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0無為0
-
2 # 成253838728
禪宗的“頓悟”,其實如同我們閱讀《道德經》。那麼,什麼是老子所述的“道”,估計閱讀過一兩遍《道德經》的人,很難講明白老子所述的“道”。假使不明白,還一直在琢磨。可能一天你忽然開竅了。瞬間明白什麼是“道”。這也許就是“頓悟”了。“漸修”也如同閱讀《道德經》,一遍看不懂,再看一遍。
-
3 # 現實的完美
兩者為一體,頓悟就好比要蓋一座樓的設計圖紙,漸修自然是一磚一瓦去蓋了,頓悟是深信因果,信一實道,然後在生活中去迫照鏡子去磨練自己的起心動念!
-
4 # 人間原理
一、有為與無為的區別,金剛經上說,所有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區別。
惠能天生慧根,又不識字,只聞一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有所悟。這就是頓悟,頓悟所得都是無為之境。
二、有與無的區別。從惠能與神秀所作的偈子就可看出,神秀的漸修還是執著於有形之物,而惠能的頓悟一下子將有形之物去了,達到無的層次。
立文字,說出來,就落了有形,就是漸修。
三、豁然開朗與鐵杵磨成針的區別。
總之,作為禪宗宗旨的頓悟,就是當頭棒喝,不立文字,直指本心。
-
5 # 甚是菩提
“頓悟”與“漸修”並無差別,是一非二,只是覺悟本覺而己,理則“頓悟”,事須“漸修”。漸修可至頓悟,頓悟後還要漸修,悟後起修是以理融事進入實證,漸修悟入以事明理愈修愈明,殊途同歸還是一理,強分差別是無明,無明覺性本是一體,只在迷悟不同。
-
6 # 知惑不惑
殊路同歸,過程完全不同。
我突然明白,一段木頭之所以浮在水面(的表象),背後是木頭輕(密度比水小),水對它有承載力。叫頓悟。
我早就知道水浮木塊,是浮力承載。並用這原理,漸漸體會密度大小物之間的承載過程,直到理解整個‘浮起’過程,叫漸修。
一個先領悟了‘造汽車’的原理,再造汽車。一個在造汽車的過程中,漸漸體會汽車原理。
-
7 # 慧識天下
“頓悟”,是到達彼岸,已得成正果。
“漸修”是正在前往彼岸的路上的行者。
二者之不同,一目瞭然
-
8 # 鄧鄧1
修而悟再修再悟不停修不停悟,待因緣時節到來,大徹大悟。
悟中修悟亦修。
修中悟修亦悟,
悟修一體兩面,最後合圓,大徹大悟。
-
9 # 會做醬醬的李老師阿文
頓悟人人都有。不需要過程,剎那間電光火石,當下心底澄明。然,一般人並不懂這是什麼。所以,很快就丟掉了。
漸修,是有目的,有方向,有針對性的修行。什麼時候達到了,就穩固了。
-
10 # 妙無妙有
漸修是悟後起修(實證)過程中攢取功德的過程,亦即是將頓悟的理進行實踐證明的過程。注意是"功德",不是什麼都可以輕易叫做功德的。
頓悟是突然間得到了從來未曾有過的大智慧,注意是"智慧",不是什麼都可以輕易稱作為智慧的。
綜上所述其本質差別是理與事的差別!
回覆列表
有亦沒有,有是頓悟當下切入本體自性真心。無是頓悟與漸修都是同一個體性。有亦是理上頓悟,事需漸除。無是漸修需漸除事相,得體上一朝悟入其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