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空133107028

    商品經濟,資本主義救不了中國,中國七十年偉大成績是建立在社會主義農業無私奉獻的基礎之上。國強工農業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基礎。

  • 2 # 豆點札記

    農業何時進入了買方市場?

    此題概念太籠統,讓人有點費神思的買方?賣方?

    我印象最深的:八十年代後期,我老家那時種“秦椒(即線辣椒)”出口東南亞,那幾年面積越種越大,也是農民種地收入最好的時光,各供銷社及好多人都瘋狂的收購辣椒做生意,一場“學運”之後,外貿農產受到出口制裁!秋收隨後:辣椒、芝麻、豆類等等農產品就突然變成了無人問津的境地,農民家和收購商的存貨從此積重難返,變成了垃圾!與前幾年欣欣向榮的景象傾刻就是天地之別,隨後“賣糧難”、“賣棉難”類似情況就出現了……

    不知我所回答的問題符合題主之意不?但我回答的事是自己家鄉實實在在所經歷過的,記憶猶新!

  • 3 # 掛在明堂射古今

    我覺得,中國古代的“常平倉”經濟思想對農業發展乃至經濟發展都是能有啟發意義的。

    在網上還看到對本書的介紹《大國崛起之謎:美國常平倉制度的中國淵源》,從書中的簡介看“本書旨在告訴讀者一個事實,戰勝20世紀的美國經濟大蕭條的最重要思想之一,來自中國古代的基本制度:常平倉;也就是說,美國大蕭條時期建立的常平倉制度淵源於中國。”

    從這些看,我覺得應當看到“常平倉”對今天農業所能起到的作用。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常平倉制度對市場的平衡作用是最大的。這也可以透過這些年的豬肉、牛奶等商品可以看出來,特別是對賣方進行具體的市場行為指導,以達到供需平衡,我覺得對經濟發展來說還是有特別意義的。

    可以說,自以為“常平倉”就是古人供需平衡的經濟思想。

    對個人來說,如果知道常平倉的經濟價值,就不會出現或者控制因為供需矛盾而產生的經濟損失。

    以“民以食為天”看,農業發展是人類發展的根本之一。雖說從“恩格爾係數”看,經濟發展帶來的富裕會讓食物的消費下降,但是決不能說,農業發展的戰略地位因此下降,因為食物還是滿足人類基本生存的關鍵。

    再從現在農業的發展看,粗放型的農業生產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需要了。精細化的大規模農業生產還有網路化帶來個性化的農業生產和營銷,以我看,對今天乃至未來的農業發展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農業生產從簡單的飽腹已經發展出了以滿足口欲為基本的各種需求了,特別是迴圈經濟對農業發展帶來的影響。

    從這些說,再從供給側改革的角度說,怎樣能在今天的社會發展下,在保證農業基本安全的基礎上,怎樣發展能滿足當前乃至未來市場的需要,我覺得是今天的農業發展所要注意的。

    我一直以為服務業會融合工業、農業帶動經濟的發展,從現在看,農業的服務化也是值得注意的問題。

    比如農業觀光、農產品的網上營銷、農產品的冷鏈物流發展等都是今天農業發展特別是服務化帶動農業發展所出現的問題,而這些又對農業的深入發展帶來好處。

    也可以說,這些都供給側給農業發展帶來的新活力。

    從這些說,豐富供給側給農業發展帶來的活力,對農業的發展乃至經濟的發展都是有好處的。

  • 4 # 富春惡水

    中國由於東南亞金融風暴,影響了內需外貿而提前進入了買方市場。一方面還是由於內外銷售的受限和萎縮反襯了供應的過量,另一方面如果無此風暴,中國會晚些進入買方市場。買方市場是早晚總歸要進入的,提早進入的好處在於:提前認識用買方市場的規律來指導經濟發展,更有益於突破賣方市場的老思想,只管集資源於生產。從這個角度講,提前進入,並非壞事,這與興起風暴的初衷是相背的。由於是提前進入了買方市場,除了部份產能供過於求外,還有部份產能是供不應求的,其中也包括了農業。當國家主體產業工業中主體產能處於低技術的供過於求的狀態下進入了買方市場之時,也將農業帶入了買方市場,所以農業進入買方市場的時間是在1997年7月底,與東南亞金融風暴開始的時間同步。

    當時國內供過於求的產能與供不應求的產能同時存在,而在金融風暴中影響經濟的是供過於求的產能。當時的農業是屬於供不應求的產能,在一般的概念中會認為,農產品在市場上的供求平衡,可以認定為農業產能的供求平衡。但其實這是一種不完全的認識。農業產能的供不應求,至少存在兩個標尺,一是農產品的供求狀態,二是產能提供的就業收益狀態。在中國人均土地水平低下的條件下,農業產能很難實現市場的供求平衡和就業的供求平衡。如果有更多的土地,農產品可以常年向國外銷售,並能增加農民的收入,而在有限土地之下,難以實施規模性的農產品出口。而需要思考的重點在於,如何在這一國情之下,將中國農業的產能搞上去,使農業產能正真具有買方市場的產能,或者說,使中國農業正真的進入買方市場,而非由工業產能的快速進步而帶入。

    那麼,如何在有限的人均土地資原的國情下來發展農業的產能呢?1、需要面向市場的正確決策,不管是宏觀的還是微觀的,不管是承包戶還是農業企業,都是如此。2、不斷提升農業技術。3、用知識、機械、設施、管理的更新提高來武裝農業,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4、不斷積累和增加農業資本。農業資本在三個產業中是最低的,需要在產能發展中積累,又需在積累中促進產能進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感動和驕傲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