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鏡清

    公元601年,隋文帝設計使強大的突厥分裂,然後又出兵幫助弱勢一方的啟民可汗統一東突厥,還把宗室女子嫁給啟民可汗,自此突厥臣服於隋朝。啟民可汗治理突厥期間和隋朝關係很好,邊境安寧無戰事。609年啟民可汗去世後,他的兒子始畢可汗繼續堅持與隋朝友好相處。

    裴矩允文允武,曾率兵平定嶺南,也曾遊說鐵勒攻破吐谷渾,可這樣一個能臣,卻被隋煬帝逼成了一個佞臣,因為他不想死啊

    由於長期和平共處,突厥的實力漸漸恢復。614年,隋煬帝突然表示,不能讓突厥繼續這樣強大下去了。但兩國交好,用戰爭手段師出無名,那麼就只能使陰招了。大臣裴矩為了迎合隋煬帝的心思,主張使用隋文帝時候獲得奇效的離間計:把宗室女作為公主嫁給始畢可汗的弟弟——叱吉設,並封他為南面可汗,以離間始畢可汗兄弟之間的關係,最好是再度分裂。

    其實這是不顧實際情況的生搬硬套。當年隋文帝能夠離間成功,主要還是突厥人自己的問題。啟民可汗(當時叫突利可汗,是都藍可汗的堂弟)因為仰慕漢文化,主動向隋遣使求婚。隋文帝為了離間突厥,厚賜啟民可汗。

    啟民可汗的父親正是上一任可汗,也就是說,他也是名正言順的繼承者,對此耿耿於懷的都藍可汗果然中計,於是與隋絕交,並聯盟西突厥進攻啟民可汗。但是這時候的東突厥並沒有這樣的契機,叱吉設當場嚇蒙了,他不敢接受。這件事讓始畢可汗知道,對隋煬帝君臣恨之入骨,開始對隋朝不滿了。

    隋煬帝殘暴不仁,拒諫飾非,是最難伺候的那種領導,在他手下,要麼做忠臣而死,要麼做佞臣而貴,要麼就只能當沉默的大多數了

    裴矩害怕隋煬帝追究責任,便對隋煬帝說:““突厥本淳,易可離間,但由其內多有群胡,盡皆桀黠,教導之耳。臣聞史蜀胡悉尤多奸計,幸於始畢,請誘殺之。”意思就是說,突厥人很老實容易騙,但西域胡人很狡猾,特別是史蜀胡悉,一定是他破壞了這次離間計,所以要除掉他。

    隋煬帝相信了裴矩的胡說八道,裴矩遂以重利引誘:“天子大出珍物,今在馬邑,欲共蕃內多作交關。若前來者,即得好物。”史蜀胡悉信以為真(哪裡看得出來狡猾),也不告訴始畢可汗,“率其部落,盡驅六畜,星馳爭進,冀先互市”。結果被裴矩伏兵殺死,完了還忽悠始畢可汗:“史蜀胡悉忽領部落走來至此,雲背可汗,請我容納。突厥既是我臣,彼有背叛,我當共殺。今已斬之,故令往報。”意思就是史蜀胡悉是來投降隋朝的,但是我們兩國關係好,所以幫你把他殺了。

    被背信棄義激怒的突厥人從此成為中原王朝最可怕的敵人,直到唐將李靖將其打敗

    事實證明,始畢可汗並不像裴矩說的那樣是個好騙的白痴。第二年乘隋煬帝只率少量軍隊巡狩山西北部的雁門郡時,突然出動突厥大軍,將隋煬帝團團包圍。“城中兵民十五萬口,食僅可支二旬,雁門四十一城,突厥克其三十九,唯雁門、崞不下。突厥急攻雁門,矢及御前;上大懼,抱趙王杲而泣,目盡腫。”糧食只夠吃二十天,整個雁門郡41座城池被突厥攻破了39個,隋煬帝哭得眼睛都腫了。

    義成公主忠於隋朝,卻救了一個不該救的人

    關鍵時刻,是一個女人救了隋煬帝(否則他就和明英宗一樣了)。“帝遣間使求救於義成公主,公主遣使告始畢雲:“北邊有急。”東都及諸郡援兵亦至忻口;九月,甲辰,始畢解圍去。”義成公主就是那位嫁給啟民可汗的宗室女,啟民可汗去世後,按照突厥習俗,她又嫁給了繼子始畢可汗。

    雖然隋煬帝落到如此境地,都是因為裴矩的餿主意,但是隋煬帝始終很信任裴矩,因為裴矩知道隋煬帝不喜歡別人反對他的意見,從來都是投其所好。隋煬帝曾稱讚裴矩:“大識朕意,凡所陳奏,皆朕之成算,未發之傾,則矩以聞;若非奉國用心,孰能若是!”裴矩洞悉隋煬帝心理,為迎合他的好大喜功,出了不少“餿主意”,既為自己換來佞臣名聲,也在客觀上危害隋朝國運。

    例如,為了煬帝“四夷賓服、萬邦來朝”的夢想,裴矩建議在東都洛陽舉行元宵慶典,向戎狄展示國家繁榮富強。全國數萬名藝人召集到洛陽匯演,絲竹喧囂,燈火輝煌,鬧騰一個月,免費向外華人提供食宿,外華人享用美酒佳餚,不用付錢就拍屁股走路。

    為了迎合隋煬帝好大喜功的心態,他不顧國內民變頻起的局勢,支援發動對高麗戰爭,三次出兵過百萬,終究無功而返,嚴重消耗國力,動搖國本。這也是隋朝由盛轉衰的開端。

    大業末年,裴矩隨煬帝出巡江都,當時義軍四起,衛兵士氣低落,逃跑不斷;於是他向煬帝出點子,把江都女子徵集起來,分配給衛士們“恣欲”,以穩定軍心鼓舞士氣;煬帝大喜,立即下令照辦,包括尼姑、道姑在內的眾多女子都被強迫嫁給衛兵。

    但是降唐後,裴矩完全變成了另一個人。唐太宗憎惡大多數官吏受賄,想出了一出“釣魚執法之計”,秘密派近臣向官吏行賄,以驗其貞。有一個刑部司門令史接受一匹絹的賄賂,唐太宗要殺他,裴矩提出:“受賄當死。然而行賄呢?恐怕不符合以德教化、以禮規範行為的準則吧!”後來,裴矩敢於直諫的例子越來越多,好幾次都搞得唐太宗李世民下不了臺。但越是這樣,李世民就越是經常在眾臣面前誇讚他。

    同樣一個人,在隋煬帝手下是一個十足的佞臣,而到了唐太宗手下,又搖身一變成了賢臣,這不是裴矩性格有變。封建社會是君主一言堂的社會,裴矩使壞,原因在於隋煬帝荒淫奢侈;裴矩變好,源於李世民從諫如流,“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而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法國留學需要哪些申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