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純鈞LHGR
-
2 # 商道故事卉
黃裳(1044-1130),字冕仲,號演山,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宋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京師殿試,由於出眾的顏值和一手好字,給了宋神宗這個殿試主事一個超優的第一印象,雖說後來的公務員考試面試名單裡沒有黃裳的名字,但是絕佳的第一印象加上皇帝的刨根問底,最終從五甲列表裡找到了這個差點被科舉埋沒的人才(甚至可以說是天才)。黃裳逆襲成功,以近乎落榜生的境遇一躍而成為當科狀元。
他的傳奇經歷我們姑且不去深究,也無法複製,模仿,因為當今的公務員考試不太可能出現黃裳這樣的幸運兒,也不會存在神宗那樣的主事。
黃裳作為神宗時期的狀元,可以說他也兢兢業業,奮發有為。他起初是作為大內文官的,後來做過【知福州】的官,也就是福州市市長。他的仕途可以說是比較平坦和順暢的,而且由於他另一個特質,似乎讓他成長的更快。
一、黃裳天生仙風道骨,儀表不俗,更主要是他還寫得一手飄逸雋永的字,這一點在北宋末期可是極大的優勢。在他後來服務期內,朝廷出現了一個天才級的藝術家皇帝——宋徽宗趙佶,該皇帝雖說是個治國理政的低能兒,但卻在書法繪畫領域有很大的成就,尤其是開創“瘦金體”這一書法形式,更是讓他的藝術細胞發揮到了極致。這個皇帝還有一個特長,就是醉心於老子的道學,甚至還自詡“道君皇帝”。而我們的黃裳,黃狀元,就理所當然的成了道君皇帝的化身。
二、黃裳對道家經典耳熟能詳,甚至可以達到入化的境界。徽宗皇帝於正和年間,遍搜普天之下的道家之書,雕版印行,一共五千四百八十一卷,稱為《萬壽道藏》,而被委派刻書之人,即是黃裳。
三、黃裳刻書時已然67歲,因害怕這部大道藏刻錯了字,皇帝發覺後難免治其死罪,所以就逐字逐句極為細心的校讀。不料“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幾年下來,他居然遍通天下道學,並且因此悟得了武功中的高深道理。他無師自通,內外兼修,竟成為一代武學大師,尤其是他所著的《九陰真經》,更是成為風靡射鵰三部曲的絕學,成為叱吒武林風的寶典。
-
3 # 玉山讀書號
金庸小說裡的黃裳,和獨孤求敗相似,是傳說中的武林前輩,絕世高手。黃裳的主要事蹟有兩件:1,著《九陰真經》;2,大戰魔教。《射鵰英雄傳》裡隱約暗示,黃藥師是其後人。
金庸小說裡很多人物,都有一點歷史上的影子,但不能說就是歷史上的某人。如丘處機、張三丰等人,都與歷史上的面貌相去甚遠。小說家只是藉以敷演故事。
歷史上,較有名的黃裳有三個,網上搜索一下能查到。
一個是北宋的,字冕仲,又號演山,福建南平(宋時稱延平)人。官至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喜道家玄秘之書,自稱紫玄翁。徽宗時下詔天下訪求道教仙經,編成《政和萬壽道藏》,由黃裳監刻。後來明教刊印經書,也借用他的名字。陸游《渭南文集卷五·條對狀》:"明教偽經妖像,至於刻版流佈。假借政和中道官程若清為校勘、福州知州黃裳為監雕。"
一個是南宋的,字文叔,號兼山,劍閣人。先後任國子博士、中書舍人、侍講、禮部尚書等職。所制天文圖,其中描繪的星星多達1440顆,而且比較準確,它對研究古代恆星和論證現代恆星提供了十分寶貴的史料。
一個是清代的。是個道士, 字 元 吉 , 江 西 豐 城 人 。著有《道門語要》。曾於道光、咸豐年間在四川講授內丹訣法。講授內容,由其門人筆錄而成《樂育堂語錄》、《道德經註釋》。
《射鵰英雄傳》是南宋時故事,所以從時間上看,小說裡的黃裳應是北宋那個的對映。而且這個黃裳精研道教,衛生強體之術本就是道教的重要功課,這就可以往武功上聯想了。
港產恐怖片《雙瞳》裡說,宋代黃裳目有雙瞳,殺人魈而成仙。這應是民間傳說。還說黃大仙廟供奉的就是他,這不對。黃大仙是晉朝人,叫黃初平,原是一名放羊的牧童,在金華山中修煉得道昇仙,號赤松子。黃裳和黃大仙是兩回事。
又,當代有個散文家也叫黃裳,著有《錦帆集》《黃裳書話》等。
回覆列表
歷史上的確有黃裳這個人,但他並非什麼武學高手。而且書中的黃裳,是集多個人物的主要特徵為一體,並加以藝術誇張而創造的。
《射鵰英雄傳》裡提到的黃裳,字文叔,其人南宋初生人,歷孝宗、光宗、寧宗三朝,是個飽學之士,及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科學家於一身,博學是博學,但既不懂武功,也沒編撰過什麼《萬壽道藏》。
當時的黃裳,任龍圖閣直學士中大夫福州郡守,只負責《萬壽道藏》的役工鏤板,編撰方面沒他什麼事,他對道學也沒什麼深入的研究。更何況,這個黃裳身體不好,背後生癰,49歲就死了。小說裡的黃裳67歲悟出高深武學,但實際那時候黃裳已經死了18年了。
《射鵰英雄傳》裡的黃裳,在道學方面的原型,則是另一個黃裳,是清代的,道教內丹學的高士,在內丹學史上自成一家。
清代這個黃裳,字元吉,也是個飽學之儒,後入道,提出“盜天地之元氣以為丹本”的主張,對作為整個內丹學的邏輯起點的“玄關一竅”從身體結構和身心狀態兩方面作了明白的闡述。
換句話說,金庸筆下的黃裳,皮是南宋的皮,但瓤卻是清代的瓤。當然了,即使是清代這一位,武功也沒有金庸寫的那麼誇張,懂得些修身養心之術是不假,可是寫不出《九陰真經》來的。
所以,說到金書裡的愚俠黃裳,原型並非一個人,而是兩個。南宋的皮,清代的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