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廣州農村仔
-
2 # 餘生之歌
畢淑敏老師是我一直非常尊敬甚或仰慕的一位老師!說到她的貢獻,我覺得可以從兩方面來看。
一她的作品!雖然她的作品我並非都有幸拜讀!但僅從那些我看過不多的作品中就能感受到:一位普通女性,一位有思想和理想的普通女性,如何在社會浪潮中,即不脫離大眾規則,又能堅守本心的掙扎!她在作品中折射出來的人性的善良哪怕在自己對生存毫不留戀時也還在為隊友考慮!在面對人性的惡和貪婪引誘時能透過迷霧明心見性,堅守初心!這些品質放在她營造的背景中尤其彌足珍貴!這些在她作品中反射出的社會價值觀和人生觀,對很多普通大眾來說,其實無疑是一個燈塔,或者是一個行為標杆!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而且意義深遠的!
二她本人的履歷!畢老師在西藏艱苦條件下當兵11年,雖然思想上有著波瀾起伏,但是一直規規矩矩的盡職盡責,從衛生員,到助理軍醫,再到軍醫!而且業餘時間不輟學習!就連愛人也受她影響熱愛學習!專業後,畢老師在從醫20年後,開始專業寫作,而且她老早就敏銳的洞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還考取了心理諮詢師!她的這些經歷和履歷一方面反映出她在人生的不同程度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為她自己的寫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寫作素材和開闊思維!這種對於人生永遠處在專研和思考的狀態本身就值得很多人學習,而她本身的成功也給很多人樹立了榜樣!
所以,我認為畢淑敏老師對社會的影響雖然不動聲色,卻非常深遠!尤其對於中國的很多女性,她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值得學習的標杆!
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樣規規矩矩的作家與文學之路。我本來以為新湧現出來的作家都可能是懷才不遇、牢騷滿腹、刺兒頭反骨、不敬父母、不服師長、不屑學業、嘲笑文憑、突破顛覆、艱深費解、與世難諧、大話爆破、呻吟顫抖、充滿了智慧的痛苦、天才的孤獨、哲人的憔悴、衝鋒隊員的血性暴烈或者安定醫院住院病人的憂鬱兼躁狂的偉人——怪物。
畢淑敏則不是這樣。她太正常、太良善,甚至是太聽話了。即使做了小說,似乎也沒忘記醫生治病救人的宗旨,普渡眾生的宏願,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條不紊的規章和清澈如水的醫心。她有一種把對人的關懷和熱情悲憫化為冷靜的處方的集道德、文學、科學於一體的思維方式、寫作方式與行為方式。
而現在的文壇,常常是殺人之論火暴易紅,救人之論黯然無光;大而無當之文如日中天,誠實本分之作視若草芥;兇猛掄砍之風時贏喝彩,娓娓動人之章叨陪末座。一句話,乖戾之氣衝擊文壇久矣,恨比愛強健,鬥比和勇敢,罵比分析痛快,絕望比清明時髦,狂妄比謙虛現代,烏眼雞驅逐掉了百靈與夜鶯,廝殺的吶喊遮蓋了萬籟,而與人為惡的文風正在取代與人為善的舊俗……
她確實是一個醫生,好醫生,她會成為文學界的白衣天使。崑崙山上當兵的經歷,醫生的身份與心術,加上自幼大大的良民的自覺,使她成為文學圈內的一個新起的、別有特色的和諧與健康的因子。而另外的多得多的天才作家的另一面,實在是文學界的病友。我尊敬與同情我的病友,我知道世界上許多偉大的作家都有病,他們太痛苦了,他們因痛苦而愈發偉大了。但同時我也讚美與感謝大夫。有病人也有醫生,這才是世界,這才有各種寫不完的故事。
讀畢淑敏的文字,源於其語言冷靜、雅緻而又充滿哲理。看過電視上關於她的專訪節目,不免對她的職業精神更多了一份敬重,因為,她把努力當作一種持久的生存狀態。
17歲時,畢淑敏在西藏阿里高原當兵。一次,部隊拉練,穿越無人區,畢淑敏身背重負,行進60公里,還要翻越6000米的高山。下午4點,才走了一半路程,就再也走不動了。她決定自殺以結束痛苦。出於生命的本能,畢淑敏最終沒有跳下山崖。後來,遇到收容隊,她被告之:如果不快點走,就會凍死在這個山上。終於,在朦朧的月光下,沉重而堅持的腳步把她帶到了宿營地。
的確,人生雖不是苦旅,但困難、挫折和失敗會時常光顧我們左右,無人可以逃遁。不同的,只是我們的態度和由此作出的選擇。挑戰生命極限的體驗,讓畢淑敏確信,只有一步步前行,目標才能越來越近。
年近30,畢淑敏轉業回到北京,在一個工廠的醫務所任主治醫生、所長,一干就是22年。剛開始,她並不喜歡這個職業。後來,當她發現,醫生和生命發生著最緊密的關係,病人把自己最寶貴的生命託付給你,那是血肉相連的一種聯絡。於是,畢淑敏工作得異常努力。她這樣評價自己的醫術:“比不上鍾南山,比魯迅、郭沫若好。”
35歲,她開始寫作。從醫生到作家的跨越很大,完成這個轉變,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挑戰。曾經,畢淑敏對自己是否會堅持寫作下去,也打過大大的問號。她不時想著,文學這行當太艱辛,不如掉頭而去,繼續專注醫生的職業。可當她感受到文學創作的魅力時,便一如既往地執著。終於,她躋身於當代具有影響力的作家之列。她的長篇小說《紅處方》、《血玲瓏》被改編成電視劇。她的第三部長篇小說《拯救乳房》(原名《癌症小組》)正被多家報紙連載。
46歲,正值創作盛年,畢淑敏卻將中短篇小說的創作全部放下,進入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系讀書。面對又一個全新領域,她說:“不能說從0開始,也是從1開始。”她的基礎不是很好,所以更加投入。雖然,她沒有拿到博士學位,不能享受被人稱為“畢淑敏博士”的驕傲和滿足,但她說:“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情。”終於,她獲得了心理諮詢師資格,開了一家心理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