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戰略論

    莫德爾和曼施坦因都是在東線戰場迅速成長起來的優秀統帥,兩人都取得過重大的軍事勝利。前者依靠勒熱夫突出部的防禦作戰重創蘇軍為自己贏得了“防禦之獅”的美譽;而後者則透過精妙的哈爾科夫反擊戰為東線德軍重新奪回了戰略主動權,成為公認的最有能力的德軍將領,是陸軍總司令呼聲最高的人選。從這兩位中選出更強的一位實在是太難,他們分別代表著防禦和進攻兩個派別,不過希特勒最終選擇了莫德爾。

    事實上在1942年兩個將軍之所以出現迥然不同的指揮風格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其面臨的不同軍事形勢所決定的。對比莫德爾所在的中央集團軍群和曼施坦因的頓河集團軍群(隨後改稱南方集團軍群),明顯的區別就是中央集團軍群當面構築有良好的縱深的防禦陣地,而且其兵力密度也處在合理的情況下,德軍和蘇軍的兵力對比在1:4左右,這種情況下德軍選擇堅守是較為適宜的。而曼施坦因的頓河集團軍群在組建之時,南翼的態勢已經呈崩潰的局面,蘇軍不斷的突破德軍脆弱的防線,曼施坦因不足的兵力根本無法據守如此長的戰線,經常是由裝甲戰鬥群在某一地域實施警戒,實際上在第6集團軍覆滅後,南翼德軍始終都沒有建立起一條完整的防線,既沒有如此多的步兵單位,也沒有時間。所以曼施坦因只能採用機動防禦的形式,以裝甲部隊不停的各處轉戰來維持一條大概的戰線。從兵力來看,莫德爾的中央集團軍群步兵單位較多,而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群則裝甲師數量較多,可見兩人的指揮風格雖然不同,但是都是符合當前的德軍實際情況的,故而能夠取得成功。

    那麼東線德軍到底適合那種作戰模式呢,北方和中央集團軍群由於整個1942年都處於戰略防禦,防禦工事得到了充分的強化,採用堅強防禦來消耗蘇軍的力量是非常合理的,畢竟進攻一方的損失總是會大於防守一方,尤其是進攻堅固的防線往往會造成極大的傷亡,在勒熱夫戰役中,蘇軍的損失是德軍的5倍以上,如果一直按這個損失比打下去,蘇軍的人力再充足也是吃不消的。而南方集團軍群的戰線一直在變換之中,無法建立向其他集團軍群那樣堅固的縱深陣地,其兵力密度也不足以防守更寬的戰線,要想讓南方集團軍群也採取頑強的防禦就只能是向其配屬更多的步兵師,而希特勒無法提供足夠的步兵師,所以南方集團軍群無法採用莫德爾的那種模式。

    從1944年的東線戰局就可以看出這樣的問題,當時曼施坦因已經被解職,莫德爾轉而擔任南翼德軍的指揮官,雖然大大加強了這裡的防禦,但是代價是削弱了中央集團軍群的防禦,而虛弱中央集團軍群仍舊採用硬性防禦的模式,最終在蘇軍的強大攻勢下頓河,遭遇東線戰場最大的一場失敗。也說明德軍的實力不足以全線實施這樣堅強的防禦,其裝甲部隊只能保證某一方向上的作戰。最終的結論就是,除非希特勒同意進行大規模的撤退,在一條大大縮短的戰線上進行防禦以保證最基本的兵力密度,才可以進行頑強的陣地防禦作戰,只要希特勒還選擇在較長的戰線上作戰,那麼德軍就必須轉入機動作戰,至少一部分戰線要轉入機動作戰,才能避免1944年那樣的崩潰局面。

    至於莫德爾和曼施坦因孰強孰弱問題,就由各位讀者來判斷吧,大家認為哪個更強呢?

  • 2 # 歷史扒糞機

    莫斯科戰役到42年8月,莫德爾的第9集團軍擋住了兩輪朱可夫、科涅夫對勒熱夫—維亞濟馬的攻擊,讓斯大林和最高統帥部大本營沿莫斯科—柏林軸線42年擊敗德國的幻想落空。害得朱可夫一度自己認為失去斯大林的寵幸,更在斯大林格勒德軍被合圍時,擊敗他的火星行動計劃,拯救了整個中央集團軍群。吹噓甩鍋帝的哈爾科夫反擊戰挽救南線德軍,豈知42年蘇軍最強大的兵團集結在中央集團軍群這邊,火星行動的失敗,才讓蘇軍放棄進一步的動作。

    而甩鍋帝呢?沒實現解圍第6集團軍,反而迫使高加索德軍全線撤退。更在防守烏克蘭過程中被朱可夫、科涅夫追著一路敗逃。除了多次做夢的亞速海會戰第二,就是怨婦般的兵力過少,戰線過長。他成功坐上元帥寶座,也就遇到飯桶科茲洛夫和梅赫利斯。

    莫德爾極力反對堡壘行動,認為德軍應防禦再反擊,消耗蘇軍實力,讓蘇軍的庫圖佐夫行動血流成河,以10萬的傷亡代價擊傷42萬蘇軍,奧廖爾還是自己主動撤出。

    甩鍋帝力推堡壘行動,行動受阻還自以為是的認為擊敗了當面蘇軍,對蘇軍魯緬採夫行動判斷錯誤,讓蘇軍以25萬的傷亡代價消滅德軍15萬人,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隨即丟失!

    庫爾斯克戰役後莫德爾同樣挫敗蘇軍的蘇沃洛夫行動,而甩鍋帝對蘇軍的切爾尼格夫—波爾塔瓦行動無能為力,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強迫中央集團軍群與他一起撤退。

    莫德爾守住了他想要守住的一切,甩鍋帝左右失據,丟失基輔,讓蘇軍實現向北迂迴中央集團軍群后方,向南威脅南方集團軍群側翼的圖謀,東線德軍形勢因此極度惡化。莫德爾意志堅定,善打逆風仗,能親臨一線鼓舞士氣。甩鍋帝也就適合在他舒適的火車專列和司令部中天馬行空的想象著為平局而戰為平局而死,美其名曰失去的勝利。

    巴巴羅薩失敗後,東線需要的是認清現實的實幹家而不是好高騖遠的幻想家。從交戰雙方軍力對比和傷亡交換比來看,莫德爾甩甩鍋帝幾個太平洋!莫德爾踐行了甩鍋帝口慧而實不至的讓蘇軍失血窒息,讓羅科索夫斯基談及他鬱悶的一言難盡。而談到甩鍋帝,朱可夫除了對所謂的曼施坦因計劃說句“有膽識”外,盡是鄙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戈貝爾連吃犯規,暴怒扔掉技術臺物品,被裁判驅逐出場,哈登是假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