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瀘州小本
-
2 # 壞壞宅男321
在波羅的海三國獨立和蘇聯解體後,雖然波羅的海三國拒不參加獨聯體,雖然俄與它們
之間過去那種地緣政治上的控制與被控制關係已發生轉折性的重大變化,但鑑於歷史上從沙
俄彼得大帝於1721年奪取波羅的海出海口以來長期沿襲下來的千絲萬縷的聯絡以及俄從維護
本國傳統的根本利益出發,俄仍把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看作俄“有特殊利益”的地區。
1.認為波羅的海沿岸三國雖已獨立,但仍是對俄有“切身利益”和“至關重要”的地區。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於1994年1月5日立陶宛正式申請加入北約時明確指出:波羅的海地區 “關係俄羅斯民族的切身利益”。①俄外長科濟列夫1994年1月18日也強調說;波羅的海沿岸 地區“從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俄羅斯的利益範圍”,是“對俄羅斯至關重要”的地區,俄不 能容忍在這一地區出現“對俄羅斯利益構成重大威脅”的現象。②這就清楚地表明,俄在戰略上仍將波羅的海三國視為與其切身利益有關的傳統勢力範圍。
2.認為波羅的海三國雖然獨立,但經濟上“資源缺乏”,在能源、原料供應和外貿方面,
主要依賴於俄(如獨立時愛沙尼亞與俄貿易額佔其外貿總額的95%,波羅的梅三國靠俄供應
的能源和原料生產的工業產值佔其工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並在相當一個時期內難以從棍
本上擺脫這種局面。這是對俄確立與波羅的海三國新關係時可加以利用的一個有利條件。
3.認為波羅的海三國獨立後軍事上基本無軍力可言,政治上和防務上均十分弱小,它們
雖想透過加入歐共體和北約來尋求西方的幫助,但在短時期內難以實現,而且俄在此地區政
治和軍事等方面歷來存在的強大影響,也決非在短時期內所能輕易消除,更何況在這一地區
尚有177萬之多的俄羅斯族人(約佔波羅的海三國總人口的22.1%)。因此,波羅的海三國當
局都不願冒然搞壞對俄關係。俄可對此加以利用,施加各種影響。
4.認為波羅的海三國雖把俄看作是對其獨立和安全的主要威脅,但它們主要是執行“依
靠西方時付俄羅斯”的政策,所以它們對俄態度的軟硬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際形勢,特別
是俄美關係、俄與西方關係的變化。因此,總起來看,俄認為波羅的海三國在對俄關係上有
極大的軟弱性和搖擺性。
正是基於以上這種對波羅的海三國的基本分析和看法,俄羅斯針對波羅的海三國的特
點,制定了一套對波羅的海國家的基本政策和目標。這就是:抓住波羅的海三國能源,原料
和外貿上對俄的依賴等弱點,主要利用經濟手段,兼以軍事上保持適當的壓力,政治上以
“睦鄰友好”、“保護三國境內俄族人的權益”和“維護俄羅斯切身利益”為旗號,對波羅的
海三國軟硬兼施,恩威並濟,並對它們進行區別對待和分化,力圖達到保持對該地區的強大
影響和某種程度上的控制,以確保自己切身利益不受嚴重損害的目標。
獨立後波羅的海三國奉行向西方一邊倒的外交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政治上尋求西方
維護其獨立,經濟上謀求援助求取繁榮,軍事上希望依靠西方確保其安全。為此,獨立以來
三國大力開展西方外交,與美歐國家頻頻往來。迄今不但同美,德、北歐等西方國家簽訂了
各種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合作條約,而且還參加了歐安會、歐洲委員會,歐洲復興和開發
銀行、波羅的海10國理事會等多種歐洲政治和經濟組織,並在軍事上於1994年2月參加了北
約“和平夥伴關係計劃”,在經濟上於1995年6月12日同歐盟簽署了“歐洲協議”,率先成為
立至今在外交上已取得了不少重大的成就。
回覆列表
小國悲哀,當俄羅斯鄰居的小國更悲催!
波羅的海三國並不是俄羅斯固有的領土,是俄羅斯在18世紀從瑞典和波蘭手中掠奪的,是沙俄對外擴張的結果!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個民族長期生活在波羅的海的這片地區,並保持著自己的民族傳統,不甘忍受沙俄的殖民統治,一直謀求獨立。
一戰後期,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在德國幫助下透過武裝鬥爭獲得短暫的獨立。
1940年,蘇聯為了建立和德國的緩衝區,吞併了波羅的海三國,並大肆遷徒三國居民去西伯利亞的"死亡營"。蘇德戰爭中,三華人民視德國為解放者,參與對蘇作戰,戰後遭到殘酷的清算,大量平民死在蘇聯的勞改營和監獄裡。
八十年代末,波羅的海三國、美國、歐美議會一致認為蘇聯對三國的入侵和佔領是非法的(當時蘇聯還在呢,牛吧)。蘇聯解體後,三國獨立,拒不參加獨聯體,俄羅斯撤軍。
2002年,波羅的海三國如願加入北約,徹底擺脫了俄羅斯,成為北約東擴和圍堵俄羅斯的急先鋒!如今,波羅的海三國與烏克蘭、喬治亞成為俄羅斯的戰略制肘,是堅定的反俄鬥士(歷史真會開玩笑)!
俄羅斯一貫噬土成性,作為俄羅斯的鄰居,波羅的海三國肯定反感過去那種地緣政治上的控制與被控制關係,對俄羅斯懷有很強的戒心,畢竟三國與俄羅斯有揮之不去的歷史之痛。
但是,波羅的海三國作為俄羅斯的鄰居是不爭的事實,很難徹底擺脫這頭北極熊的陰影!
仇恨與恐懼伴隨,很難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