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秋山書遠
-
2 # 綠楊天
我來說一說。還是有必要的。同一部作品的不同版本,帶給人的不僅僅是不同的樂趣,它也是一種知識和見識的增進,更重要的是它們的不同,也反映了作者(譯者)在不同時期和角度對一部作品的不同理解和情感投入的程度,使得認識達至另一個高度,給人以新的驚喜或領悟。比如,我曾經讀過至少3個版本的《百年孤獨》,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個(發表在當年的《十月》雜誌上,高長榮譯本),第二次讀的是黃錦榮等的譯本,依然是興味盎然,也在藝術層面上認識更進一層。最後讀的是范曄譯本,又從整體上對馬爾克斯和他的小說,甚至當今世界為數不多的文學大師地位和價值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認知。還有馬爾克斯另一部名著《霍亂時期的愛情》,我也收藏了三部,分別是1987年灕江出版社徐鶴林、魏民譯本,1988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蔣宗曹、姜風光譯本,以及南海出版社2012年楊玲的最新譯本。當你擁有了這些不同的譯本,你的心情和感受是很不一樣的,那不是一般的興奮和滿足,你會有一種別人無法體會到的成就感,就如同擁有了新的愛情一樣,連你的呼吸的頻率都和以往大不相同。很特別的幸福,就是從你捧讀一本好書,擁有一段美好時光開始的。
-
3 # 阿貂說話
“小賤賤”雷諾茲曾經演過一部《愛情三選一》,裡面女主角的爸爸在她生日時送過一本《簡愛》給她,扉頁上寫著祝福女兒的話。
但很快父親就去世了,後來她遺失了這本書,就一直在尋找,於是買了很多版本的《簡愛》,裡面都有不同的題句。
透過那些題句,彷彿可以窺見不同的人生。這是一個憂傷的設定,但又很浪漫。
中國古代的書籍,有刻本與抄本,因為依靠手工,所以各個版本之間文字差別可能很大。因此古人看書,非常注意版本,特別怕用了“麻沙本”,鬧出笑話。
但現代社會,依賴電子技術,除了人為的原因,一般不會有太大差別。當然,如果是翻譯作品,因為譯者水平不同,也會有差別。
所以,同一部文學作品收集不同版本,取決於收集的用途、個人的愛好等,並沒有固定的標準。
-
4 # 火星上牧羊
外國文學作品的話有必要多接觸幾個版本,選自己最喜歡的收藏一個。比如外國名著的不同的版本,可能因為不同譯者的水平不一樣,對文字的美感度不一樣,翻譯出來的書差別很大。不同出版社、不同譯者的版本差別很大,有的是很粗糙的,讀就讀最好的那個啦。一般的,大出版社、名家譯本值得信賴。
國內文學作品就沒必要關注那麼多版本了,內容不會有大的差別,頂多包裝、印刷質量有些不同。
-
5 # 曉帆輕舟
如果是做相關的文學專題研究,最好是多蒐集同一部作品的不同版本,從中梳理源流,比較優劣。
如果只是普通的文學讀者,就不一定要這樣做。一般情況下,選某部作品的較好的一兩種版本即可。
例如,我作為紅樓夢的一般讀者,在閱讀紅樓夢時,選來選去,選定了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的一個版本,該版本含較多註釋,署名“曹雪芹、無名氏”(而不是曹雪芹、高鶚),有簡明扼要的出版說明。我比較喜歡這個版本。
-
6 # 書生124240573
我們讀文學作品只是欣賞,沒有必要收集各種版本來比較的閱讀,這樣是非常浪費時間的,有時間多看看別的作品更能擴大視野增加知識量。一般來說,只有專家(專題研究者)和圖書收藏愛好者才注重版本。
回覆列表
在圖書出版市場上,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的閱讀需求,往往一部作品,會有不同的版本,比如紅樓夢,有原文版本,也有白話文版本,還有適合兒童閱讀的兒童版或精簡版。愛好文學的人,大部分會選擇一部適合自己閱讀的版本,也有些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反覆閱讀同一部文學著作,自然,就會收集不同的著作版本了,總之,選擇因人而異,無需太過糾結,內容其實大同小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