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智者無疆風清揚

    劉備第一,諸葛亮第二。

    《三國演義》中,竭力想回復漢室的一定是劉備,但劉備實力有限,最終無力迴天,自己建立偏安一隅的蜀國也在歷史的長河中飛灰湮滅。

    東漢末年,董卓作亂,群雄逐鹿,劉備打著漢景帝中山靖王之後的名譽白手起家,想回復漢室。劉備在軍閥割據的混戰時期,在夾縫中求生存。

    劉備沒有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條件和勢力,也沒有孫權佔據江東的地理優勢,憑藉著自己“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的個人魅力,忍辱負重,面對挫折不屈不撓,就如打不死的小強一樣不斷的打拼,最終打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只可惜劉備實力有限,“夷陵之戰”大敗而回,使剛建立的蜀國一蹶不振,白帝城遺憾託孤。幫助劉禪的諸葛亮面對蜀國這個爛攤子也無力迴天,最終,蜀國被曹魏集團給滅了。

    其實諸葛亮也是《三國演義》中的悲劇人物。

    諸葛亮的“隆中對”第一次提出了“三國鼎立”的發展態勢,但劉備的蜀國底子薄,實力也是三國中最弱的一個。

    面對蜀國的先天不足,諸葛亮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窮兵黷武,六出祁山,連年的北伐,就是想報劉備的知遇之恩,這樣的結果是蜀國的國力進一步被削弱,諸葛亮是有心殺賊,但無力迴天。最後,諸葛亮命喪五丈原。

    陸游有詩讚揚諸葛亮“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 2 # 明月奴

    迴天無力,形容姜維想恢復蜀漢,我認為比較恰當。

    當時蜀漢已經滅亡,姜維離間鍾會與鄧艾,鄧艾被斬,姜維又妄圖透過策反鍾會,事敗被殺。

    諸葛亮死後,姜維繼承諸葛亮遺志,一心恢復漢室,但是奈何蜀漢國力衰微,人才匱乏,所謂“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同時蜀國內部也分好幾派,姜維並沒有掌握軍政大權,有一段時間還被外放。

    姜維北伐其實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諸葛亮死後蜀國更加衰落,魏延被殺,黃皓專權,蜀國軍政日漸荒廢,北伐是生死存亡的大計。姜維也知沒有諸葛之謀略,沒有那麼大的支援力度,雖然如此仍舊盡心盡力,也算是作臣子的典範。

  • 3 # 另類文史

    另類君答題^_^

    若論恢復漢室未果的第一責任人,非諸葛亮莫屬。

    我們細數諸葛亮在格局上的決策性失誤。

    首先,是大局觀考慮欠妥。赤壁之戰收尾的時候,諸葛亮派關羽在華容道攔截曹操,顯然是有意放曹操回許昌。可以想見,在關羽駐守華容道等候曹操之前,已有張飛和趙雲等人分兩批攔截曹操敗軍,也都有意放曹操一馬,讓曹操得以狼狽逃到華容道與關羽見面。

    然而關羽此時率領的一千多步卒,面對曹操手下三十來個殘兵敗將,卻一字排開,聽憑曹操等人安然離去,這無論如何都是以個屌詭的劇情場面。

    有人說這是諸葛亮有意設套讓關羽入局,將關羽陷入不忠不賢的境地,按《三國演義》中的說法,是諸葛亮夜觀天象,發覺曹操氣數未盡,所以有意讓關羽放他一馬,也讓關羽補償了昔年“降漢不降曹”時曹操的恩情。

    而事實上,此時諸葛亮考慮的是全域性。

    以當時蜀漢的薄弱實力,只有聯合孫權共同結盟,才有活下來的機會,而一旦曹魏消亡後,吳蜀聯盟則必將面臨分崩離析的宿命,後來關羽敗走麥城也充分說明了這個既定思維。

    所以此時,唯有讓曹操留存下來,才能強化吳蜀聯盟,讓蜀國得以苟延殘喘,繼續發展壯大。

    然而諸葛亮思路雖然清楚,但他忽略了蜀漢還有第二種可能,那就是將曹操取而代之。

    曹操的實力在當時是最強大的,如果能挾制曹操,進而將曹操的實力為己所用,這個彩蛋可是比老曹“挾天子以令諸侯”更加高大上的套路。

    可惜的是,諸葛亮並未如此操作,非常讓人遺憾。

    其次,諸葛亮在用人思路上短板頻頻。

    無可否認,諸葛亮是三國時期最牛逼閃閃的謀臣,他顏值爆表,智商爆表,無論是經天緯地還是運籌帷幄,都是萬里挑一的不世出的人才,他不只是在蜀漢地區被神化,在曹魏和孫吳都是響噹噹的大咖。

    但問題也就出在這裡,由於“算無遺策”,諸葛亮竟然按照自己為模板,以此來選拔和任用官員。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這種人物,三千年才能出一個,根本是無法量產的,但偏偏諸葛亮用人卻要求“德才兼備”。對比曹魏那邊的人才濟濟,蜀漢這邊除了五虎將外,幾乎沒有拿得出手的將領,人家曹魏那邊,長坂坡一戰,僅被趙雲幹掉的名將就有五十餘員,但事後人家根本元氣未傷,很快就原地滿血復活,而蜀漢這邊,關羽一死,劉備就嚇得面如土色,哇的噴出一大口鮮血,而張飛再一死,就長嘆一聲,感到大廈將傾。

    諸葛亮更是如此,趙雲去世的訊息傳來,他整個人都抑鬱了。

    蜀漢這邊後繼無人,而曹魏那邊永遠都是謀士如雲,猛將如雨,為嘛?因為曹操的用人方略是“唯才是舉”,只要你有本事,不忠不孝不要緊,偷搶拐騙劣跡斑斑也無所謂,只要能為我所用,其他都是小事。

    而諸葛亮以“德才兼備”來選拔人才,無異於自縛手腳,無法進步。

    最後,諸葛亮對朝局的掌控不力。以諸葛亮的智商,居然被一個太監黃皓搞得手足無措,功敗垂成。

    說他迴天無力是好聽的,然而以上幾個主因卻是諸葛亮有心無力的具體表現。

    魯迅先生曾說諸葛亮“近妖”,或許他智商上的強大讓他被後人賦予了無限榮耀,然而是個人都有短板,諸葛亮的短板,或許就是迴天無力吧。

    言盡於此,告辭!

  • 4 # 胡黃小光

    別說三國,就是整個世界歷史,其實,誰都無力迴天!除了上帝,可是,人家上帝又不是人!下面,不才把前幾年填的有關孔明的詞,貼出來,以便貽笑大方一下!

    《青玉案·悼孔明》(正體)

    英雄自古望知遇,等生死,聽分付。亂世才情防擺佈。託孤阿斗,似乎超度,通往天堂路。

    代和不代無非誤,代是非忠不而忤。歲歲祠旁花萬樹。清明時節,幾枝君墓?直笑茅廬顧!

    《青玉案·悼孔明》翻譯

    自古英雄豪傑誰都希望適銷對路,哪怕充當工具,照樣趨之若鶩;為報主人知遇之恩蹈火赴湯視死如歸,生命似乎只是文章的過渡。然而亂世才華其實猶如賭注,賭著賭著,一不小心你就可能鑽進別人的胯(應有尿臊味)。白帝城中先主託孤就是最終使出渾身解數,如同暗器一般伺候孔明直達天堂,青雲直上凌波微步!

    代和不代都成舉世無雙的悖論(二律背反),代是不忠不代則成違忤。公嗣先生沒有帝王之器還須諸葛孔明披露?這麼一說人稱足智多謀的諸葛軍師也被死人玄德牢牢套住。(請看後邊備註)劉公不愧獸中狡兔!歲歲年年年年歲歲祠邊花朵成千上萬樹,還有清明時節焚香也是成千上萬炷,它們能有幾枝插上先生的墳墓?武侯祠默立風中,想起著名的“三顧茅廬”典故有些想吐。“三顧茅廬”的“顧”並非“光顧”,實為冠冕堂皇的“追捕”!直笑爾曹不懂茅廬顧。

    附註 《三國演義》有云“死諸葛嚇走活仲達”,吾有“死劉備算計生諸葛”之言。請試析之。《三國志》白帝城託孤遺詔原文:“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才與不才,知子莫如父,何來多此一舉?事實劉禪懦弱無能孔明豈可代之?代之豈不招來千古罵名?故而只好硬撐,死要麵皮活受罪。劉備留言實屬前言不搭後語,後句多餘,屬於客套。然而非但不能不說,反而扼死孔明後半生。實為奸主之雄,遠勝曹操!

    另外,還有一條可以戳穿劉備之奸。劉備不爭氣的兒子小名“阿斗”,意為“斗筲之人”,不成器的意思。大名劉禪,“禪”存兩義,其中一種包含“禪讓”的意思。劉備先生禪讓給誰了嗎?欺名盜世之人莫過此公!可笑可笑!滑稽滑稽!不惟欺騙世人欺騙孔明,乃至竟然欺騙千秋歷史!以上乃吾創見,望勿襲之!謝謝參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最尬解說”誕生,全程背詩,管澤元插不上嘴,餘霜一言不合開懟,你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