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獅
-
2 # 號角催人紅旗飄
這一習俗可以昇華到不忘初心,清朝入關前是遊牧民族。遊牧民族除了弓馬外,要隨身攜帶火種切肉剔骨的小刀!火種的火鐮火絨流傳到他們族群后用防水的狍皮荷包儲存,當然荷包還裝珍貴的鹽。至於刀又是切肉工具又是野炊吃肉的筷子又是翻烤肉的簽字!到乾隆時期乾隆的孝賢皇后還送乾隆原生態的狍皮粗線的荷包,在清代對於有功的武將除了賞給巴圖魯稱號就是賞玉柄小刀和拉弓的扳指了!因此清代滿裝體面男子腰間佩戴九大件兒就一直有荷包和小刀!
清代滿族男子腰間佩戴荷包和小刀,除了遵循民族特徵之外,另外一種作用是為了混圈子裝X之用。
且說滿人入關佔了中原,做了皇帝之後,便將滿族的文化也一股腦帶來過來,雖然逐漸跟漢文化混雜一處,但是為了體現滿人高貴的身份(清朝時期的滿人高人一等,哪怕是個下三旗的奴才腰桿子也覺得比漢人硬),滿人還會將一些文化特色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比如在腰間懸掛佩飾等等。
咱必須說明,一般這種裝束的基本都是八旗子弟,有些為了混個“旗籍”,將來能“抬旗”的漢人也是這種打扮。為的就是能讓自己混入滿人圈子,這樣自己也就高人一等了。說白了這種貨色跟後來的洋奴才差不多,心甘情願認他人作大爺,而不顧自己的七尺之軀。
這種裝束只限於“上品人物”,下里巴人窮哈哈是不會有這種打扮的,要知道在當時的年代,穿大褂、穿馬褂、穿靴子的絕對不是平常人,平頭百姓在街面上見到這樣的人物,您需躲著點走。
咱不說大清,就拿民國來說,從穿著打扮既能看出一個人的身份和職業。筆者尊敬的一位文壇前輩,天津作家林希曾寫過一本《子醜寅卯》,其中將清末民初三六九等的人物寫了個透徹,穿上大褂瞬間改變一個人的人生,從泥腿子直接成為人見人敬的“爺”。
筆者插個小話題,筆者的老天爺30年代初在天津法租界的洋行做過買辦,上下班除了有自己的黃包車管接管送之外,出門要麼穿西裝、戴禮帽、拄文明棍;要麼就是洋皮鞋外罩長袍馬褂配墨鏡。這種裝束走到大街上,不管是大耍混混糞小兒,還是巡捕老爺洋奴才,大老遠瞅見立馬躲得遠遠地,生怕弄髒了老太爺的行頭。老太爺不問緣由上前給你一耳光,你都不敢問為什麼打你。為嘛?這套衣服你惹不起!唉,天爺啊,往特麼哪兒說理去。
那句老話說的太對了“人靠衣裝馬靠鞍”,穿大褂的絕對跟穿短衫的不是一個檔次。為嘛人家孔乙己就算混到站著吃茴香豆的落魄樣也要穿大褂,為的就是裝X,顯得自己跟你們不是一個等級。
廢話半天,轉回正題,且說這滿人腰間的荷包和小刀,實則除了這兩個物件之外,還有很多零碎,比如各式香囊、鼻菸壺、菸袋包、玉佩子、玉墜子、紅穗子、小鈴鐺,金銀器物等等等等,林林總總,各式各色,要嘛有嘛。
等到清代中晚期之時,西洋、東洋的新鮮玩意不斷舶來大清,這些八旗公子哥兒幾乎人人以佩戴洋玩意為美。馮驥才的大作《神鞭》之中的“玻璃花”就是這麼一個貨色,什麼洋玩意都往身上掛,弄得自己中不中、養不養,整個一十三不靠,哪也不礙著哪,要特麼多難看就有多難看,可人家偏偏認為這就是一種特色“美”。
八旗子弟也正是以此為美,咱需說明,人家腰裡面的玩意兒那是真叫一個講究,金絲銀線巧針織不說,錦繡香囊荷包裡面還要裝上各種能散發出香味的玩意兒,類如各種香草之類的,等到花露水傳到大清之後,八旗子弟們紛紛將花露水灑在乾花之上,裝進荷包之內,大老遠帶著一股子香氣。筆者曾利用工作之便,在天津博物館親手把玩過這些物件,您還別說,太講究了。
而佩戴小刀、小寶劍之類的物件,除了好看之外,還有兩個功能,一則是為了方便,比如切割肉類,修修指甲等等。另外一個作用就是與他人當街動手的時候,可以拿出來唬唬人,不過這玩意中看不中用,最多起到嚇唬人的作用,真動起手來,還不如街邊撿塊板磚好使。
說道這裡就此打住,無論穿嘛戴嘛,都是一種文化特色罷了,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更不存在什麼褒與貶,只要不是特殊需要,愛穿嘛就穿嘛,沒人管你,只要不怕影響市容,光著出門都行,前提是你不怕冷,還需臉皮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