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教育領域創作者
-
2 # 速強畫說兒童教育
速強觀點:瞭解“跟爸媽玩得開”的原因,就知道解決“女兒不愛跟人打招呼”的解決方法。
一、現狀與問題本質家長老抱怨孩子不講禮貌,不主動和別人打招呼。這是什麼原因呢?
換孩子的角度想,父母是自己的親人,熟悉,有安全感,所以玩得開。
而父母的同事、父母的客人………都是別人,是陌生、不熟悉、無法體會到安全感的、和自己沒關係的人。【這是孩子與俱來的自我保護潛意識,如果很容易和陌生人搭話,家長才擔心呢,是吧?】
二、“孩子不愛跟人打招呼,不愛和人說話”的解決辦法1、父母應明白:孩子在感到安全的環境下才會溝通交流,這是非常好的自我保護潛意識。
同理,當孩子有安全感,會自然而然的溝通,就算語言表達不順暢,孩子的表情和肢體動作溝通也是正常的。
2、父母要做的是,讓孩子與自己的朋友、同事、客人逐步熟悉併產生興趣。
在孩子和“別人”熟悉並有安全感前,不應強求孩子和第一次見面的人打招呼,更不應當眾抱怨說“這孩子不講禮貌”【父母為了讓人認為自己教子有方,有面子,而強求孩子打招呼、搭話,是極為自私的表現】
三、示例我以父母約朋友首次來家作客為例,具體說說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如何引導孩子對客人產生安全感及興趣。(見圖)
-
3 # 七子姑娘
大家好,我是七岸教育說。
關於您女兒這個問題,我真的感同身受。
小時候,我真的是一個有點自閉徵象的小孩子。
為什麼要這麼說自己呢。
記得我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校園裡都是些天真活潑,調皮可愛的孩子,一到課間活動時間,大家都跳啊,唱啊,校園裡一篇喧鬧的景象。
可是沒到這個時候,我要麼就一個人站在操場的角落裡看著大家玩,要麼就去三年級找我姐姐玩。
可是姐姐那會有她們同班同學玩兒,我又太小,參加不了她們的遊戲,所以我很多時候都是帶著哭腔追著姐姐到處跑。
直到後來,班主任發現我總是不參與大家的活動,一個人顯得特別孤獨,所以就安排我同桌每到下課就牽著我的手去玩兒。
而我當時就屬於那種爛泥扶不上牆的型別,不論同桌帶我去哪裡,我總是低著頭扣手指頭,沒有一句話,也從來不主動去玩兒。
而我同桌又屬於那種調皮又急性子的女孩子,後來她就中午重新放棄我了。
所以,我有很長一段時間,只願意跟自己熟悉的人說話,只願意跟親人玩,對於其他人我都是屬於那種三聲問不響的型別。
當然,我的爸爸媽媽也像您這樣著急。
直到後來,我完全熟悉了學校的環境,才在同學和老師的關愛下慢慢打來了心結,接納了大家。
所以,我想說的是,您的孩子只是處於一個階段,而在這個階段,您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先帶孩子去更多孩子熟悉的環境裡鍛鍊心智,遲早孩子會慢慢開啟心結,像我一樣,慢慢變得開朗,自信起來。
當然,這個過程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就很慢,不要著急,每個人都需要鍛鍊,您的孩子也會成功變的更優秀的,加油哦!
回覆列表
解鈴還須繫鈴人,這樣的孩子與她的父母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讓她與外界聯絡還是應該讓她的父母說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