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豹眼看歷史
-
2 # 豹眼看歷史
我認為整個漢末三國時期張魯就是最聰明的人,他“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的選擇是明智的,事實也證明其結局是相當不錯的。
從劉璋的下場,就可以反襯出張魯的高明之處。
01
張魯(?—216年、245年或259年),字公祺(《後漢書》作公旗)。祖籍沛國豐縣(今江蘇豐縣)。東漢末年割據漢中一帶的軍閥,據傳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十世孫、天師道(五斗米道)教祖張陵之孫。張魯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師(稱系師),在殺張修後繼續在漢中一帶傳播五斗米道,並自稱“師君”。雄據漢中近三十年,後投降曹操,官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食邑萬戶。張魯去世後諡號為“原”,葬於鄴城東。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追封張魯為“正一系師太清昭化廣德真君”。有觀點認為張魯是《老子想爾注》的作者。張魯的結局
張魯是天師道教祖張陵(張道陵)之孫,在其父張衡死後,張魯繼為首領,繼續推行其道。
他利用關東諸侯混戰無暇顧及的時機,經營漢中一帶,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成為割據漢寧近三十年的軍閥。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親率大軍十萬西征漢中。
張魯審時度勢,做出了“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的選擇。
張魯投降曹操之後,曹操任命其為鎮南將軍,以客禮相待,封閬中侯,食邑一萬戶,五個兒子及閻圃等人皆封列侯。曹操讓自己的兒子曹宇娶了張魯的女兒為妻。曹操將張魯及家屬帶回鄴城居住。
張魯死後諡號原侯,葬於鄴城。
其子女都有不錯的結局:
張魯有几子各有說法,最多的是裴啟《語林》中所言十子 ,而《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所載的《大道家令戒》 則為七子,其中有五子被封侯。趙道一所撰《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中則有明載七子之名 。三國志中則只言張魯投降時已有五子 。
張富:字元微,長子,闢丞相掾給事,黃門侍郎,歷漢中太守,封昌亭侯。久之,得道,尸解而去。《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中作張滋。
張廣:字嗣宗 ,《太平御覽》引《魏志》所載為次子,《張氏全譜》作張旅歷。
張魯(葉雄三華人物譜)
張永:字齡宗,三子(一云為次子),或與張廣為同一人。歷奉車都尉議郎,封樓亭侯,得道尸解。《事林廣記》、《張氏全譜》中作張永曆。
張盛:字元宗,四子(一云為第三子),魏初至鄱陽入龍虎山傳揚道教,四方學道者日眾。道教歷代天師均在江西龍虎山傳教即自張盛始。《事林廣記》、《張氏全譜》中作張盛歷。
張溢:字立宗,五子(一雲第四子),仕歷牙門將軍,駙馬都尉,討寇將軍,漢中、南鄭太守,閬中侯。久之,得道尸解,《事林廣記》、《張氏全譜》作張溢歷。
張巨:字儒宗,六子(一雲第五子),仕歷侍御史、安南正參、義陽太守。久之,得道尸解,《事林廣記》、《張氏全譜》作張巨歷。
張夢得,字文宗,七子,歷諫議大夫、宗正,得道尸解。
其他三子,名不詳。
女張琪瑛:張魯之女,後來嫁給曹操之子曹宇。一說因眷戀馬超,未嫁入曹家,於漢中一帶繼續傳承父親的遺志,通稱為張魯女,現存有張魯女墓。
另有九女,未詳。
02
看一下劉璋的結局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派兵征討張魯,益州牧劉璋心中害怕,聽從張松之言,派法正率部隊迎接荊州劉備。
劉璋主簿黃權勸阻說“劉備天下梟雄,如果以部下對待他,就無法滿足他的心願;如果以賓客的身份對待他,一國不容二主,這不是擺脫危險的好辦法。”
劉璋從事王累把自己倒吊在益州城門上勸阻劉璋,劉璋都不採納他們的意見。
劉備到達涪城,劉璋親自慰問,並資助大量物資。
劉備的軍師龐統給出了上中下三條攻取益州的計策,劉備採用中策,進駐葭萌關。
張松的哥哥廣漢太守張肅害怕劉備進攻,於是告發張松引導劉備入川的真實意圖,劉璋與劉備翻臉,經過三年苦戰,214年劉備包圍了成都。
官吏百姓都想抵抗,劉璋說“我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沒有給百姓施加恩德,卻打了三年,死了許多人,我怎麼能夠安心”。
於是開門投降,部下沒有不哭泣的。
劉備把劉璋遷到荊州公安縣,將財物歸還他,再佩振威將軍印信。
219年,在關羽北伐襄樊之際,孫權派遣呂蒙,陸遜襲取荊州,劉璋因此歸於東吳,被孫權任命為益州牧,居住秭歸,約在221年去世。
03
明智的選擇
從張魯和劉璋的結局而言,就看出張魯是多麼高明。
一般把劉璋請劉備入川稱作引狼入室。
劉備是不是傳說中那麼仁德,或者說如此不仗義,是另一回事。
但就劉璋而言,可見其愚蠢,相比張魯,就差得太多了。
可見張魯絕不是一怒之下說出“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的,而是深思熟慮的。
既然自己做不了老闆,跟誰打工不是打工哦!
起碼要選擇一個靠譜的老闆才是哦!
張魯不僅自己能夠善終,而且乘機把五斗米教發展到中原和北方地區,並一直流傳下來。到了元朝武宗時,還追封張魯為“正一系師太清昭化廣德真君”。
如果劉璋,劉表之流,能夠像張魯一樣聰明,做出明智的選擇,漢末時期的走向又將會是如何呢?
回覆列表
我認為整個漢末三國時期張魯就是最聰明的人,他“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的選擇是明智的,事實也證明其結局是相當不錯的。
從劉璋的下場,就可以反襯出張魯的高明之處。
01
張魯(?—216年、245年或259年),字公祺(《後漢書》作公旗)。祖籍沛國豐縣(今江蘇豐縣)。東漢末年割據漢中一帶的軍閥,據傳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十世孫、天師道(五斗米道)教祖張陵之孫。張魯為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天師(稱系師),在殺張修後繼續在漢中一帶傳播五斗米道,並自稱“師君”。雄據漢中近三十年,後投降曹操,官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食邑萬戶。張魯去世後諡號為“原”,葬於鄴城東。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追封張魯為“正一系師太清昭化廣德真君”。有觀點認為張魯是《老子想爾注》的作者。張魯的結局
張魯是天師道教祖張陵(張道陵)之孫,在其父張衡死後,張魯繼為首領,繼續推行其道。
他利用關東諸侯混戰無暇顧及的時機,經營漢中一帶,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成為割據漢寧近三十年的軍閥。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親率大軍十萬西征漢中。
張魯審時度勢,做出了“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的選擇。
張魯投降曹操之後,曹操任命其為鎮南將軍,以客禮相待,封閬中侯,食邑一萬戶,五個兒子及閻圃等人皆封列侯。曹操讓自己的兒子曹宇娶了張魯的女兒為妻。曹操將張魯及家屬帶回鄴城居住。
張魯死後諡號原侯,葬於鄴城。
其子女都有不錯的結局:
張魯有几子各有說法,最多的是裴啟《語林》中所言十子 ,而《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所載的《大道家令戒》 則為七子,其中有五子被封侯。趙道一所撰《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中則有明載七子之名 。三國志中則只言張魯投降時已有五子 。
張富:字元微,長子,闢丞相掾給事,黃門侍郎,歷漢中太守,封昌亭侯。久之,得道,尸解而去。《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中作張滋。
張廣:字嗣宗 ,《太平御覽》引《魏志》所載為次子,《張氏全譜》作張旅歷。
張魯(葉雄三華人物譜)
張永:字齡宗,三子(一云為次子),或與張廣為同一人。歷奉車都尉議郎,封樓亭侯,得道尸解。《事林廣記》、《張氏全譜》中作張永曆。
張盛:字元宗,四子(一云為第三子),魏初至鄱陽入龍虎山傳揚道教,四方學道者日眾。道教歷代天師均在江西龍虎山傳教即自張盛始。《事林廣記》、《張氏全譜》中作張盛歷。
張溢:字立宗,五子(一雲第四子),仕歷牙門將軍,駙馬都尉,討寇將軍,漢中、南鄭太守,閬中侯。久之,得道尸解,《事林廣記》、《張氏全譜》作張溢歷。
張巨:字儒宗,六子(一雲第五子),仕歷侍御史、安南正參、義陽太守。久之,得道尸解,《事林廣記》、《張氏全譜》作張巨歷。
張夢得,字文宗,七子,歷諫議大夫、宗正,得道尸解。
其他三子,名不詳。
女張琪瑛:張魯之女,後來嫁給曹操之子曹宇。一說因眷戀馬超,未嫁入曹家,於漢中一帶繼續傳承父親的遺志,通稱為張魯女,現存有張魯女墓。
另有九女,未詳。
02
看一下劉璋的結局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派兵征討張魯,益州牧劉璋心中害怕,聽從張松之言,派法正率部隊迎接荊州劉備。
劉璋主簿黃權勸阻說“劉備天下梟雄,如果以部下對待他,就無法滿足他的心願;如果以賓客的身份對待他,一國不容二主,這不是擺脫危險的好辦法。”
劉璋從事王累把自己倒吊在益州城門上勸阻劉璋,劉璋都不採納他們的意見。
劉備到達涪城,劉璋親自慰問,並資助大量物資。
劉備的軍師龐統給出了上中下三條攻取益州的計策,劉備採用中策,進駐葭萌關。
張松的哥哥廣漢太守張肅害怕劉備進攻,於是告發張松引導劉備入川的真實意圖,劉璋與劉備翻臉,經過三年苦戰,214年劉備包圍了成都。
官吏百姓都想抵抗,劉璋說“我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沒有給百姓施加恩德,卻打了三年,死了許多人,我怎麼能夠安心”。
於是開門投降,部下沒有不哭泣的。
劉備把劉璋遷到荊州公安縣,將財物歸還他,再佩振威將軍印信。
219年,在關羽北伐襄樊之際,孫權派遣呂蒙,陸遜襲取荊州,劉璋因此歸於東吳,被孫權任命為益州牧,居住秭歸,約在221年去世。
03
明智的選擇
從張魯和劉璋的結局而言,就看出張魯是多麼高明。
一般把劉璋請劉備入川稱作引狼入室。
劉備是不是傳說中那麼仁德,或者說如此不仗義,是另一回事。
但就劉璋而言,可見其愚蠢,相比張魯,就差得太多了。
可見張魯絕不是一怒之下說出“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的,而是深思熟慮的。
既然自己做不了老闆,跟誰打工不是打工哦!
起碼要選擇一個靠譜的老闆才是哦!
張魯不僅自己能夠善終,而且乘機把五斗米教發展到中原和北方地區,並一直流傳下來。到了元朝武宗時,還追封張魯為“正一系師太清昭化廣德真君”。
如果劉璋,劉表之流,能夠像張魯一樣聰明,做出明智的選擇,漢末時期的走向又將會是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