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力牛魔王

    現在,創業環境相較10年前,甚至5年前,其艱難程度已不可同日而語,超出10倍毫不誇張,無論線上線下。。。為什麼這樣說呢?先說網上,看過一份資料,是說淘寶有商家1000萬家(當然,有許多商戶一人開上百家),但是,截止17年底,活躍店鋪有300萬家。什麼叫活躍店鋪呢?即全年店鋪銷售過東西,一件都算。而在這300萬家店鋪中,賺錢的只有30萬家。。。什麼意思?即全網僅百分之三的商戶是賺錢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這是由現行網購模式決定的,未來賺錢商戶比例還會低。因為中小網商說到底,是競爭不過廠家店的,批發商也不行。。。下來,再說說線下,由於近幾年,線下商鋪越蓋越多,從商人數逐年增多,單店銷售額下降已成必然。又由於資訊的透明,線上廠家店的存在,商品價格不允許你高過線上,甚至還要低。否則,原有消費人群還要流失,也不好做。。。目前,無論線上還是線下,中小商戶都遇到了相同問題,即成本均高企不下,開店成本趨於一致。網店的優點在於輻射人群廣,缺點在於不刷單,不推廣,有可能沉底,排名若靠後,你賠本賣全年都可能掛光板。實體店的優點在於更細緻的服務周邊十里八村,看的見,摸的著,缺點在於消費人群有限。。。綜合比較一下,網店適合大商戶生存,而實體店則小商戶更容易贏利。趨勢也是,兩極分化更加懸殊。。。而這10年,中國唯一的贏家則只有一個,即馬雲,規則是他制的,輿論由其掌控。他是世界最大線上房東,也是支付寶大股東,中國最大的放貸者。。。那麼,說一千,道一萬,創業者怎麼辦?個人認為,如果創業者是生產者,有一手貨源,可觸網。如貨源方面價格不佔優勢,則儘量開實體店,地址,開店成本是關鍵。。。

  • 2 # 實體店經營秘籍

    懂得運營、懂得實體店發展趨勢的經營者,會有新機遇和發展。

    實體店要想真正的在這場戰役中有效的破局,必須要藉助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順應消費者的消費方式,並且必須要建立消費者的社交圈子,透過這個圈子做粉絲經濟來傳播你的產品。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現在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網際網路的時代。

    這就是為什麼說粉絲經濟,社交經濟的時代。

    消費者的購物需求不再僅僅是滿足功能性、可靠性,同時,注重體驗感。

    這裡說的體驗就包括身份的體驗、情感的體驗、社交的體驗,你的方便性、便捷性。操作起來更簡單,有個性,看上去很高階,能夠彰顯文化、內涵……也就是我們實體店從功能性、可靠性到達了體驗感。

    我們把實體店分為三個層面三個類別,每個類別都有他的不同的轉型方式。第一個類別,低體驗度行業;第二個類別,中體驗度行業;第三個類別,高體驗度行業。什麼是低體驗度的行業?更多的是功能性和可靠性層面的行業,比如我們銷售的(日用品、快銷品、數碼電子類產品)產品只要有一個牌子,不需要太多的體驗度,只要這個產品有這個功能、可靠、不是假的就行,這叫低體驗度的行業。什麼是中體驗度的行業?比如說賣箱包的、賣服裝的、賣鞋子的、賣傢俱、賣建材的,這種體驗度來自產品外觀的直觀體驗以及社交體驗,比如,我穿的鞋子,是不是符合我的個性,是不是符合出席的場合……什麼是高體驗度的行業?包括美容、足浴等服務行業,吃、喝、玩、樂等都是高體驗度的行業。這些行業更多注重是社交、情感、身份等。針對三種不同體驗類別的商家,都有不同的轉型方式。低體驗度的商家該如何跟網際網路進行結合呢?直接去店面化,壓縮渠道成本,透過網路進行銷售,這是低體驗度必須要走的一條路。如果中間渠道成本高,運營成本高的話,很難在這個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因為低體驗度的產品趨向於價格戰,要做成本的壓縮,渠道成本的控制,運營成本的控制。中體驗度的商家該如何跟網際網路進行結合呢?門店不要積壓很多庫存產品,門店屬於廠家的加盟或者直營店,只是展示材料和款式的一個地方,也就是一個宣傳和客戶聚會的地方。更多是現場看實質的材料和現場看實質的樣本,透過網際網路下單,廠家直接對接。比如傢俱行業,我們去買傢俱時,他們放些材料在那裡,放些樣品、圖片在那裡,你看了之後直接從網際網路下單,然後給你定製。高體驗度的商家該如何跟網際網路進行結合呢?線上下做好差異化和體驗,透過線上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聚集他們的粉絲做社交圈子,透過圈子去培養客戶形成一種粉絲經濟。這就是三種不同類別的商家接下來要走的路,也是實體店未來發展的方向。很多人會問,那低體驗度的產品就只能這樣做嗎,只能打價格戰嗎?只能按照這種低成本的方式去運作了嗎?中體驗度的產品就不能採用另外一種方式做了嗎?

    不一定!這裡還有一個向上轉移。

    我們分了低體驗度、中體驗度和高體驗度,發現高體驗度是很難消亡的。

    那低體驗度的產品怎麼向高體驗度去轉型呢?

    低體驗度產品的發展方向有兩個:

    1、壓縮渠道成本走直營路線,透過移動網際網路對接降低運營成本;

    2、向高體驗度進軍,滿足功能性和可靠性,壓縮渠道成本,以產品作為前端去建立你的圈子。

    未來實體店的經營是一連串的思維,不是簡簡單單的促銷活動,營銷也不止是什麼促銷手段、成交手段、什麼技巧,那些都屬於底層的東西。

    現在,衡量一下你的產品現在屬於哪個類別?

    要如何跟網際網路掛鉤?

    如何打造社交圈子?

    如何跨界做後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養生,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