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272861878303

    日本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人數在190到250人之間。

    1:日本的一個標準的步兵中隊包括:中隊長和執行官,軍士,衛生員,勤務兵,司號員,通訊員等,然後是三個步兵小隊,日本的步兵小隊人數在50到70之間。

    2:日本還有174人的機槍中隊(14人的中隊部和3個機槍小隊,1個彈藥小隊),每排4挺重機槍,總數12挺(有的中隊只有8 挺)。

    3:日本極少的部隊配備了122人的炮兵中隊(包括一個27人的彈藥小隊,兩個31人的炮小隊各裝備2門步兵炮)。

    4:日本還有110人的運輸中隊(包括大車和騾馬),保障物資運輸。

  • 2 # 華來士1969

    日軍的步兵大隊,在1000多人,日本鬼子侵略中國,其部隊均是滿員甚至超額的。一箇中隊相當於連竟然達到了200多人。他的一個大隊,應該是營編制,有時候經常相當於中國的一個團。日軍其戰鬥精神和戰鬥力都是相當強的。雖然邪惡,但是鬼子也是有信仰的。也是有強大的精神支柱的。所謂忠君報國,所謂武士道。致其戰場上拼死向前。你去到現在的日本自衛隊去打聽打聽。你信仰點啥,自衛隊的精神是什麼?這個這個,,唉,說這麼多幹嘛拿那工資吃吃飯啊。

  • 3 # 賽門之略

    二戰日本鬼子的一個大隊多少人?這要看具體情況了。1937年10月,支援淞滬戰場的日軍第六師團是日軍的17個常備師團之一,總兵力25375人,師團下轄的12個步兵大隊,每個步兵大隊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關槍中隊、一個大隊炮小隊,一個步兵大隊的總人數為1091人,這是抗戰初期日軍一個滿編常備師團狀態下鬼子大隊的標配人數,大隊長一般由中佐或者少佐擔任。

    南京淪陷之後,日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國民政府的軍事政治中心武漢,而原有的17個常備師團番號已經不夠用了,為了解決兵力不足,大本營在淞滬會戰間開始成立了第一批特設師團,也和常備師團一樣採取四單位制編制,但兵力相對比較少,兵源除了常備師團的預備人員外,大部分來都是來源於本土的散兵遊勇或者無業遊民等,這批鬼子實戰經驗欠缺,這也是特設師團戰鬥力弱的原因。

    為此,日軍從常備師團中或者獨立混成旅團中,抽調一些骨幹人員來搭建特設師團的班底。如武漢會戰間,在熊本第六師團的基礎上成立的第106特設師團,採取兩旅團四聯隊編制,兵力兩萬餘人,下轄12個步兵大隊,每個步兵大隊約1000人左右,與常備師團中的步兵大隊人數不相上下。在萬家嶺戰役間,第106特設師團中的一線骨幹損失殆盡,加上先後補充的骨幹,單步兵大隊長就有十幾個暴斃。

    武漢會戰可以說令日本大傷元氣,為了迫使國民政府屈服而傾國之力發起的會戰,雖然佔領了武漢但遠遠沒達到大本營的作戰預期,軍費的支出已經大大地超出了國家所能承受之力,進一步加重了當局者的苦惱和壓力,特別是後方不斷地遭到八路軍的襲擾令日軍頭疼不已。在武漢會戰之後,日軍不得不採取對華軍事和政治策略。

    這導致的結果是部隊的編制和戰鬥力也大幅下降,最好的證明就是日軍已經不能正常維持最基本的戰鬥單位師團採取的四單位制編制,鬼子的部隊編制開始出現小型化和多樣化,因此也誕生了不少甲、乙、丙、丁師團、混成旅團、支隊等獨立作戰的單位,所下轄的“大隊”人數也大小各異,如八路軍129師等部在關家堖圍攻的日軍山崎大隊,這個鬼子大隊只有500餘人。

  • 4 # 四川達州人

    抗戰初期,倭陸軍正規步兵大隊1090人。這樣的編制已比大多數國軍團多,當時國軍最精銳的少數甲種團只20連2700人,乙種團也就9連1000人,更多則是不滿編乙種團,普遍只有七八百人,如果算上吃空額的惡習,兵力還只會更少。加上炮兵等輔助火力與空中支援,倭軍一個大隊能打得國軍六七千人的師到處跑,所以不能把倭軍大隊當做營看待。

    武漢戰役後,倭軍人力資源下降,大量丙種丁種師團出現,大隊兵力相應下降到五六百,此時倭軍大隊看作是加強營比較合理。

  • 5 # 木子班副

    不同時期不同師團的人數是不一樣的。

    日軍的大隊根據兵種來分,有步兵大隊、炮兵大隊、工兵大隊、騎兵大隊等好幾種,以步兵大隊為例,在不同時期不同的部隊裡,編制是不同的。一般日軍的步兵大隊,編制人數從800到1500人不等,差不多相當於其他國家的營級單位。以1937年日軍甲種師團所轄的步兵大隊來分析,一個標準的野戰步兵大隊下轄4個步兵中隊、1個機槍中隊、1個運輸中隊和1個大隊炮小隊,總人數在1500人左右。這個規模比當時的中國軍隊團級規模要大,而且武器裝備也要精良。

    這是抗戰初期的情況,隨著日本戰線的拉長,兵力也越來越分散。於是甲級師團越來越少,隨之而來的是各種乙級師團,甚至丙級丁級的都有。電視劇《亮劍》中的老總們說的山崎大隊區區幾百號人,就敢深入。由此可以推斷,這個山崎大隊不可能是甲級師團下屬的,頂多算是乙級師團或者丙級師團下轄的一個步兵大隊。

    其實山崎大隊原型為“岡崎大隊”,這場戰役名為關家堖戰鬥。參與這場戰鬥的日軍岡崎大隊因為編制不全,其實只有500多人,這也證實了這是支乙級師團或者丙級師團下轄的步兵大隊。人數應該在500-1000人左右,不過因為缺編人數只有500多人,但是這個500多人的步兵大隊卻配備了三門攜帶200多發炮彈的山炮,這樣的火力絕對不好對付。

    所以說由於時期不同和所屬師團的區別,日軍一個大隊的人數在800-1500人左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柴可夫斯基與梅克夫人,他們的愛情史是咋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