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鑑
-
2 # 初心如舊
馬超在劉備身邊,沒啥功勞,為啥卻能被封五虎上將?
建安二十四年(219)劉備在苦戰奪取漢中之後,諸葛亮、法正、李嚴等一幫人,攛掇劉備升級,實際上,定益州、平漢中,一番殘酷血戰,也確實需要把那些將士,加官進爵,撫慰嘉獎,激勵一下。但劉備前面的左將軍,豫州牧、益州牧官階太低,給軍士們封高一點的職位,就會鬧笑話,於是,文人們起草一份給漢獻帝的報告,由馬超領銜,許靖、謝援、關羽、張飛、賴恭、諸葛亮、李嚴等十一人署名,另有109人,共一百二十人上表,說明劉備晉升漢中王的功勞、理由,舉行儀式,祭拜天地,完成複雜的稱王程式。
看看,建安二十四年(219)時,馬超投靠劉備不過幾年,在上表中,平時遠遠排在前面的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全被摔在後面,許靖、謝援、賴恭等人,在演義中,生闢得認不出是誰,可在正式場合,在公文中,人家可都是大嘎,這和馬超的道理是一樣的。馬超之所以排在首位,是因為馬超投劉備前,已經是徵西將軍,涼州牧,都涼州軍事,和劉璋平級,比劉備都高啊!所以,馬超在成都城外一露面,劉璋本來還據城頑抗,一見馬超,屁都沒放,趕緊乖乖投降了。要知道,如果劉備拼命攻成都,不知道得死多少人,費多大力氣?
關鍵是,三國時,人口大減,死一口人,就少一份國力,而劉備最看重的,就是以人為本。劉備從荊州來益州,是以仁義、慈悲面貌示人的,如果大肆殺戮,還怎麼取信益州人民啊?在益州,劉備諸葛亮能不能站穩,就成不確定的兩種可能。要說馬超沒功勞,這就是最大的功勞。劉備平定益州,上表稱益州牧時,就封馬超為平西將軍,如今升級成漢中王,幾乎所以文武都升官,怎麼能漏掉馬超啊?
而馬超是武將,武將軍職這時最牛的,就是五虎上將,以馬超的武力、影響力、資歷、功勞,排在第四,最恰當不過。實際五虎將是《三國演義》中說法,按照《三國志.馬超傳》:【 超將兵徑到城下,城中震怖,璋即稽首,以超為平西將軍,督臨沮,因為前都亭侯。先主為漢中王,拜超為左將軍,假節。章武元年,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犛鄉侯。】
在馬超帶兵趕到成都城下,劉璋慫逼投降後,劉備以馬超為平西將軍,稱漢中王后,拜馬超為左將軍,就是劉備自己曾經擔任的職務,到章武元年(221)劉備升級成皇帝之後,又加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犛鄉侯。這個職位,比起張飛的車騎將軍,還是要高一點的。這就是 : “鐵棒磨成針,功到自然成”。軍功是以熱血、甚至性命換取的,不能靠投機取巧、馬虎矇混過關。這一點,無論誰當領導,都是一樣的。
回覆列表
題主的這個說法不太準確。
五虎上將是《三國演義》的說法,在第73回《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拔襄陽郡》中說,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劉備為漢中王后,封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諸葛亮為軍師,總理軍國重事。封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為五虎大將。在正史上,蜀漢政權是沒有五虎大將這個說法的,這是羅貫中的編造。
根據《三國志》記載,劉備在和曹操爭奪漢中勝利後,稱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漢壽亭侯,董督荊州事;張飛為右將軍,假節,新亭侯;馬超為左將軍,假節,都亭侯;黃忠為後將軍,關內侯;魏延: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根本沒有趙雲什麼事。所以五虎大將純屬子虛烏有。
再說馬超也不是毫無貢獻,相反在劉備佔領益州的過程中,他的功勞是非常大的。214年,馬超因為和曹操的征戰失敗投靠漢中張魯。劉備進川時,走投無路的馬超決定投降劉備。劉備聽說馬超要來投,高興的說道:“益州可以拿下了!”於是派人去迎接,馬超率兵合圍成都,屯兵於城北,城中所有人都因為他威名而驚恐,不到十天的時間,劉璋隨即開城投降。劉備平定西川,馬超功不可沒。劉備升他為平西將軍。
劉備為漢中王時,馬超為左將軍,假節,221年,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犁鄉侯。其實馬超雖然在蜀漢政權官位比較高,在歸屬劉備的這幾年裡,他並沒有出色的戰功。劉備對其始終不放心,時刻提放著他。
馬超在劉備這裡活的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為什麼這麼說呢?從馬超告發彭羕就能看出這種小心謹慎的生活。220年,彭羕因為不滿意劉備貶黜自己,鼓動馬超造反。馬超向彭羕建議,兩個人合作:“您是外放官,我是內應,天下不會平定不了。”此時的馬超寄人籬下,雄心壯志早已消失,常心懷危懼之感,聽到彭羕說出這種話大吃一驚。彭羕走後,馬超馬上如實上報,於是彭羕被逮捕囚禁,之後劉備聽取諸葛亮意見處死彭羕。
由此可見馬超的地位很尷尬,雖然馬超文武兼備,智勇雙全,在羌胡等少數民族裡威望高,得民心,對劉備有大用,但是馬超曾是一方諸侯,厲害非常,連曹操都感嘆"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劉備可不想步韓遂、張魯的後塵。如果不用呢,與自己禮賢下士的名聲有損,只好用高官厚祿把馬超養了起來。馬超在蜀國的幾年,龍困淺灘,鬱郁不得志,222年,47歲的馬超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