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魏青衣
-
2 # 乾杯安德烈
國家從來就沒定義過什麼樣板戲。
當年的幾十齣戲,都是以現代戲正式命名。
之所出現八個樣板戲的說法,是因為當時主抓京劇現代戲的領導表揚京劇現代戲《紅燈記》,為京劇改革樹立了樣板。
而且正逢京劇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紅色娘子軍。舞劇白毛女,紅色娘子軍。交響音樂沙家浜正式推出之際,而產生了這種說法。
因而造成了混亂,致使有的民眾認為八個戲都是京劇,或者是當時只有八個戲。更可笑者是自己隨便說出八個現代戲就是樣板戲的亂象!
其實當年遠不止八個戲,京劇就不下二十出。交響音樂,芭蕾舞劇,以及各個地方的代表戲。和各類音樂作品比如鋼琴伴唱紅燈記,鋼琴協奏曲黃河,之前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二泉映月,戰颱風,十面埋伏,揚鞭催馬送公糧等海量音樂作品和紅色革命歌曲。
實事求是的說,那十年的文藝作品遠高於任何時期的作品數量與質量。就是在改革開放四十年後的今天,這些作品依然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和喚發出強大的生命力。所以我們不能以《八個樣板戲》這類不正式的稱號來定義當時的文藝現象!
這是我還依然珍藏著的兩份現代戲音樂資料!
-
3 # 老頭156934080
答:樣板戲是文化革命中產生的戲曲新名詞,主要是真對老京劇改革創新說的。
文革前的京劇戲曲,內容都是帝王將相,才子配佳人,配器主要是京胡,比較單一,唱腔都是京音京腔,比較古老,總是默守成規,不求創新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文化要改革,毛主席有個延安文藝坐談會的講話中,提岀了我們的文藝,要為工農兵服務,要本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原則,進行文化改革,也稱之為文化大革命。
後來在江清為組長的文藝改革小組的領導下,對老京劇戲曲首先進行了創新改革試驗,成功的改革編寫了三塊現代京劇,即:《紅燈記》,巜沙家濱》,《智取威虎山》,演出後深受廣大工農兵的喜歡,並向全國推廣,後來被稱之為京劇戲曲中的樣板戲,要求各省市,都按照這個樣板標準,進行創新發展各地方戲曲。
樣板標準是,從內容上要歌頌工,農,兵。
從配器上,除了保留老京劇的樂器以外,又加入了西方樂器,如:大小提琴,鋼琴,管絃樂等等。
隨著以上我說的樣板標準化的改革,各省市也對地方戲曲進行了改革,帝王將相才子配佳人,從此退出了文藝舞臺,歌頌工,農,兵戲曲站了文藝主流,如:山東呂劇《李二嫂改嫁》,山東京劇《騎襲白虎團》豫劇《朝陽溝》,還有《龍江頌》,《海港》等等,這些地方戲曲的岀現,確實體現了毛主席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指示精神。
回覆列表
1964年6月5日,“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在北京揭開了序幕,歷時近兩個月,其間共演出小戲十出,大戲二十五臺。包括《革命自有後來人》,《紅燈記》、《紅色娘子軍》,《蘆蕩火種》、《杜鵑山》、《智取威虎山》等,真可謂是中國京劇界一次空前的盛會。
而此次文藝界的盛會,也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關心。會議期間的7月17日下午,毛澤東、周恩來、彭真、康生、陳毅等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觀摩演出大會的全體代表併合影留念,使參加大會的幾千名演職人員倍感榮幸。在“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期間,中國京劇院的《紅燈記》和北京京劇團的《沙家濱》(原名《蘆蕩火種》)兩劇,無論是從思想性還是從藝術性上來說,無疑都是最為光彩奪目的參演劇目。
1964年11月由張東川帶隊,率領演出《紅燈記》一劇的中國京劇院一團於次年2月南下巡演。劇組馬不停蹄地自廣州到上海,場場演出都使無數觀眾熱淚盈眶,從而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和轟動效應,《解放日報》、《文匯報》等各大報紙都對此大加報道。1965年3月16日,《解放日報》登載的一篇題為《認真地向京劇《紅燈記》學習》的評論文章說:
看過這齣戲的人……連連稱道“好戲!好戲!”認為這是京劇革命化的一個出色樣板。上海戲劇工作者紛紛表示要像京劇《紅燈記》學習。就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來看,這是“樣板”一詞第一次見諸報端。隨著《解放日報》“本報評論員”短評的出現,“樣板”隨之成為流行於大江南北的時尚詞彙。不久,“樣板”這個詞就流行到了北京。
《光明日報》刊載的《精益求精的樣板》和《戲劇報》刊載的《比學趕幫,演好革命現代戲》等多篇文章,從不同角度強化了“樣板”的概念。
中國京劇院同志們的辛勤勞動,為我們起了樣板的作用……(1965年3月22日《光明日報》)我們希望,全國各地區各劇種……不僅為本地區本劇種樹立起樣板,並且把“比、學、趕、幫”運動一步一步地推向高峰!(1965年《戲劇報》第三期)1966年,有個政治報告專門列題讚揚了“革命現代京劇”的興起,列舉了《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京劇)、《紅色娘子軍》(芭蕾舞劇)、《沙家浜》(交響音樂)等作品,以此代表無產階級革命文藝的新方向。同年底,江某人在一次文藝界萬人大會上的講話中,讚揚北京京劇團“為全國的京劇改革樹立了一個樣板”。1967年5月1日“國際勞動節”期間,上海、山東和北京的幾所文藝院團被調集到北京舉行會演,從而使樣板戲這個詞廣傳天下,家喻戶曉。
至於其他地方戲的樣板戲,大多數是改編當時極其流行的八大樣板戲,但地方劇團的水平有限,很難有其他劇種改編的樣板戲能夠超越京劇的樣板戲,所以也就不再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