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牛
戚繼光,字元敬,世登州衛指揮僉事。父景通,歷官都指揮,署大寧都司,入為神機坐營,有操行。繼光幼倜儻,負奇氣。家貧,好讀書,通經史大義。 三十六年,倭犯樂清、瑞安、臨海,繼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尋會俞大猷兵,圍汪直餘黨於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辦賊。已而倭遁,他倭復焚掠台州。給事中羅嘉賓等劾繼光無功,且通番。方按問,旋以平汪直功復官,改守臺、金、嚴三郡。 繼光至浙時,見衛所軍不習戰,而金華、義烏俗稱慓悍,請召募三千人,教以擊刺法,長短兵迭用,由是繼光一軍特精。又以南方多藪澤,不利馳逐,乃因地形制陣法,審步伐便利,一切戰艦、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軍”名聞天下。 四十一年,倭大舉犯福建。是時寧德已屢陷。距城十里有橫嶼,四面皆水路險隘,賊結大營其中。官軍不敢擊,相守逾年。其新至者營牛田,而酋長營興化,東南互為聲援。閩中連告急,宗憲復檄繼光剿之。先擊橫嶼賊。人持草一束,填壕進。大破其巢,斬首二千六百。乘勝至福清,搗敗牛田賊,覆其巢,餘賊走興化。急追之,夜四鼓抵賊柵。連克六十營,斬首千數百級。平明入城,興化人始知,牛酒勞不絕。繼光乃旋師。抵福清,遇倭自東營澳登陸,擊斬二百人。而劉顯亦屢破賊。閩宿寇幾盡。於是繼光至福州飲至①,勒石平遠臺。 及繼光還浙後,新倭至者日益眾,圍興化城匝月。會顯遣卒八人齎書城中,衣刺“天兵”二字。賊殺而衣其衣,紿守將得入,夜斬關延賊。副使翁時器、參將畢高走免,通判奚世亮攝府事,遇害,焚掠一空。留兩月,破平海衛,據之。初,興化告急,時帝已命俞大猷為福建總兵官,繼光副之。及城陷,劉顯軍少,壁城下不敢擊。大猷亦不欲攻,需大軍合以困之。四十二年四月,繼光將浙兵至。於是巡撫譚綸令將中軍,顯左,大猷右,合攻賊於平海。繼光先登,左右軍繼之,斬級二千二百,還被掠者三千人。綸上功,繼光首,顯、大猷次之。帝為告謝郊廟,大行敘賚。繼光先以橫嶼功,進署都督僉事,及是進都督同知,世蔭千戶,遂代大猷為總兵官。 繼光為將號令嚴,賞罰信,士無敢不用命。與大猷均為名將。操行不如,而果毅過之。大猷老將務持重,繼光則飈發電舉,屢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節選自《明史·戚繼光列傳》) 【注】飲至:指出徵奏凱,至宗廟祭祀宴飲慶功之禮 !
戚繼光,字元敬。(戚繼光)少年時便很灑脫,氣度不凡。家窮,喜愛讀書,通曉經史的要旨。嘉靖中承襲世職,由於推薦被提拔為代理都指揮僉事,在山東防禦倭寇。改任浙江都司僉事,擔任參將,分管寧、紹、臺三郡。 嘉靖三十六年,倭寇侵犯樂清、瑞安、臨海,戚繼光未能及時援救,由於是道路阻塞所致,所以不加罪。不久,與俞大猷的軍隊會合,在岑港包圍了汪直的餘黨。但很久都不能將其攻克,因此被撤官,(被責令)戴罪懲辦敵人。不久這些倭寇逃跑,其它倭寇又到台州焚燒搶掠。給事中羅嘉賓等上奏(朝廷)彈劾戚繼光無功,而且勾通外國。正在調查審問此事,不久就憑藉平定汪直的功勞恢復了原職,改守臺金、嚴三郡。 戚繼光到浙江時,見防區的軍隊不習慣戰鬥,而金華、義烏民俗素有剽悍之稱,於是請準招募三千人,教他們攻擊、刺殺的方法,長短兵器輪番使用,從此戚繼光這支部隊特別精銳。又因為南方沼澤地很多,不利於騎馬追逐,便按照地形制成陣法,考慮步行作戰的方便,所有戰艦、火藥武器、兵械,都精心研製然後加以更換。“戚家軍”馳名天下。 嘉靖四十一年,倭寇大舉進犯福建。這時寧德已經屢次失陷。離城十里有個名叫橫嶼的地方,四面都是狹窄險要的水路,賊寇的大本營就設在裡面。官軍不敢攻打它,雙方對峙了一年多。那些新到的倭寇駐紮在牛田,而酋長則駐紮在興化,東南兩面互相支援。福建接連告急,胡宗憲再次行文責令戚繼光剿滅他們。戚繼光首先進攻橫嶼的匪徒。兵士每人拿一束草,填平壕溝前進,搗毀了賊巢,斬首二千六百。乘勝攻至福清,打敗了牛田的倭寇,搗毀了賊巢,其餘的賊跑到興化。戚繼光急忙追趕,晚上四更時分抵達賊寇營寨。接連攻克了六十個營寨,斬首一千多。天亮(軍隊)進城。興化人才知道(喜訊),送牛送酒前來慰勞的人絡繹不絕。(戰事結束)戚繼光便把軍隊撤回(原來的駐地)。抵達福清,遇到倭寇從東營澳登陸,擊殺倭寇二百多人。而劉顯也屢次攻破倭寇,滯留福建多年的倭寇幾乎消滅乾淨,於是戚繼光到福州祭祀宴飲,在平遠臺刻石紀功。 等戚繼光回到浙江後,新來的倭寇日益增多,並圍困興化城達一月之久。正碰上劉顯派士卒八人攜帶文書入城,士卒衣服上刺有“天兵”二字。倭寇殺死這八名官兵,穿上他們的衣服,欺騙守將入城,夜晚破門迎接倭寇。副使翁時器、參將畢高逃走,通判奚世亭代理政事,被倭寇殺害,興化城被焚燒搶劫一空。倭寇在此滯留兩月,又攻破平海衛,並以此為據點。開始,興化告急時,皇帝已任命俞大猷為福建總兵官,戚繼光為副總兵。興化城失陷後,劉顯士卒較少,守在城下而不敢攻擊。俞大猷也不想進攻,想調兵合圍困住敵人。嘉靖四十二年(1563)四月,戚繼光率浙江兵趕到。於是巡撫譚綸命令戚繼光為中鋒,劉顯居左,俞大猷居右,合力攻擊倭寇於平海。戚繼光率先突破,左右軍相繼跟上,殺死倭寇二千二百人,放還被掠奪的百姓三千人。譚綸向朝廷報功,戚繼光功居榜首,劉顯、俞大猷次之。嘉靖帝為此在郊廟行告謝之禮,大張旗鼓地給功臣頒獎。戚繼光先因平定橫嶼倭寇之功,升為署理都督僉事,至此又升為都督同知,世代蔭庇千戶之職,於是取代俞大猷為總兵官。
戚繼光牛
戚繼光,字元敬,世登州衛指揮僉事。父景通,歷官都指揮,署大寧都司,入為神機坐營,有操行。繼光幼倜儻,負奇氣。家貧,好讀書,通經史大義。 三十六年,倭犯樂清、瑞安、臨海,繼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尋會俞大猷兵,圍汪直餘黨於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辦賊。已而倭遁,他倭復焚掠台州。給事中羅嘉賓等劾繼光無功,且通番。方按問,旋以平汪直功復官,改守臺、金、嚴三郡。 繼光至浙時,見衛所軍不習戰,而金華、義烏俗稱慓悍,請召募三千人,教以擊刺法,長短兵迭用,由是繼光一軍特精。又以南方多藪澤,不利馳逐,乃因地形制陣法,審步伐便利,一切戰艦、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軍”名聞天下。 四十一年,倭大舉犯福建。是時寧德已屢陷。距城十里有橫嶼,四面皆水路險隘,賊結大營其中。官軍不敢擊,相守逾年。其新至者營牛田,而酋長營興化,東南互為聲援。閩中連告急,宗憲復檄繼光剿之。先擊橫嶼賊。人持草一束,填壕進。大破其巢,斬首二千六百。乘勝至福清,搗敗牛田賊,覆其巢,餘賊走興化。急追之,夜四鼓抵賊柵。連克六十營,斬首千數百級。平明入城,興化人始知,牛酒勞不絕。繼光乃旋師。抵福清,遇倭自東營澳登陸,擊斬二百人。而劉顯亦屢破賊。閩宿寇幾盡。於是繼光至福州飲至①,勒石平遠臺。 及繼光還浙後,新倭至者日益眾,圍興化城匝月。會顯遣卒八人齎書城中,衣刺“天兵”二字。賊殺而衣其衣,紿守將得入,夜斬關延賊。副使翁時器、參將畢高走免,通判奚世亮攝府事,遇害,焚掠一空。留兩月,破平海衛,據之。初,興化告急,時帝已命俞大猷為福建總兵官,繼光副之。及城陷,劉顯軍少,壁城下不敢擊。大猷亦不欲攻,需大軍合以困之。四十二年四月,繼光將浙兵至。於是巡撫譚綸令將中軍,顯左,大猷右,合攻賊於平海。繼光先登,左右軍繼之,斬級二千二百,還被掠者三千人。綸上功,繼光首,顯、大猷次之。帝為告謝郊廟,大行敘賚。繼光先以橫嶼功,進署都督僉事,及是進都督同知,世蔭千戶,遂代大猷為總兵官。 繼光為將號令嚴,賞罰信,士無敢不用命。與大猷均為名將。操行不如,而果毅過之。大猷老將務持重,繼光則飈發電舉,屢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節選自《明史·戚繼光列傳》) 【注】飲至:指出徵奏凱,至宗廟祭祀宴飲慶功之禮 !
戚繼光,字元敬。(戚繼光)少年時便很灑脫,氣度不凡。家窮,喜愛讀書,通曉經史的要旨。嘉靖中承襲世職,由於推薦被提拔為代理都指揮僉事,在山東防禦倭寇。改任浙江都司僉事,擔任參將,分管寧、紹、臺三郡。 嘉靖三十六年,倭寇侵犯樂清、瑞安、臨海,戚繼光未能及時援救,由於是道路阻塞所致,所以不加罪。不久,與俞大猷的軍隊會合,在岑港包圍了汪直的餘黨。但很久都不能將其攻克,因此被撤官,(被責令)戴罪懲辦敵人。不久這些倭寇逃跑,其它倭寇又到台州焚燒搶掠。給事中羅嘉賓等上奏(朝廷)彈劾戚繼光無功,而且勾通外國。正在調查審問此事,不久就憑藉平定汪直的功勞恢復了原職,改守臺金、嚴三郡。 戚繼光到浙江時,見防區的軍隊不習慣戰鬥,而金華、義烏民俗素有剽悍之稱,於是請準招募三千人,教他們攻擊、刺殺的方法,長短兵器輪番使用,從此戚繼光這支部隊特別精銳。又因為南方沼澤地很多,不利於騎馬追逐,便按照地形制成陣法,考慮步行作戰的方便,所有戰艦、火藥武器、兵械,都精心研製然後加以更換。“戚家軍”馳名天下。 嘉靖四十一年,倭寇大舉進犯福建。這時寧德已經屢次失陷。離城十里有個名叫橫嶼的地方,四面都是狹窄險要的水路,賊寇的大本營就設在裡面。官軍不敢攻打它,雙方對峙了一年多。那些新到的倭寇駐紮在牛田,而酋長則駐紮在興化,東南兩面互相支援。福建接連告急,胡宗憲再次行文責令戚繼光剿滅他們。戚繼光首先進攻橫嶼的匪徒。兵士每人拿一束草,填平壕溝前進,搗毀了賊巢,斬首二千六百。乘勝攻至福清,打敗了牛田的倭寇,搗毀了賊巢,其餘的賊跑到興化。戚繼光急忙追趕,晚上四更時分抵達賊寇營寨。接連攻克了六十個營寨,斬首一千多。天亮(軍隊)進城。興化人才知道(喜訊),送牛送酒前來慰勞的人絡繹不絕。(戰事結束)戚繼光便把軍隊撤回(原來的駐地)。抵達福清,遇到倭寇從東營澳登陸,擊殺倭寇二百多人。而劉顯也屢次攻破倭寇,滯留福建多年的倭寇幾乎消滅乾淨,於是戚繼光到福州祭祀宴飲,在平遠臺刻石紀功。 等戚繼光回到浙江後,新來的倭寇日益增多,並圍困興化城達一月之久。正碰上劉顯派士卒八人攜帶文書入城,士卒衣服上刺有“天兵”二字。倭寇殺死這八名官兵,穿上他們的衣服,欺騙守將入城,夜晚破門迎接倭寇。副使翁時器、參將畢高逃走,通判奚世亭代理政事,被倭寇殺害,興化城被焚燒搶劫一空。倭寇在此滯留兩月,又攻破平海衛,並以此為據點。開始,興化告急時,皇帝已任命俞大猷為福建總兵官,戚繼光為副總兵。興化城失陷後,劉顯士卒較少,守在城下而不敢攻擊。俞大猷也不想進攻,想調兵合圍困住敵人。嘉靖四十二年(1563)四月,戚繼光率浙江兵趕到。於是巡撫譚綸命令戚繼光為中鋒,劉顯居左,俞大猷居右,合力攻擊倭寇於平海。戚繼光率先突破,左右軍相繼跟上,殺死倭寇二千二百人,放還被掠奪的百姓三千人。譚綸向朝廷報功,戚繼光功居榜首,劉顯、俞大猷次之。嘉靖帝為此在郊廟行告謝之禮,大張旗鼓地給功臣頒獎。戚繼光先因平定橫嶼倭寇之功,升為署理都督僉事,至此又升為都督同知,世代蔭庇千戶之職,於是取代俞大猷為總兵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