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粵新農人

    氮肥在大幅度促進農作物增產的同時,也因其以各種方式損失而導致了地表水富營養化、地下水硝態氮含量超標等環境問題。為了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減少氮肥損失,充分發揮氮肥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我們要搞懂氮肥肥效折損的原因。

    施入土壤的氮肥除了被作物吸收利用的部分以外,大量的氮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折損。

    氮素的淋溶,即土壤中的氮及施入土壤的肥料氮,在降水和灌溉水的作用下,大部分以可溶性的NO3-和NO2-形式,部分直接以化合物形式(如尿素)淋失到土壤下層。以氮肥淋失為重要汙染源所導致的水汙染問題尤為引人關注,近年來,全球範圍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氮汙染呈上升趨勢,在以地下水為重要水源的中國北方地區進行抽樣調查表明,半數以上的飲用水硝酸鹽含量嚴重超標。氮肥對水質汙染的富營養化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調查的20個水域中85%處於富營養化或潛在富營養化狀態。(下圖為淋溶示範圖)反硝化脫氮作用,它是水田土壤氮素損失的主要途徑。水田長期淹水,表土由於灌溉水中溶解的氧及藻類等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所產生氧的影響,形成厚度約為0.5~1cm的氧化層,其下為還原層。銨態氮肥施入氧化層後,透過硝化作用氧化為硝態氮,然後隨水下移到還原層,再透過反硝化作用,轉化為N2和N2O而逸入大氣。反硝化脫氮作用產生的主要產物N2O逸入大氣,到達同溫層發生光化學反應,形成NO, NO再與臭氧作用形成O2,降低了臭氧層阻擋紫外線的作用,引起對生物圈的危害。【下圖為反硝化脫氮示範圖】氮素的揮發,主要指銨態氮肥施入土壤後,形成銨鹽溶液和氣態氨。在鹼性或石灰性土壤中,施用銨態氮肥,揮發最為嚴重。土壤鹼性越強,質地越粗,在高溫大風情況下,氨的揮發越嚴重作物自身氮素揮發也是氮素損失的重要途徑之一。

    作物地上部分吸氮量並不是隨自身的持續生長而不斷增加,而是到達一定階段後開始減少,減少數量最高可達吸氮高峰期的1/3~1/5。

  • 2 # 農資人實錄
    有好多農戶也是這麼說,平時用肥量不低,但作物效果卻不是太明顯,難道還得多施肥才行?其實,這裡頭有個道理,就是元素吸收的過程問題。

    肥料一般都是透過土壤轉化,再經根系到作物體內的。在經根系吸收前,要經過一個轉化的過程。比如尿素,如果轉化的好,那麼銨離子基本全被根系吸收了,如果轉化得不好,那麼氮元素會被土粒吸附,成為了一種礦物質,不能被作物吸收,還得透過礦化過程轉變成銨離子被作物吸收。

    當前,我們施用的氮肥比較多,其實磷鉀也不少。只要是一種元素多了,那麼這種元素一定是會被土壤吸附的。那造成的影響就不僅是肥料利用率低了。

    其實我們施肥的目的就是需要被作物所吸收,而作物吸收養分的需要適當的溫度、適當的溼度、適量的光照、適當的時期,在這些條件範圍內了自然好吸收一些。

    而氮肥的利用率低了,與下面這些因素還是有關係的:

    一、土壤板結

    土壤板結的特徵就是從外表看土壤疏鬆度不夠,大塊土比較多,嚴重的會有裂縫。挖開土,內部結實,岩石一般,土粒結合太緊密。

    這樣的土壤,基本上沒有團粒結構,土粒之間空隙小,或者乾脆沒有空隙。肥料施進去以後,與水和空氣不能合理地匹配,氮元素移動不了,或者轉化不了,那麼大多的氮還是與土粒結合在一起形成硝酸鹽了。作物吸收得少,自然感覺施了肥沒多大效果了。

    二、土壤不斷被沖刷

    有的地方雨多,比如尿素在土壤中,還沒來得及轉化成銨離子,立即都被一場沖刷到深土層了。而根系扎不太深的話,也就吸收不到多少氮元素。自然這些肥料有一部分是施進地裡了,而被作物吸收得少。

    三、經常性地多施氮肥

    老百姓感覺既然上了肥,作物效果不太明顯,那就多上點肥吧。其實在大量元素中,氮元素上得超了土壤和作物吸收能力,有很多會積存在土壤中。這樣,無疑給土壤帶來了一定壓力,又想轉化,又轉化不動。

    再者氮成分遠超磷鉀的話,配比嚴重不協調,還會產生一些元素間的拮抗,那就麻煩更大了。不僅僅是氮元素不好吸收的問題,也許還會影響到其它中、微量元素的吸收。這個後果可是誰都不想看到了。

    四、施肥方法的問題

    有的農民朋友圖省事,反正是肥料,撒進去就好,吸收的事兒讓土壤去做吧。殊不知,隨便撒,若尿素不覆土,光是蒸發氣化散失的氮元素就不少,著急還會蒸著葉片,燒了苗呢。有的撒進溝裡或者穴裡了,覆土了,但是與根系的距離掌握不好,也會造成燒根,或者吸收不快。所以我們整天講的注意施肥距離,那真是有講究的,為您省肥從點點滴滴做起。

    那麼,既然有這些問題影響氮元素的吸收,能不能去改呢?當然能。

    一些是我們農民自身可以避免的,比如施肥方法,每一點肥料都是錢,用對了方法省錢不少。有的需要我們努點力,比如往地裡施些有機肥,改變一下土壤狀況,裡面有機質多了,土壤顆粒間間隙大了,空氣和水分都好走了,肥料溶化也就容易點,利用率自然會高。還有的我們改變不了,比如雨水呀、溫度呀,就得儘量去避免,比如知道要下雨了,就暫時別去施肥了,等下完雨再施,溶化效果好,還不會被雨水沖刷走肥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勞力士遊艇系列在什麼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