔚來汽車為例,ES6指導價高達35.8-54.8萬,純電續航也僅僅是420公里起步、旗艦款也僅有510公里,對於一臺中國產高階SUV而言續航里程太少了。以ES6的定價要直面特斯拉,續航里程即使在伯仲之間但品牌影響力差之千里,如果model Y量產ES6也會涼透了。
至於補貼的調整蔚來很大氣的說明了不漲價,然而使用鎳鈷錳電池、容量僅僅為70~84kwh,成本比26~36萬的唐EV的82.8kwh相當,本就是暴利再漲價也不合適了吧。
這些新勢力品牌從誕生之初就是資本的瘋狂,似乎沒有哪個車企是真正以造車為初衷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應該依靠的仍是傳統汽車製造商,新勢力品牌只是特殊時期的畸形產物,補貼是它們的動力源,一旦這一動力的效能降低或者完全消失,這些車企應該會陸續消失。
中國產汽車上百家車企導致資源不夠集中、發展不夠迅速,在達到某個節點時一定會出現一次洗牌,最終能省下3~5家乘用車企或聯盟性質的大型車企可能性較大,新勢力造車註定會是曇花一現;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3 # Repose
第一 中國製造 是不會慌的 中國保有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市場 國內對汽車的需求量 會日益增大 目前 還沒有 完全飽和
第二 進口關稅的增加 也會影響進口車的銷售
回覆列表
補貼下滑對新造車企業最直接應對辦法就是漲價,日前,新特汽車旗下微型純電動車——DEV 1兩款車型的售價均出現了上調:創智版由66900元上調至71900元,漲價5000元;創睿版由71900元調至77900元,漲價6000元。但是這樣把補貼下滑部分帶來的成本壓力轉嫁給消費者可行性不高,伴隨著特斯拉在上海建廠,中國產Model 3的投產,中國產新造車廠商們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只會越來越大。造車新勢力企業群體已是國內新能源產業創新新動力,但是也是階段性產物,產業成熟以後生存下來也是為數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