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軒老師談教育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家的孩子比較膽小、怯懦,無論說話還是做事都有些畏手畏腳。有些事情還沒有去做,就開始自我否定:“我不行,我做不了,太難了!”等等。怎樣培養小孩膽大不服輸的精神呢?我想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不給孩子貼標籤

    有些家長對孩子非常挑剔,從來不表揚和鼓勵孩子,一張嘴就是各種批評、責備,動不動給孩子貼上各種標籤。

    “看你,這麼點小事兒都做不好,真笨!”

    “你看我同事的孩子考了多少分,再看看你,什麼都比不上人家!”

    孩子在小的時候缺乏對自我的評價,主要是透過父母的評價和周圍人的看法完成自我評價。如果父母總是習慣給孩子貼標籤,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自卑,覺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別人。遇到困難或者挑戰的時候,心裡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不行,這樣的事情我做不好。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習得性無助心理。什麼是習得性無助心理?

    即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研究提出,這種心理讓人們自設樊籬,把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身不可改變的因素,放棄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破罐子破摔,比如,認為學習成績差是因為自己智力不好,沒人和自己玩是因為自己本身就令人討厭等。多給孩子一些正面的肯定和鼓勵,從小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我們華人一向講究含蓄低調,在對孩子的鼓勵方面也表現的比較含蓄。有時別人在誇獎自己的孩子時,家長都會謙虛的說:“哪裡哪裡,他做的還不夠好。”其實這樣的謙虛孩子是不明白的,ta 會認為自己真的不行。所以我們應該針對孩子的閃光點,不吝嗇自己的表揚和肯定。

    “今天作業完成的很認真及時,進步真大!”有針對性的表揚,給孩子一種正向的引導。

    “雖然比賽失敗了,你發揮出了自己的實際能力,很棒!”在孩子面對挫折的時候,給孩子一定的鼓勵和支援,增強孩子抗壓的能力。

    鼓勵孩子去嘗試ta認為有挑戰性的目標,如果孩子成功一定要及時的給孩子誇讚;如果孩子失敗了,和孩子一起找出失敗的原因,鼓勵孩子繼續嘗試。

    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在興趣愛好中培養孩子不服輸的精神

    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最能培養孩子的成就感和不服輸的精神。

    兒子在學游泳的時候,每次小組比賽都會輸給一個小女生,心裡非常不服氣。於是我就鼓勵他私下多練練,嘗試著去超過那個小女孩。於是兒子就專心致志地練習,每次比賽的時候,都能縮短與那個女生的距離。於是我告訴他,只要堅持不懈的練習,超越那個女生是早晚的事情。

    即使孩子做的不是特別理想,也不要著急否定打擊孩子。接受孩子的不足,悅納孩子的成長,孩子積極健康的心理首先來自於父母的愛和支援。

    結語

    每一個孩子都像一個投影儀,投射家庭教育的點點滴滴。沒有一個孩子是生來的弱者和失敗者,失敗的是我們的教育方法。作為孩子的父母,可能缺乏教育孩子的經驗,但不能缺乏鼓勵孩子、陪伴孩子的愛心和耐心。不吝嗇我們的誇讚,孩子會做的越來越好,一起加油吧!

  • 2 # 隱姓埋名幾百年

    雖然我沒有小孩,從我自己來看,我覺得自己膽子雖然不是很大,但是也在變得越來越大的,而且骨子裡似乎有股不服輸的精神。

    具體表現在:

    學習上,每當別人超越我,我就會更加努力爭取下次超越他!生活上,有些事情明明可以放棄,我總是想再堅持一會。記得有一次回鄉下用柴生火,我怎麼也生不出火,於是奶奶就說:讓我來吧,你就是不認弱!聽到這句話我就更加不爽了,我心想:“我為什麼要認弱,難道以後我要教自己的孩子認輸嗎?一點點困難就放棄嗎?”於是我就更加想靠自己把火點燃了。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生好了火。這些老人的觀念我真的不敢苟同,還好她不是我父母,不然我可能大學就沒書讀,回家燒柴生火做家務、結婚生子做那種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人了!不能說她是“封建”,畢竟以前上大學一位教授曾經教過“封建”二字不可濫用。用個冥頑不化不知道合不合適。工作上,從不敢出遠門到能夠獨自一個人為了夢想到各個城市奔波。為了夢想堅持不懈地學習考試!

    如何培養膽大不服輸的精神:1.皮格馬利翁效應

    其實就是期待效應。多給自己的孩子一些正面的肯定。總之從小我父母都認為我無所不能,總是對我寄予厚望。學習成績上,自從小學一年級成為班上第一名開始,我從小就揹負上一定要努力學習的重任。直到後來我明顯感覺到自己的智商已經不夠用了,可是還是堅持著學習。笨鳥先飛!所以我以前幾乎每個寒暑假都會借前輩的課本,提前看下個學期要學習的內容,而前輩也總是不吝賜教!雖然現在前輩似乎混得不太好,但還是很感謝從小都借書給我。

    2.無條件滿足孩子需求

    不認輸是不是也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呢?在孩子需要書或者其他學習用品的時候儘量滿足他。

    3.信任孩子與適度的放手

    相信孩子做的選擇,只有孩子自己作出了選擇,無論他以後是否後悔,所有的後果都應該由他自己承擔。孩子具有一定依賴性,在該放手的時候要放手,不然他永遠學不會在這個社會生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待人真誠無私的人如何應對下坡路和低谷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