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今在白陽

    有一個原因是當時主持三藩等明將投降的多爾袞,順治帝對接納他們的投降還是表現了相當的誠意的。比如順治帝與吳三桂殺白馬對天盟誓永不相負。這應該是當時最高規格、最正式的約定了。再封藩王、授予極大的自主權,後勤、兵員支援等同八旗兵等一系列高明的御下之道施展出來,就算不能讓吳三桂等人認為自己真的與滿人相同,也能讓他們把心裡對未來的擔憂壓下,專心為滿清打天下了。

    然而多爾袞,順治都是短壽,康熙繼位之後,年紀輕輕就除鰲拜收大權,自信力膨脹。早就看盤踞一方的三藩不順眼的他衝動之下,不顧大臣勸阻斷然下達了撤藩命令。吳三桂等人憑什麼乖乖交權然後任人處置?那就只有反了。事實證明,這不是一個成熟政客的決策,雖然清廷最後險勝。

  • 2 # 古風散人

    黑格爾曾經如此總結人類的悲哀:歷史的教訓,就是人們從不接受歷史教訓。

    昭槤在《嘯亭雜錄》中說:“本朝罕有以異姓封王者。”清朝首次開異姓封王之例是在崇德元年(1636)四月,繼分封宗室子弟後,敕封孔有德為恭順王,耿仲明為懷順王,尚可喜為智順王,時稱“三順王”。皇太極將對漢人將領的禮遇總結為“收攬人心,使之順從,建立大業。”

    甲申年山海關之戰後,因吳三桂為清朝奠基一統大業立有大功,多爾袞以攝政王的身份酬封吳三桂為平西王。“三順王”與平西王在清廷定鼎中原的關鍵時刻立下了汗馬功勞。

    以吳三桂為例,他並不是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然而他也沒料到削藩真的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吳三桂的王位著實來之不易,封藩雲南是他久已期待的,也付出巨大代價的,且不說親生父母做了刀下鬼,親生兒子為質北京,就是貴為王爺的自己,也是如走狗一般,櫛風沐雨,捨生忘死的奮戰了十幾年。

    為了鞏固既得地位和利益,吳三桂絞盡腦汁,積極籌劃。為了提防清人,早在順治九年(1652)吳應熊拜額附後,便將自己的心腹胡心水送入北京,充當耳目。北京的朝事大小,都以飛騎報聞雲南,吳三桂頗為得計。

    順治十七年(1660)春,吳三桂又向當時還在雲南的洪承疇問永固之策。比起吳三桂來,洪承疇更稱得上老謀深算。可是儘管他為清人殫心竭力,惹來天下怒罵,落得“血氣久衰,精力耗盡”,卻仍然為清人冷落,其地位還在吳三桂等人之下。這使他在失意之中,亦對清人心存芥蒂,處處防範。所以,當吳三桂傾心向他求教之時,洪承疇當即告之:如若永固,便“不可使滇中一日無事”。吳三桂以洪承疇出言肺腑,故而謹遵其教,著力培植地方集團勢力。

    吳三桂“自以為功高,朝廷終不奪我滇”,且經營多年,益固根蒂不可拔,在聞聽朝廷有撤藩之意的時候,首先進行戰略試探,自認為康熙不敢撤自己。然而撤藩令下,吳三桂愕然,生起了滿心的怨憤,即將從權力的頂峰跌落,縱然仍會有錦衣玉食,卻再也不能稱霸一方。他無法接受這一現實,難免有兔死狗烹之懼,在與巡撫朱國治對罵時發洩了自己的強烈不滿,說:“此雲南是吾血掙!”

    如果不造反,低頭認了,那也太窩囊了,那就造反吧!

  • 3 # 關河南望

    所謂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幾位老哥們可沒流著“高貴的皇族血脈”

    當時的滿清統治者想必是不懂融合,大團結和一家親的。

    他們的世界裡,自然是八旗第一。

    滿清入關,投降的漢人不少,這幾位都是有能耐的,所以滿清給他們說:好好幹吧,一起創業,我給你們封王,天下打下來了,咱們一起享受。

    於是這幾位叛變者就信了,兩方共同立誓,永不相負。

    當時真是一家人啊,三位身先士卒,東征西討的成了絕無僅有的異性親王。

    但同時,他們也喪失了很多東西,叛國叛族讓他們被全國的老百姓唾罵,恨不得食其肉。

    這幾位沒辦法啊,只有一條路走下去。

    於是平西王吳三桂把永曆皇帝給絞死了。

    你說他忠不忠於滿清?他要不忠,這種事兒能幹的出來麼?

    但遺憾的是主子們不這樣想。

    天下初定,爭權奪利是統治者的本能,這幾位雖然勞苦功高,但有一點是不能和其他人比的,他們是漢人啊,非我族類,就連是我一族的共同打天下分股份的在歷朝歷代也沒幾個有好下場的何況他們?

    滿清統治者最怕什麼?

    漢人,有兵權的漢人,有威望有兵權的漢人。

    好吧,天下拿下來了,就不用管什麼誓言了,不收拾了這幾位,怎麼能心安呢?

    於是削藩。

    吳三桂等人其實是從來沒想過反的,畢竟明朝皇帝都殺了,反了能怎樣?

    於是接受削藩。

    削藩還不行,滿清政府還要這幾位交了兵權回老家養老。

    這就捅了馬蜂窩了。

    眼看都表示忠心到那種地步了,沒有了兵權的話,這幾位被天下人恨不得共食之的王爺恐怕回不到老家就被人幹掉了。

    得了,反了吧。

    於是造反。

    所以說,三藩之亂,滿清統治者是要負上主要責任的,大半個中國重燃戰火,人民苦不堪言,也就是這幾位從沒想過要反,最大的理想不過是給清朝劃江而治罷了,於是被各個擊破,成了政治的犧牲品。

    歸根結底,這幾位和滿清統治者的鬥爭其實就是統治階級內鬥,既沒有維護國家統一那麼高尚,也沒有反抗民族壓迫那麼壯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什麼水果和食物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