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戰略論
-
2 # Prussia
基輔會戰蘇軍被俘六十多萬人,這是斯大林剛愎自用、固執己見的結果……。
1941年7月初,守衛白俄羅斯的蘇軍西方面軍在德軍的強勢碾壓下全軍覆滅:三十多萬蘇軍官兵被合圍而成為德軍的俘虜,明斯克被攻陷意味著白俄羅斯落入了德軍之手。蘇聯西部軍區司令員帕夫洛夫大將因此而遭處決。1941年7月底,烏克蘭這個廣袤富庶之地成為了德軍的下一個目標。希特勒欲將基輔變成下一個明斯克,即以更強大的重兵集團實力合圍基輔,從而讓基輔包圍戰成為自己的‘’大手筆‘’。駐烏克蘭保衛基輔的西南方面軍和南方面軍共有6個集團軍,其中包括了69個步兵師、11個騎兵師和28個裝甲旅。希特勒更是迅速充實了劍指烏克蘭的南方集團軍群:將古德里安的第二裝甲叢集,以及中央集團軍群的兩個裝甲師,並一部分機械摩托化師加強了本來已經有39個步兵師的南方集團軍群。
嚴峻的現實迫使總參謀長朱可夫大將向斯大林進言:為了避免基輔成為下一個明斯克,更為了儲存南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幾十萬人的作戰實力,因此而建議放棄基輔會戰。而斯大林則認為失掉基輔相當於失掉了烏克蘭這個重要的戰略要地,故而堅持基輔會戰而反對朱可夫的建議,並認為朱可夫是在‘’胡說八道‘’。朱可夫於是負氣向斯大林提出請求辭去總參謀長一職,自己去組建保衛莫斯科的戰略預備隊。基輔會戰打響後,由於德軍攻勢猛烈蘇軍傷亡慘重,基輔蘇軍總指揮布瓊尼元帥因提出撤退而被撤去職務,繼任者為鐵木辛哥元帥。
1941年9月14日至15日,德軍兩個裝甲師順利在蘇軍側後會師,基本完成了對基輔的合圍,並從西南方向向蘇軍陣地大舉進攻。這時,斯大林看到基輔會戰局勢不妙,終於同意被圍蘇軍突圍撤離基輔。頃刻間,蘇軍的抵抗立刻徹底崩潰而陷入混亂,蘇軍炸燬了第聶伯河上的橋樑後退守基輔城區。鐵木辛格元帥先後調集兵力進攻外圍德軍,然而遭到了德軍第17集團軍的頑強阻擊。被圍蘇軍也向德軍發起數次突擊,德軍陣地也一度陷入危機。然而由於德軍後援部隊及時趕到,以至於蘇軍突圍失敗,德軍第6集團軍最終攻佔了基輔。基輔會戰使蘇軍遭受了比明斯克會戰更加沉重的損失,除了赫魯曉夫和鐵木辛哥等高層將領乘飛機撤離基輔外,西南方面軍司令員基爾波諾斯戰死,蘇軍陣亡近20萬人,蘇軍65.2萬人成為德軍俘。
回覆列表
基輔之戰蘇軍損失整整一個方面軍的兵力,蘇軍的失敗絕不是廣大官兵作戰不力所致,完全是斯大林的錯誤指揮所導致!他拒絕讓西方面軍撤離基輔地區,直到他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下令部隊撤退時,德軍已經封閉了合圍圈,西方面軍的命運已經註定。
為何德軍可以輕易的包圍如此龐大的一支蘇軍呢?原因便是在基輔附近蘇軍成功的阻止了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推進,將其阻擋於第聶伯河一線。一方面是由於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兵力不如中央集團軍群那樣強大,尤其在裝甲部隊這一方面,所以導致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的推進速度遠不如中央集團軍群;另一方面也離不開這裡的地形和蘇軍的堅決抵抗,由於基輔往西便是第聶伯河天險,再往西是沼澤地帶,加上蘇軍西方面軍實力也比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強大,所以在初期有效的抵擋了德軍對基輔方向的進攻。迫使南方集團軍群向防禦薄弱的東南方向突擊,結果取得很大進展。
由於在戰役前期德軍的中央集團軍群集中了最多的裝甲部隊,推進速度也最快最遠,所以包括斯大林在內大部分蘇聯高層都認為德軍的主攻方向是莫斯科,而南北兩翼的進攻不過是為了掩護其中央集團軍群的側翼。所在在德軍到達斯摩稜斯克,斯大林反而認為在南翼的西方面軍的強大兵力(上百萬)可以從側翼打擊德軍中央集團軍群,來挫敗德軍進攻莫斯科的意圖。
然後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在向東南方向的進攻中取得了輝煌的戰果,直接從黑海和第聶伯河交界處取得了突破,至此德軍同時在蘇軍基輔地區的北翼和南翼形成了合圍之勢!假使蘇軍指揮官是一位有戰略眼光的指揮官的話,在此時便完全可以察覺到蘇軍西方面軍所面臨的潛在致命危險。最好的選擇就是將基輔和第聶伯河一線的蘇軍主力向東北和東南移動以掩護自己危險的兩翼,至少也可以遲滯德軍的合圍行動,爭取出足夠的時間撤退。除非向西方面軍投入強大的預備隊以確保其兩翼的安全,否則基輔地區是絕對不可以在死守了。
可以斯大林並沒有給西方面軍以任何強大的兵力增援,大部分的預備隊都投入了莫斯科方向上的防禦。可是斯大林卻要求西方面軍在基輔地區做堅決的防禦,在三個方向同時作戰無疑已經大大超過了蘇軍的能力範圍。
即便是在此種危機時刻,蘇軍西方面軍也並非沒有機會撤離,由於天氣的惡劣和道路的泥濘,導致了正在進行南北對進的德軍裝甲部隊的速度緩慢,無法做到開戰初期那樣行動迅速。所以蘇軍最高統帥部完全有時間察覺到德軍的戰略意圖和及時命令西方面軍撤退,那怕讓西方面軍主力暫時向東移動也行啊!
可惜斯大林拒絕蘇軍主力撤離基輔一線,導致後方兵力嚴重不足,最終被德軍裝甲部隊合圍,全軍盡墨!這一切完全是斯大林的戰略目光短淺所致。
但是西方面軍的失敗,也給蘇軍帶來了有利的一面,那就是斯大林在此之後很少再幹預具體的作戰指揮,將更多的指揮權交給他的將軍們。於此形成對比的是,在德軍將領一次又一次取得輝煌勝利的情況下,希特勒卻一步一步剝奪了他的將軍們的指揮權力,希特勒對德軍作戰指揮的干預甚至到了營一級。
所以基輔合圍戰的意義遠比本身這場戰役的軍事意義要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