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農一姐
-
2 # 龍百曉生
關於糧食補貼方面,作為一枚農村人,每年家裡也會有小麥補貼,雖然我們這邊農村現在只有125元/畝,但對於農村收入不高的群體還是一項重要收入,畢竟農戶為四口人家庭時,承包地應該在8畝左右,甚至更多時,就至少會有1100左右收入!
而這裡說到糧食直補畝數與實際地畝數少的情況,我感覺會有幾方面原因,在我瞭解到的主要情況具體表現為:
土地測繪:傳統與現代測量工具偏差比較大因為我出生的年份趕上了1997年的農村第二輪土地承包,那會兒分地方式很簡單,就是用傳統竹杆、線尺等丈量工具,由於測繪方式過於傳統,,導致誤差往往很大,並不完全準確!例如我們村與鄰村一畝地的大小就會偏差很大,受過去測量工具和人為影響,我們村一畝地實際面積小於正常標準,而鄰村一畝地實際面積卻多大於正常標準!
因此,導致每年夏收小麥時,遇到外地收割機都會給予說明一下,畢竟機收農作物是按畝數收錢,當然農戶不希望多給機收費用!同樣原理,糧食補貼因為也包括空中測繪等進行校正資料,使得官方給出的畝數還是比較接近實際標準!所以說,當自家糧食補貼少時,不妨藉助現代工具重新測量一下,應該會找到原因!
自家承包地是否全部種植小麥等補貼作物因為我們這邊是小麥產區,主要糧食補貼是小麥補貼為主,一般是按照農戶家裡實際種植小麥面積進行統計發放糧食補貼!這時農戶家裡如果有10畝承包地,其中只有8畝地是種植小麥,而其餘2畝種植棉花或蔬菜作物,這時每年只能領取8畝地小麥補貼,那麼也會少於自家正常畝數的!
承包了村裡其他農戶土地或存在漏報!在我們這邊農村還有一種情況,隨著一些農戶外出打工或進城生活,就會將村裡土地租賃給村裡其他親屬或農戶耕種!由於沒有具體的流轉協議,僅是口頭協議,因而糧食補貼還需要原來農戶去領取!例如我們家有8.8畝承包地,也租賃了1.6畝其他農戶土地,這樣每年申報小麥面積時雖寫的10.4畝地,但實際只領取了8.8畝小麥補貼1100元,而1.6畝地小麥補貼200元,還得由原來農戶自行領取,因而,這樣是作為土地租賃金一部分給原農戶家了!
另外,由於每年農戶種植的農作物可能會不同,就需要一年一申報統計,這時需要農戶自己去村委會申報自家小麥種植面積,如果不在家漏報了實際面積,可能也會導致糧食補貼會有偏差!
以上僅是我們可能會遇到的幾種情況,你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先自行確定農田具體畝數,然後與村委會溝通協商,或者是讓當地國土部門給重新測量土地,避免自家利益再次受損!
回覆列表
中國為了鼓勵農民種地的積極性,確保農業的穩定生產,確保糧食的安全生產,保障農民的基本的收益,也保障消費者的飯碗裡有飯吃,根據現在的種地的基本的狀況制定了糧食直補,主要是減少農民的種糧成本,增加農民的收益。畢竟現在種糧不賺錢,糧食價格低迷,給予農民一定的種糧補貼,也是保障糧食的穩產、高產。對於種糧補貼一般都是按照農民的種植的實際面積進行補貼,當然這個補貼的標準,是由當地的財政指定的,比如我們這邊的小麥補貼加上燃油補貼,每畝在137元左右。但對於農村種植的糧食的補貼標準,一般是按照所分得的承包田的面積進行補貼的。過去農村分配給農民的承包地,一般都是有一定的面積的。比如我們這邊根據村裡土地肥沃程度,土壤的結構,以及產量的高低等等,綜合因素考慮,分為一級地、二級地、三級地、四級地。也就是土地的質量越來越差,產量越來越低,交通條件越來越便利。但是每個人所分得的土地的面積是固定的,我們這邊一級地每口人為二分地。在過去分土地的時候人口比較少,而且生產路留得比較寬,地兩邊都有一些荒地頭,農民在冬天沒事的時候就把這些荒地頭邊開墾成耕地種植糧食,逐漸的就成為了一個種植的良田。有的農民把生產路也開墾成為耕地種植糧食。這就是為什麼,農民所分得的土地比所耕種的土地要少的主要原因。對於糧食直補一般都是由村集體集中落實農民所種的糧食的面積大小,對於農民家家戶戶種植糧食的地塊基本上村集體都瞭解差不多了。知道哪一塊土地是幾級土地,種植的是什麼糧食,農民種糧食到地裡一看一目瞭然,根據當時所分得的土地面積進行統計。村集體不會再對所種植的地塊在進行丈量,這樣費時費力。所以這就使得農民種的實際面積與所承包的面積有差距的主要原因。總之,對於農民得的糧食直補得多少,主要是依靠農民所種的土地面積的大小來決定的。但是農民所分得的承包地的面積在一輪延包時就有一定的數字記載,所以村集體在落實農民承包土地種植的糧食的面積是按照以前記載的數字進行統計上報。對於後來開墾的自己承包土地的地邊地就不在計算之內了,這就是為什麼農民實際種植的土地比直補的土地面積又少的主要原因。但是農民一般都不對這個進行質疑,畢竟所分得的土地面積是有一個固定數,一旦多出來村集體將會收回。這一點作為一個農民都是心裡有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