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密探零零發
-
2 # 文史磚家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後,在日本軍界盛行著一種說法,稱當時的中國只有“三個半”軍事家,其中排名居首的,竟然是從未上過戰場的蔣百里(“三個”指的是蔣百里、楊傑、白崇禧,“半”指的是劉斐)。那麼,蔣百里究竟是何人?他有哪些超出常人的能力,以至於能得到日本軍界如此高的評價呢?
蔣百里本名蔣方震,以字“百里”聞名於世,晚清浙江省海寧州硤石鎮人,祖父蔣光煦是著名的藏書家、刻書家,父親蔣學烺是懸壺濟世的名醫,母親楊鎮和是名聞鄉里的才女。蔣百里少年喪父,在母親的撫養下長大成人,自幼聰穎好學、博聞強識,有“神童”之稱。憑藉著卓越的才華,蔣百里16歲考中秀才,18歲被聘為塾師,在鄉間教授子弟讀書。
然而蔣百里志存高遠,根本不滿足於在鄉間做一個“孩子王”,所以僅過了1年時間,便接受縣令方雨亭等人的資助,赴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早在東渡之前,蔣百里便開始如飢似渴地學習近代知識,等到達日本後,更是拜大思想家、文學家梁啟超為師,在他的悉心教導下成為一個學貫中西、經世致用的奇才。
在日本留學的6年時間裡,蔣百里的成績極為優異,無論是日本學生還是中國留學生,鮮有能出其右者。1905年,時年23歲的蔣百里以第一名的成績,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步科第13期畢業,併成功地擊敗300多位日本同學,榮獲明治天皇親賜的軍刀,成為畢業生中唯一獲此殊榮者(除蔣外,再無中國留學生獲此殊榮)。訊息傳出後,整個日本陸軍界都將其視為奇恥大辱。
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後,蔣百里又赴德國深造4年,回國後接受東三省總督趙爾巽的徵召,以京師禁衛軍管帶的身份,留在瀋陽任職,期間與土匪出身的將領張作霖勢若水火。武昌起義爆發後,蔣百里策動奉天起義失敗,被迫潛回南方,擔任浙江都督府參謀長。北洋政府成立後,蔣百里又歷任陸軍部高等顧問、總統府軍事參議、保定軍校校長、總統府顧問等要職,逐漸展露出大謀略家的才能。
1918-1925年間,蔣百里偃武修文,先是跟隨老師梁啟超赴歐洲訪問,歸國後又主持“讀書俱樂部”、“共學社”等團體,並在1920年當選為浙江省議員,大力提倡“聯省自治”運動。與此同時,蔣百里還主編《改造》雜誌,與胡適共同創辦“新月社”,並跟徐志摩等人互相唱和,在文藝界異常的活躍。
然而吟風弄月絕非蔣百里的志向,在軍閥混戰、日寇窺伺的情況下,他必須要出來做事。所以從1925年起,蔣百里再次復出,先是在吳佩孚手下擔任總參謀長,後赴上海投奔孫傳芳,並策劃唐生智“倒蔣”運動,失敗後一度被抓捕入獄。1935年,蔣百里被南京國民政府聘為軍事委員會高階顧問,奉命赴日本考察,以擬就國防計劃,翌年又赴歐美考察軍事,歸國後提出建設空軍的建議。
1937年初,在全面抗戰即將來臨之際,蔣百里將赴日考察的感受,連同先前的文章、講演稿,彙編成一本名為《國防論》的小冊子,堪稱對日作戰指導思想的指南。在這本書中,蔣百里要求中國軍隊“不應一味死守、與敵軍大打陣地戰,而是應增強部隊作戰的機動性,利用我軍本土作戰、熟悉地形的有利條件,採用運動戰戰術,給敵以有效殺傷;發動游擊戰,使之全民皆兵,讓入侵者陷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不能自拔。”
以上論述,堪稱蔣百里版的“持久戰”思想,而事實證明,正是中國軍隊貫徹執行了這套作戰思路,才贏得抗戰的最終勝利。蔣百里擊敗日本同學獲賜天皇軍刀,又運用戰術思想打敗日寇,可謂二度擊敗日本軍隊。蔣百里作為將領,雖然沒有親自指揮過一次戰役,卻能兩度擊敗日本軍隊,堪稱一大奇聞。
蔣百里為抗戰事業嘔心瀝血,但過度操勞卻嚴重損害了他的身體健康,尤其是全面抗戰爆發後,他的病情便愈發加重。1938年10月,蔣百里升任陸軍大學代理校長,奉命將校址由長沙遷往遵義(原在南京,後因避亂暫遷至長沙),結果僅過了1個月時間,他便在遷校途中,病逝於廣西宜山,終年56歲。蔣百里去世後,被追贈為陸軍上將。
《國防論》出版後轟動全國,蔣百里在扉頁題詞中寫道:“萬語千言,只是告訴大家一句話,中國是有辦法的!”而這,也成功地激勵華人頑強抵抗日寇的鬥志。但可惜的是,蔣百里雖然指明瞭戰勝日寇的方向,但卻無緣見證勝利到來的時刻,實在是令人唏噓。
回覆列表
蔣百里一個一生致力於中國打敗日本的中國軍事理論家與教育家,他是一個神人,後來的抗日戰爭完全按照他的著作《國防論》裡預料的那樣進行。
蔣百里早年留學日本,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成績優異,獲得步科第一名,在日本學員面前把代表第一名的日本天皇佩刀領走。
蔣百里回國後,在清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都先後任職,身為武將,卻從來沒有帶兵打過仗,一生致力於軍事理論研究和教育,先後擔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校長和短暫的陸軍大學代理校長,為中國的抗日戰爭培養了大量的軍事指揮人員。
蔣百里一生致力於打敗日本,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戰敗,深深地刺激了蔣百里,他決定棄文從戎,到日本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致力於對日研究。1937年,他的軍事著作《國防論》出版,提出:“中國絕不能投降,中國有辦法戰勝日本”、“以空間換空間”等理論,並且準確預料了日後中日戰爭的走向以及中國必勝,據說他的《國防論》中的很多觀點,被《論持久戰》所借鑑。
1938年,蔣百里將軍病逝,享年56歲,至死他都沒有看到中國戰勝日本的那一天,成為他一生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