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華史》為什麼能火遍全國,長盛不衰?
最近讀了一些易中天寫的中華史,又回憶起當年瘋狂追捧易中天的《品三國》的場景,當年易中天品的三國絕對是街頭巷尾的熱議話題,讚賞也好,反對也罷,人們不減對《品三國》的熱情。自此之後,易中天相繼推出多部作品,其中影響較大的就是今天我們要講的主角——36部易中天《中華史》。《中華史》自2013年5月第1部《祖先》一經推出,立即大火, 成為人們必讀之書。時至今日已經推出到第18部《王安石變法》,熱度不減。如此熱捧一部歷史讀物,這在中國並不多見。那麼,是什麼原因成就《中華史》長盛不衰的地位呢?下面我們一一道來。
(一)通俗易懂。易中天憑《品三國》一炮走紅,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通俗幽默的分析,而這部《中華史》延續了這一傳統。這部《中華史》屬於通史類著作,這類史學著作目前並不少見,經典的比如《中國通史》,雖說也是通俗的史學讀物,但仍屬於入門讀物裡相對高階的作品。而易中天的《中華史》確是老少皆宜的作品,年少的讀故事,年長的讀經歷,業餘的長知識,專業的讀精神。而且文章引用的文獻全部翻譯成白話文,通篇沒有文獻原文,這大大提高了文章的通俗性。總之,因為通俗,所以人人可讀,自然傳播廣泛,而通俗易懂是其廣泛傳播的關鍵因素。
(二)全球視角。易中天《中華史》是目前中國唯一一部從全球視角為中華史樹碑立傳的通史。目前大多數通史著作往往以時間為經,事件或人物為緯,敘事角度侷限於國內。而這部《中華史》確是從全球視角俯瞰中國歷史,從全球角度對比發現我們的優勢,我們的不足,以及進一步的發展潛力。比如在《兩漢兩羅馬》中,當時的漢帝國和羅馬帝國同屬於世界性大國,幾乎同時分裂,但分裂後的走向完全不同:分裂後的漢帝國在短時間內迅速恢復統一,將中華文明繼續延續;分裂後的羅馬卻沒有重歸榮光,西羅馬帝國很快滅亡了,東羅馬帝國則延續到1453年,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滅。再比如說《禪宗興起》,雖說是以介紹禪宗為主,確是將三大宗教通通介紹一遍,儼然是一部宗教史。從這樣的全球視角看中國史,確實別有一番風味,令人大開眼界。
(三)私人修史。中國古代歷來有私人修史的傳統,《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等一大批優秀史書都是私人所寫。唐朝設立官方修史機構,以後歷朝成為定例。這以後,除了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和鄭樵的《通志》是私人編修的影響較大的史書外,這期間並沒有太多的私人去修史。解放後政府組織了許多集體修史,因為唐朝以後的史料極為繁多,蒐集取捨都很困難,個人很難勝任,故私人修史慢慢減少。但,易中天例外,他以莫大的勇氣獨自一人修中華史,肩負著向普通讀者傳播中國歷史的使命,延續著自古以來私人修史的傳統,這在當代不多見,在共和國成立60餘年的時間裡也不多見,僅此一項就能吸引讀者去閱讀其著作,去體味易氏史學的魅力。
(四)忠於事實。中國曆代史官的一個優良傳統就是忠於事實。唐代史學家劉知己認為史家應具備“史才”“史學”“史識”三方面的能力,其中史識的核心是忠於歷史事實。易中天顯然堅持了這一傳統,他的作品裡雖然引用的文獻都翻譯成白話文,但,引用的文獻透過註釋的方式標明具體的出處,以示嚴謹。同時,在一些史實的描述中,因為正史可能沒有記錄更多的細節,可出於文章敘述的必要,易中天加了一些自己的猜測和推斷,這些推斷雖是以史實為依據,但為了忠於事實,易中天仍然加上必要的介紹,說明這些推斷的由來,足見其態度嚴謹。歷史講究是真,有這樣的忠於事實的態度,《中華史》不火都沒天理。
(五)短小精悍。易中天《中華史》每部書平均字數在7.5萬字左右,篇幅可謂非常小。篇幅不大,人們閱讀起來就沒什麼壓力,讀起來就不會中途輕易放棄。這點非常重要,現在人們工作生活壓力大,讀書時間不多,而且都是碎片化的時間,那種大部頭的史書因為篇幅問題不容易被接受,比如呂思勉的《中國通史》約37萬字,中國社科院編寫的《中國近代通史》更是達到了440萬字。這等規模,反倒是人們一看就會放棄,因為時間不夠。易中天就察覺到這些,他的中華史到現在總字數也有一百多萬字了,因為化整為零,目前分了18部出版,而且是一部一部推出來,巧妙的避開了人們沒時間讀大部頭歷史的問題,找到了人們的需求痛點,所以能大火。
(六)以點帶面。這部中華史並沒有像以往官修通史一樣用幾乎鉅細無遺的筆法將歷史詳盡的寫出來,而是選取一些重要突出的事件或人物作為敘事節點,以點帶面來寫史。比如隋唐部分,選取安史之亂作為敘事節點,將唐朝衰落直至滅亡的一百多年曆史娓娓道來,從容不迫。兩宋部分選取北宋幾次改革(《大宋革新》《王安石變法》)作為節點,將北宋建立到發展中的一系列問題加以闡釋,並引出變法原因,總結變法失敗的教訓。這種寫法很像《萬曆十五年》,黃仁宇以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一年的財政軍事政治等狀況整個明朝的發展狀態,這種以點帶面的寫法在這本書翻譯成中文引入中國的時候就震撼了中國史學界,並且影響至今。這樣寫的好處是敘事簡潔不拖沓,一氣呵成,讀完能給人以暢快之感。
總的來說,以上六點雖不能概括易中天《中華史》大火的全部原因,但已經能總結出大概了,這樣優秀的史書我會繼續讀下去,我也推薦其他喜歡歷史的人都讀一下,一部好書,就應該讓更多的人去分享,這樣才能體現它的價值。
易中天《中華史》為什麼能火遍全國,長盛不衰?
最近讀了一些易中天寫的中華史,又回憶起當年瘋狂追捧易中天的《品三國》的場景,當年易中天品的三國絕對是街頭巷尾的熱議話題,讚賞也好,反對也罷,人們不減對《品三國》的熱情。自此之後,易中天相繼推出多部作品,其中影響較大的就是今天我們要講的主角——36部易中天《中華史》。《中華史》自2013年5月第1部《祖先》一經推出,立即大火, 成為人們必讀之書。時至今日已經推出到第18部《王安石變法》,熱度不減。如此熱捧一部歷史讀物,這在中國並不多見。那麼,是什麼原因成就《中華史》長盛不衰的地位呢?下面我們一一道來。
(一)通俗易懂。易中天憑《品三國》一炮走紅,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通俗幽默的分析,而這部《中華史》延續了這一傳統。這部《中華史》屬於通史類著作,這類史學著作目前並不少見,經典的比如《中國通史》,雖說也是通俗的史學讀物,但仍屬於入門讀物裡相對高階的作品。而易中天的《中華史》確是老少皆宜的作品,年少的讀故事,年長的讀經歷,業餘的長知識,專業的讀精神。而且文章引用的文獻全部翻譯成白話文,通篇沒有文獻原文,這大大提高了文章的通俗性。總之,因為通俗,所以人人可讀,自然傳播廣泛,而通俗易懂是其廣泛傳播的關鍵因素。
(二)全球視角。易中天《中華史》是目前中國唯一一部從全球視角為中華史樹碑立傳的通史。目前大多數通史著作往往以時間為經,事件或人物為緯,敘事角度侷限於國內。而這部《中華史》確是從全球視角俯瞰中國歷史,從全球角度對比發現我們的優勢,我們的不足,以及進一步的發展潛力。比如在《兩漢兩羅馬》中,當時的漢帝國和羅馬帝國同屬於世界性大國,幾乎同時分裂,但分裂後的走向完全不同:分裂後的漢帝國在短時間內迅速恢復統一,將中華文明繼續延續;分裂後的羅馬卻沒有重歸榮光,西羅馬帝國很快滅亡了,東羅馬帝國則延續到1453年,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滅。再比如說《禪宗興起》,雖說是以介紹禪宗為主,確是將三大宗教通通介紹一遍,儼然是一部宗教史。從這樣的全球視角看中國史,確實別有一番風味,令人大開眼界。
(三)私人修史。中國古代歷來有私人修史的傳統,《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等一大批優秀史書都是私人所寫。唐朝設立官方修史機構,以後歷朝成為定例。這以後,除了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和鄭樵的《通志》是私人編修的影響較大的史書外,這期間並沒有太多的私人去修史。解放後政府組織了許多集體修史,因為唐朝以後的史料極為繁多,蒐集取捨都很困難,個人很難勝任,故私人修史慢慢減少。但,易中天例外,他以莫大的勇氣獨自一人修中華史,肩負著向普通讀者傳播中國歷史的使命,延續著自古以來私人修史的傳統,這在當代不多見,在共和國成立60餘年的時間裡也不多見,僅此一項就能吸引讀者去閱讀其著作,去體味易氏史學的魅力。
(四)忠於事實。中國曆代史官的一個優良傳統就是忠於事實。唐代史學家劉知己認為史家應具備“史才”“史學”“史識”三方面的能力,其中史識的核心是忠於歷史事實。易中天顯然堅持了這一傳統,他的作品裡雖然引用的文獻都翻譯成白話文,但,引用的文獻透過註釋的方式標明具體的出處,以示嚴謹。同時,在一些史實的描述中,因為正史可能沒有記錄更多的細節,可出於文章敘述的必要,易中天加了一些自己的猜測和推斷,這些推斷雖是以史實為依據,但為了忠於事實,易中天仍然加上必要的介紹,說明這些推斷的由來,足見其態度嚴謹。歷史講究是真,有這樣的忠於事實的態度,《中華史》不火都沒天理。
(五)短小精悍。易中天《中華史》每部書平均字數在7.5萬字左右,篇幅可謂非常小。篇幅不大,人們閱讀起來就沒什麼壓力,讀起來就不會中途輕易放棄。這點非常重要,現在人們工作生活壓力大,讀書時間不多,而且都是碎片化的時間,那種大部頭的史書因為篇幅問題不容易被接受,比如呂思勉的《中國通史》約37萬字,中國社科院編寫的《中國近代通史》更是達到了440萬字。這等規模,反倒是人們一看就會放棄,因為時間不夠。易中天就察覺到這些,他的中華史到現在總字數也有一百多萬字了,因為化整為零,目前分了18部出版,而且是一部一部推出來,巧妙的避開了人們沒時間讀大部頭歷史的問題,找到了人們的需求痛點,所以能大火。
(六)以點帶面。這部中華史並沒有像以往官修通史一樣用幾乎鉅細無遺的筆法將歷史詳盡的寫出來,而是選取一些重要突出的事件或人物作為敘事節點,以點帶面來寫史。比如隋唐部分,選取安史之亂作為敘事節點,將唐朝衰落直至滅亡的一百多年曆史娓娓道來,從容不迫。兩宋部分選取北宋幾次改革(《大宋革新》《王安石變法》)作為節點,將北宋建立到發展中的一系列問題加以闡釋,並引出變法原因,總結變法失敗的教訓。這種寫法很像《萬曆十五年》,黃仁宇以1587年(即萬曆十五年)一年的財政軍事政治等狀況整個明朝的發展狀態,這種以點帶面的寫法在這本書翻譯成中文引入中國的時候就震撼了中國史學界,並且影響至今。這樣寫的好處是敘事簡潔不拖沓,一氣呵成,讀完能給人以暢快之感。
總的來說,以上六點雖不能概括易中天《中華史》大火的全部原因,但已經能總結出大概了,這樣優秀的史書我會繼續讀下去,我也推薦其他喜歡歷史的人都讀一下,一部好書,就應該讓更多的人去分享,這樣才能體現它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