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身土不二G

    1.發展資本主義工業和農業 。

    2.緩解了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

    3.增強抵禦西歐國家擴張的能力,減少歐洲革命的影響。

    4.維護貴族和地主的利益,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

    5.防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運動的發生。

    6.維護和鞏固動搖的沙皇專制統治

    7.促進資產階級壯大和發展。

    8.促進了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為俄國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

  • 2 # 日慕鄉關

    先說農奴制,因為一些原因農奴制在中國被搞得似是而非,彷彿是不能言的怪物。簡單點說,中國古代的佃農就近似農奴制,土地集中在地主手裡,農民沒有土地或者僅有少量土地,為了活命不得不為地主勞作,換取一定的糧食。

    歐洲的農奴制脫胎於羅馬帝國奴隸制,農奴的地位較奴隸高些,他們可以結婚,可以擁有少量土地,領主也不能像對奴隸一樣隨便捕殺農奴。

    農奴制存在的基礎是土地私有和產業落後,西歐工業革命帶來了大量就業機會,土地不再是最賺錢的買賣,大量農民湧入城市成為工人或者手工業者,農奴制自然而然的失去了市場。比起西歐,俄國是個落後的農業國,所以一直保持著農奴制。

    克里米亞戰爭的慘敗讓俄國上層開始覺醒,工業時代已經到來,如果再不進行產業升級,類似的慘敗還會發生,農奴制改革也就應運而生。

    國內許多文獻基於意識形態一直沿用蘇聯的說法,認為俄國的農奴制改革不徹底,這種說法缺乏起碼的經濟學常識。改革的目的並非廢除農奴制,而是透過工業化來改變農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一旦工業商業手工業得到充分發展,有充足的就業機會,農奴制自然瓦解,如果單純廢除了農奴制,其他產業吸收勞動力,不僅不會改變現狀,還容易造成更大的問題。

    俄國農奴制改革主要檔案是1860年2月19日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頒佈的法令。主要內容分為三部分:

    第一:農奴恢復自由權

    第二:農奴可以獲得土地,但只有使用權

    第三:解放後的農奴歸社群管理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配套措施,比如興辦教育,解放思想,建立各級法庭和審判機構,引入先進技術,發展工業等等。

    恢復農奴自由權,給其他產業發展釋放了充足的勞動力,土地保障了農民起碼的生存權,解決溫飽問題,社群管理取代了領主管理,可以繼續保持社會穩定,解放思想引進技術為產業升級服務,法律機構可以保障變革中的矛盾得到公平處理。

    套路十分眼熟吧?

    亞歷山大二世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俄國經濟的發展,但俄中國產業升級十分緩慢,第一次世界大戰更把這一切都打亂了,大量的勞動力戰死,土地荒蕪,脆弱的工業被戰爭消耗殆盡,經濟崩潰。而帝制這種落後的統治方式在新思維浪潮的衝擊下變成了國家衰落的最大敵人,革命就變的迫切起來。

    至於後來的孟什維克和布林什維克,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 3 # 科羅廖夫

    說起俄羅斯以前的農奴制,人們可能會有以下一些刻板印象:有些人認為這是最殘酷的奴隸制,另一些人則認為農奴制是地主對農民的關照。那麼,俄羅斯農奴制時期到底有多少農奴呢?

    首先,農奴制不同於古代奴隸制度,因為法律承認農奴是一個人,而不是一件物品。農奴的權利受到很大限制,然而,法律會懲罰謀殺農奴的地主,而古代的奴隸主對他奴隸的生命沒有責任。此外,教會祝福農奴的婚姻,法律是承認的,並不是奴隸之間的“婚姻”。

    當然,這並不是說農奴的日子過得很舒服。農奴們對自己的地位很不滿,博洛特尼科夫、拉津、普加喬夫領導的起義就證明了這一點,在俄羅斯引發了數千起小騷亂。但是,農民們比起個人自由來更加看重養活自己的土地,農奴們靠的是“家長式的但卻十分有限的福利體系”來維持生計。在廢除農奴制期間,國家對擁有土地的貴族採取相對友善的態度,在農民看來其結果十分令人沮喪。其實農民最根本的怨恨並非農奴制本身,而是土地佔有權。農民期望獲得上帝賜予他們的土地,現在卻面臨雙重的不足:一些“他們的”土地被奪走了,同時還被告知要花錢來購買剩餘的土地,農民對此充滿懷疑和憎恨。

    事實上,俄羅斯在15世紀末才建立農奴制,農奴制維繫著國家的基本體制。1649年禁止農民擅自改變他們的居住地,這不僅適用於地主農民,也適用於其他農民。1797年,皇帝保羅一世將勞役(俄國農奴制時代迫使農民無償地為地主勞動)限制在每週三天。19世紀40年代,尼古拉一世禁止將農民從土地上出售。

    俄羅斯的農奴制可以與法國的保守派結盟,但在14世紀中期消失了。英國沒有農奴制。德國和奧地利,農民的封建關係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上半葉被廢除。但那裡從來沒有一個地主可以買賣農民。並非所有封建關係都是農奴制。

    曾經,俄羅斯不是所有的農民都是農奴。即使在葉卡捷琳娜統治期間,貴族被賜予大量土地,私人擁有的農民只佔俄羅斯帝國一半的農村人口。18世紀末,俄羅斯地主農民的比重達到頂峰,然後開始下降。另一半農民被束縛在國有土地上,他們擁有更大的自由,同時要繳納稅賦。

    在1861年俄羅斯廢除農奴制前,18-19世紀由於自然災害和農作物歉收,農民都在捱餓。就理論上而言,在俄國,地主甚至有責任在饑荒時為農奴提供糧食。當然,農作物歉收和饑荒有時也發生在農奴制的鼎盛時期。而由歉收引起的第一次大規模饑荒發生在1873年,也就是農奴制廢除僅僅12年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Hero效仿YTG再拿獻祭流雅典娜,卻被Ts典韋完美剋制猝死,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