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宇堂

    估計是可以的,這一點可以從對鳥類的“馴養”過程中略窺一二(對鳥類稱為“馴服”似乎不大妥當)。能否被馴服,取決於恐龍的大腦的發達程度以及大腦內部關於服從意識的認識。一般來說:

    群居的動物更容易被馴服,因為服從意識在動物群體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意識;

    智力高的動物能夠進行更復雜的馴服,而不是簡單地條件反射。馴服的神經生理學基礎

    一隻蚯蚓是否可以被馴服?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蚯蚓的神經系統太簡單了,它還無法形成服從的概念,或者說對其“馴服”的含義已經退化到非常原始的“條件反射”層面,也就是說蚯蚓的神經系統只是在簡單地“趨利避害”,而非以意識的形式來接受指令。更不用提上述提到的“認同”和“服從”等概念了。因此馴服的神經心理學的最根本基礎是要有一個足夠發達的神經系統。顯然有非常多的低階動物都在不可馴服的範圍內,諸如魚、青蛙等等。

    但恐龍,據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推測,其神經系統的複雜度應該與現代爬行類甚至鳥類相當(視品種不同)。通常植食性恐龍的大腦容量要比肉食性恐龍小。

    上圖:科學家們是這樣獲得解恐龍大腦尺寸的(注模)。

    如果以現代爬行類和鳥類來作為參考,例如鱷魚和鳥類。鱷魚勉強還算能夠馴服,但基本上屬於非常低階的情況,例如在泰國我們可以看到馴鱷魚的表演,馴養員敢把頭放進鱷魚的大嘴中,但僅此而已,更多的指令就不要奢望了,甚至偶爾還會出意外導致馴養員的頭被咬住。然而馴鳥就好看多了,鳥類不僅能夠對人類的語音指令進行反應,而且還能夠與人類建立一定的依戀的關係。

    因此,我們大概可以這麼來判斷恐龍的“可馴服性”——多數植食性恐龍是不大可能馴服的,因為它們的“頭腦太過簡單”,諸如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恐龍帕塔哥尼亞龍,就是典型的巨型身材,迷你大腦。據研究,多數食草類恐龍的大腦只有核桃大小,而肉食性恐龍的情況要好一些,諸如霸王龍,但其大腦的智慧特徵比現代爬行類略高或與現代鳥類相當。所以馴服霸王龍,從神經生理學上來說,還是有可能的。

    上圖:恐龍大腦尺寸與核桃的對比。

    馴服的神經心理學基礎

    "馴服"並非是單方面的作用,而應該是被馴服的動物與主人之間相互建立起來的一種心理關係——“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換句話說,並不是人類透過單方面對動物施加馴服手段就可以達成。馴服的主要目的是使動物儘可能“服從”指令,並且認同“主人”與自己身份中相同和不同的內涵,將“主人”視同某種意義上的“同類”(而不會離棄,甚至還產生依賴或依戀),而且因認可主人的權威而不會傷害“主人”。這中情況在馬戲團的場景中非常典型。

    概念區分:馴服並不完全是基於對食物的需求的,而馴養則大體與食物的獲取有關。一匹馬被馴服,並不是出於獲取食物的動機或條件反射,而是出於某種心理意識的轉變。

    但通常這樣的服從關係需要一些大腦原生功能的支援,也就是說被馴服的動物的大腦天生本能就有“服從”的種子。就像是犬類和狼的區別——犬類經過人類的選擇,那些服從人類的個體被一代代強化選擇下來,進而形成了犬類親近人類並且易於馴服的天生本能。這使得它們跟那些在野外與惡劣環境搏殺並接受大自然隨機選擇的狼具有了非常不同的大腦本能結構。因此,狼相對狗來說更難以馴服(並不是不能)。

    上圖:狼群的社會結構,最頂上的那頭狼被成為“Alpha雄性”。

    但是狼的社會性也是它們能夠走入人類社會成為家養動物的重要因素。這一點可能貓奴們的體會會更深刻,貓的獨立意識要比犬類更強,因此它們對人類的服從性要差很多(更多是出於需求,而不是服從)。

    因此,對於恐龍來說,可能具有社會性的恐龍更容易馴服。那恐龍有沒有社會性呢?

    據研究推測,某些品種的恐龍是社會生物。最近發現的證據表明,它們一起旅行,有些甚至可能一起遷徙。因為在北極圈內發現了恐龍化石,在白堊紀那裡的食物供應是季節性的,所以遷徙是一種生存需要。目前已經發現已經成群的鴨嘴龍巢穴遺址,巢中嚴重破碎的蛋殼和恐龍幼崽的骸骨,表明這些恐龍幼崽在孵化後留在巢穴中,並由父母餵養。恐龍的育幼行為,以及成群的巢穴,暗示了某種社會性群居的習性。(但不是所有品種的恐龍都是如此。)

    上圖:慈母龍育幼行為的藝術想象圖。

    由此,我們可以推測,那些具有社會性的恐龍可能非常像如今我們看到的企鵝,簡單地集中,沒有首領,而不像獅群或者狼群具有明顯的社會結構。而缺乏這種具有首領的社會結構的物種恐怕其內心意識中也並不存在“服從”的不能概念。因此對其“馴服”的過程也將更多是偏向條件反射式的,甚至我們都不應該採用“馴服”這個詞,稱之為類似於對鳥類的“馴養”可能更合適。

    恐龍的智力,依據其品種大致介於現代的爬行類到鳥類之間,因此對恐龍的所謂“馴服”可能就處在一個似是而非的邊緣。一方面低智力的恐龍,如植食性的恐龍,只能接受簡單的條件反射式的馴養,還達不到所謂“服從”的程度;另一方面智力略高的恐龍,如肉食性恐龍,大多是非群居的,因此它們又缺乏“服從”的本能傾向,何況即便有鳥類的智力,也談不上“馴服”,也只能稱之為“馴養”。

    最後引用達爾文的話來結尾:

    “人類的進化不會在上萬年間作為馴化動物,而在數百萬年間作為野生動物而完成。因為人類是,並且一直是,一種野生動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貨車不拉貨要營運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