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古收藏

    真正的宣德爐,是大明朝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在宣德三年參與設計製造的,由國外進貢的風磨銅再精煉六遍,十二遍,並加入金,銀,等貴重金屬鑄成,五色俱有,寶光精韻,後人稱為宣德爐。由於後來各時期均有仿製,現今宣德爐己成為文物界的一樁懸而未決的疑案,沒有一件能夠準確認定是宣德三年那批製造出來的香爐。由於歷史原因,經過幾次大的毀銅事件。

    一是明朝崇禎時期,連年戰亂,國庫空虛,為了政權穩固保住江山,崇禎命內府將所有銅器融化鑄錢幣。闖王進京,民藏銅爐戰亂遺失。

    清朝咸豐年,外憂內患,國庫空虛,為鑄大錢,把皇宮內廷舊藏銅器,毀掉鑄錢。英法聯軍,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太平天國進京戰亂遺失。

    抗日戰爭時期,抗美援朝時製造兵器,大躍進時期大鍊鋼鐵,文化大革命時期,破四舊,大批古錢幣,古銅器被融煉。

    雖歷經毀滅劫難,但是世間或有遺落在民間的真正的宣德爐,只是目前沒有辦法準確的認定,識別。另外除了明宣宗三年皇家鑄造的宣德爐,後來各時期歷代皇帝,鑄造官匠,私家定製,均不乏精品。

    現在範指的宣德爐,主要鑑定方法是看銅質細膩精純程度,老的香爐邊沿稜角處圓滑自然,新的可見打磨痕跡,尤其爐足處磨損露出的原銅色,是自然磨損,光滑包漿自然。新爐要麼爐足沒有自然磨損露色,要麼打磨的痕跡新。老的銅色深沉,寶光內蘊,包漿自然。新爐經過渡色,光亮外浮,顏色一致,老爐凸出的部分和凹進的部分銅色氧化不一致,有深淺過渡色。老爐主要看造型,敦厚古拙,精緻靈巧,該厚的厚,該薄的薄,直處筆直,圓滑處線條優美,款識鑑別,各種款識都有,多看真品款識,品鑄文書法神韻。

  • 2 # 雅萃國際

    首先我們明確一點,在當下,被認定為宣德本朝爐的少之又少,達成廣泛共識的幾乎沒有,所以現在的宣德爐大多叫明仿、清仿、民國仿宣德爐等等。如果題主問宣德本朝的香爐怎樣才是真品的話,當下就無解了。

    符合宣德特點的老香爐,最重要的這個香爐一定是要老的,有一定年份的。就目前來說,老的下限應該是民國時期,這符合大多數人的意見,更為嚴苛的應該認為是到清代。

    至於宣德特點這個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第一明確寫了宣德款的,然後又是老的,就可以說它是真品。第二是宣德樣式爐,雖然沒有宣德款,但是明確符合《宣德彝器圖譜》所記載的樣式的老香爐,我們一般也可以認為是宣德爐。

    根據《宣德彝器圖譜》(圖一)記載,“郊壇、太廟、內廷所在陳設鼎彝式範卑陋,殊乖古制……”,就是宣德皇帝認為現在的鼎、香爐不符合古制,製作得很差。當時正好有暹羅(今泰國)國王進獻良銅,就下令禮部會同太常寺、司禮監以這批銅料來鑄造各類銅器,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銅爐。

    所以從宣德本朝來說,它的香爐一定是符合古制的,也就是仿古的成分比較多,那麼這本書裡就有這麼一句話介紹了這批器物所考究的是何古制了,“令數目多寡、款識鉅細,悉仿《宣和博古圖錄》及考古諸書”。就是說要參考北宋後期所編的《宣和博古圖》和其他考古書籍記載的三代青銅器。後面一句說“並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各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開冶鼓鑄”。就是要按照考古圖書和內庫藏的宋代瓷器作為樣本來鑄造宣德爐。不久工部尚書呂震會同太常寺卿、司禮監太監等就參酌尊旨,從博古圖和其他的考古書裡邊選了“款式典雅者,計得八十有八種,其柴、汝、官、哥、均、定中亦選得廿有九種……”。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宣德大部分銅器這其中包括宣德爐,它們的器物特徵大多取法於考古圖書與庫藏名窯瓷器。

    下面我們來欣賞故宮博物院的一件明代的宣德爐吧,圖二至圖三

  • 3 # 只論真品

    朱瞻基,宣宗,章皇帝,宣德。(1426-1435年),命工部尚書吳中呂震諸人依照"巜宣和博古錄》及巜考古圖:)、、、、、。器皿款式典雅者`圖譜117種,於宣德三年(1428)開始鑄造,在銅爐的底部鑄有`大明宣德年制′楷書陽文方印形刀刻款,刀法流利深刻明顯,是明早中期風行一時的元朝大書法家趙孟頫的書風作模範的。巜宣德鼎彝譜>>原文記載了工部尚書吳中給宣德皇帝的上疏如下,"太子太保工部尚書臣吳中,接到禮部移防。遵防,開冶鼓鑄鼎彝,以供郊壇太廟內廷之用。共計一百一十七欸式,謹遵欽限鑄造。該用金銀銅鐵鉛藥,遵防明白開載,具冊上聞伏候聖裁頒發。宣德三年四月疏。宣德三年的宣德爐是為皇家有關係的祭壇廟宇,皇宮內廷使用的,是焚香敬神的香爐,高度22釐米左右,爐徑一24-26釐米,重量八市斤以上。並獎賞給皇親國戚有功的大臣文官武將。

    它的最貴重之處,就是動用了皇帝國庫的黃金,白銀,錫,鉛,汞,紅銅,等貴重金屬,而且在熔鍊過程中滲入量非常大,不惜工本和巨大的成本投入,黃金的滲入量佔全部的四分之一。舉世無雙,無一類比。這也是它最關鍵的鑑定認定標準。全世界拍賣,大陸,臺灣博物院,至今沒有發現一個(1428年)造的符合黃金含量在四分之一的多種金屬混合體的紅銅香爐。大部分都是用黃金極少量的,灑金,鎏金,描金,雪花金,鍍金,更勝者化學金,使用人工造色,人工造皮殼。當然明宣德年的中後期至清初,由於冶金冶煉提純技術的提高,失蠟法技術的提高,宣德三年使用的是用黃蠟作模坯,並切使用了很早時期的銅焊工藝。這些古老工藝在明晚清初都被淘態。後來製作的銅爐比明朝早期的銅爐的工藝精良,紅銅,黃銅的銅質純度高,明早期紅銅顏色稍帶褐色發紅,這是因為提純度不高造成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無量山古樹的生茶品質怎麼樣?和其他山對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