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止水如心

    秦淮八豔,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區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藝藝妓。十里秦淮,是南京當時最繁華的地方,一條秦淮河隔開河兩岸,分別是南方地區會試總考場江南貢院(也就是今天的中國科舉博物館),另一畔則是南部教坊名妓聚集之地著名的有舊院、珠市。

    秦淮八豔,就是指南京秦淮河上的八個南曲名妓,分別是李香君、顧橫波、董小宛、卞玉京、寇白門、馬湘蘭、柳如是、陳圓圓。因為南京舊稱金陵,故又稱“金陵八豔”。

    李香君(1624-1653年),別名李香,號“香扇墜”。原姓吳,江蘇蘇州人。她聰明絕頂,歌喉圓潤,絲竹琵琶、音律詩詞無一不通。又嫉惡如仇,有俠義之風,人稱秦淮八豔裡的奇女子、硬骨頭。相信真愛,不趨炎附勢。或許正因此,李香君被公推為“秦淮八豔”之首。1699年孔尚任《桃花扇》問世後,更使李香君聞名天下。

    顧橫波(1619-1664年),原名顧媚,又名眉,字眉生,別字後生,號橫波、智珠、善才君、梅生。應天府上元縣(今江蘇南京)人。工詩善畫,善音律,尤其擅長畫蘭花,筆墨飄逸秀逸。有《柳花閣集》傳世。

    顧橫波才貌雙絕,有“南曲第一”之稱;性格我行我素,不受世人眼光約束,廣受風流名士們的青睞,以致眉樓門庭若市,宴無虛日。

    董小宛(1624-1651年),名白,號青蓮,名隸南京教坊司樂籍,秦淮舊院第一流人物,“秦淮八豔”之一,人稱“針神曲聖”,名與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1639年結識復社名士冒闢疆,明亡後小宛隨冒家逃難,此後與冒闢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擅詩文書畫,代表作《彩蝶圖》。

    卞玉京(約1623-1665年),又名卞賽,字雲裝,後自號“玉京道人”,人們一般習慣稱呼玉京,應天府上元縣(今江蘇南京)人。秦淮八豔之一。卞玉京詩琴書畫,無所不能,尤其擅長小楷,通文史。她的中國畫技藝嫻熟,落筆如行雲流水,作品有《題扇送志衍入蜀》。

    後來,為了躲避熟人,卞玉京隱居在無錫惠山,十多年後病逝。終年42歲。

    寇白門(1624-1645年)名湄,字白門,“秦淮八豔”之一,人稱“女俠”。18歲時嫁入明朝保國公朱國弼。

    崇禎18年(1645年),清兵南下,南明小朝廷失敗,朱國弼投降了清軍,又被清軍軟禁。朱國弼打算把家裡連同寇白門在內的歌姬婢女一起賣掉贖自己的性命。寇白門儘管痛心朱國弼的薄情寡義,在和朱國弼決斷後,仍然為朱國弼籌措了兩萬兩黃金,為朱國弼贖了身。

    返回秦淮河後不久,一代俠義豔情的寇白門撒手人間。終年21歲。

    馬湘蘭(1548-1604),本名馬守貞,字玄兒,小字月嬌,在家排行老四,故又稱四娘。生於金陵(今南京)。她秉性靈秀,能詩善畫,尤擅畫蘭竹,故有“湘蘭”著稱。她與其他姐妹相比,或許相貌算不上出眾,“姿首如常人”,但“神情開滌,濯濯如春柳早鶯,吐辭流盼,巧伺人意”。

    馬湘蘭二十四歲那年,認識了一位落魄才子——長洲秀才王稚登。但由於陰差陽錯的誤會,兩人有情有義,卻又錯過了一生情緣。令人可惜。

    柳如是(1618-1664),別名河東君、楊愛。出生於浙江嘉興。自出生後就被輾轉販賣,因此,幼年不幸,身世不清。按照傳統的排名法,加之她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她應該是“秦淮八豔”之首。

    崇禎十四年(1641年),柳如是嫁給了東林領袖、文名頗著的大官僚錢謙益。

    錢謙益降清後去了北京,柳如是執意留在南京不去。錢謙益做了清朝的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由於受柳如是影響,半年後便稱病辭歸。

    錢謙益出獄後,柳如是鼓勵他與尚在抵抗的鄭成功、張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聯絡;並盡全力資助、慰勞抗清義軍。這些都表現出她強烈的愛國民族氣節。

    康熙三年(1664年)五月二十四日,錢謙益去世。鄉里族人聚眾欲奪其房產,柳如是為了保護錢謙益家產業,竟用縷帛結項自盡。惡棍們雖被嚇走,一代才女卻也這樣結束了一生,享年46歲。柳如是死後葬於虞山佛水山莊。

    陳圓圓(1623年4月3日-1695年5月16日),原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芳,幼從養母陳氏,故改姓陳,明末清初出生在江蘇武進(今常州)貨郎之家。母親早亡,在姨夫家長大。隨姨父改姓陳。居蘇州桃花塢,隸籍梨園,為吳中名優,“秦淮八豔”之一。

    陳圓圓先嫁江陰貢修齡兒子貢若甫,後被外戚田弘遇強搶進京,遇到並再嫁吳三桂。後李自成農民軍進北京後,陳圓圓被劉宗敏搶去。吳三桂進京以後,於亂軍中找到了她,後隨吳三桂去了廣西。

    後世有人評論,在秦淮八豔中,在當時復社、東林黨人眼裡,陳圓圓或許並不像李香君、柳如是、寇白門等姐妹那麼有名有氣節,但陳圓圓無疑是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一個,這是毫無疑問的。她以她的絕色美貌傾倒了吳三桂,傾倒了劉宗敏,傾倒了大順王朝,也傾倒了後來的千千萬萬個男人。即使當時李自成抵敵不住多爾袞大軍,但是假如吳三桂不降清軍,至少可以阻止清軍十幾年或幾十年入關。陳圓圓以她驚豔的個人魅力改變了中國的歷史程序。因此,後人即使不知道“秦淮八豔”都有些誰,但一定聽說過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即使揹負叛國罪名也要奪回一個女人,那就是指陳圓圓。這裡,用唐代高適一句詩或許最能反應陳圓圓在後人心目中的地位:“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運用籃球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