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史也是史

    這三人的糾葛交集主要是來自於“脫靴研墨”典故。說的是唐玄宗召李白進宮作詩,李白醉酒後作詩讚美楊貴妃,趁酒興對太監高力士和國舅楊國忠羞辱了一番,讓高力士幫他脫鞋子,而讓楊國忠幫他研墨。高力士於是指責李白做的詩把楊貴妃比作趙飛燕,實在不敬。因此,楊貴妃特別怨恨李白,終其一生不得重用,與官場無緣。

    三人的介紹

    高力士,原名馮元一,其祖父為唐高祖時期的吳國公馮盎,他幼年入宮,被宦官高延福收養,改名高力士。高力士深得唐玄宗信任,對唐玄宗忠心耿耿,至死不渝。

    李白少年時即才華橫溢、博學多才,擅長作詩。年輕時也有“安社稷”的政治抱負,但後來因仕途不順退出官場,成為一位千古聞名的詩人。

    楊貴妃與高力士的關係非常密切。唐玄宗透過高力士的舉薦而得到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玉環,唐玄宗封楊玉環為貴妃,楊玉環對高力士心存感激。

    天寶五年、九年,楊玉環因兩次冒犯唐玄宗被遣出宮,都是在高力士的周旋之下,才被接回宮。因此,高力士後來就是透過楊貴妃挑撥李白與唐玄宗的關係,以洩私憤。

    三人的糾葛

    天寶元年,唐玄宗在賀知章的稱讚下對李白十分仰慕,便召李白進宮作詩,但李白此時卻喝的酩酊大醉,只好把李白抬進宮。李白乘著酒興,片刻便寫下了三首《清平調》: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這三首主要是稱讚楊貴妃的美麗。李白做完詩後,唐玄宗甚是高興,叫來樂師李龜年演奏,歌舞昇平,而高力士和楊國忠更加賣力的討好玄宗。李白生平嫉惡如仇,看見這種阿諛奉承,就藉著酒勁把腳伸高,對著高力士說:來,給我脫靴!高力士是唐玄宗的寵臣,權傾朝野,那是何等的神氣,從未受過這種羞辱,可玄宗正在興頭,高力士只得幫李白把兩隻長靴脫下來,從此便記恨在心。李白順帶又將國舅楊國忠一番使喚,叫其磨墨。

    高力士抓住李白的詩大做文章,說李白將楊玉環比作與人通姦的趙飛燕,是對楊玉環的大不敬,楊玉環從此便對李白記恨於心。唐玄宗每次想授官李白,都被楊貴妃阻止,因而李白始終不得重用。當然了,這也有傳說的成份,但在長安三年,李白受到高力士等人的壓制,無以施展抱負卻是真的。

  • 2 # 山清水秀67918610308

    若說李白與高力士揚貴妃三人的糾葛,得先從李白與高力士的糾葛。起因還得從賀之章說起,李白遊琓至京師,結識吳鈞賀之章,二人勸李白參加科考,監考官正是高力士和揚國忠。賀之章對二人推薦李白之才,意思是引起二人重視,不料二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為之章受李白好處,反記恨於心。當見到李白試卷,揚國忠一筆抹至倒1,反說道,這樣舉子只好與我磨墨。高力道,磨墨也不適用,只好與我脫靴。喝令左右將李白扶出。李白出的場來,怨氣沖天,立誓若將來得志必叫揚國忠磨墨高力士脫靴。賀之章更是懊悔不已。正巧外邦番使送一國書,朝中無人能識。賀之章推薦李白,李白應詔答番書,讓揚國忠磨墨高力士脫靴,因此深恨李白。而後李白為揚貴妃寫了三首清平調,實則讚美揚貴妃,揚貴妃也非常得意。無奈高力士深恨李白,曲解詩中之意惹惱貴妃,至使李白不得重用。

  • 3 # 春雨201749550

    謝悟空邀答。“唐玄宗的寵臣高力士、他與李白、楊貴妃有著怎樣的糾葛?”人們常說,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這還得從李白的為人說起。李白在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應詔赴京、任翰林供奉。一日玄宗和楊妃在御花園賞花,命李白寫出新的樂章(歌詞)拍馬屁討好主子的李白,隨後寫出了三首清平調詞。把楊貴妃和牡丹花互動在一起,把人面花光渾融揉片,同時蒙照玄宗的恩澤,先從空間來寫,把讀者引入蟾宮閬苑;再從時間來寫,引古論今,欲揚先抑,從楚襄王的陽臺,到漢成帝的宮廷,炫耀楊貴妃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絕色天嬌!詩筆揮灑自如,相得益彰,上下鉤帶,遙相呼應。誇躍楊貴妃比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還美,還俊!(相傳趙飛燕,體態輕盈,能站在宮人用手托起的水晶玉盤中歌舞,而楊玉環體態豐腴,故有環肥燕瘦之說)由於高力士是玄宗忠心耿耿的總管太監,深得玄宗喜愛。楊玉環就是他向玄宗引見的美人,因此楊十分的感激高力士,而且在楊玉環多次違背上意,兩次被趕出宮,都是由高力士講情,又重新把楊玉環接入後宮。故而楊玉環對高力士恩同再造,情同骨肉。但李白、眼中的高力士,權高利重,氣焰熏天;楊國忠權傾天下,氣焰囂張!“狂吟老監”、嗜酒如命之李白,不甘示弱,逆水行舟,目中無人,竟然公然戲耍起二位權臣,讓楊國忠磨墨,讓高力士脫靴!從此埋下了深深的辱怨仇恨!此二人,想方設法,揑造事實,在楊貴妃面前,多次謠播:“趙飛燕是個不守節操的皇后,而且輕薄無德、貪冒榮寵,骨瘦如柴,醜鬼一個,李白把你同趙飛燕作比,分明是隱惡喻善,含沙射影!“這就是他們之間的糾葛。可見,狂妄的李白豈能被重用乎?後來李白投靠永王李璘幕府,因永王與肅宗的爭權事敗,受牽連被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縣東)中道遇赦得還,寶應元年在抑鬱憂苦中客死當塗,年六十二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慕思乳膠床墊有甲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