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山歲歲年年

    學過數學的人,都知道它有一門分科叫作“幾何學”,然而卻不一定知道“幾何”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在中國古代,這門數學分科並不叫“幾何”,而是叫作“形學”。“幾何”二字,在中文裡原先也不是一個數學專有名詞,而是個虛詞,意思是“多少”。比如三國時曹操那首著名的《短歌行》詩,有這麼兩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這裡的“幾何”就是多少的意思。 那麼,是誰首先把“幾何”一詞作為數學的專業名詞來使用的,用它來稱呼這門數學分科的呢?這是明末傑出的科學家徐光啟。   徐光啟聽說到中國來傳教的耶穌會會長利瑪竇精通西洋的自然科學,就到處打聽他的下落,想當面向他請教。1600年,他得到了利瑪竇正在南京傳教的訊息,即專程前往南京拜訪。   利瑪竇是義大利人,原名叫瑪太奧·利奇。他從小勤奮好學,對數學、物理學、天文學、醫學都很有造詣,而且擅長製作鐘錶、日晷(gu?,日晷是古代一種測定時間的儀器),善於繪製地圖和雕刻。  徐光啟見到利瑪竇,對他表示了仰慕之情,希望向他學習西方的自然科學。 利瑪竇看他是個讀書人,也想向他學習中國古代的文化典籍,並熱衷發展他為天主教徒,就同他交談起來。他們從天文談到地理,又談到中國和西方的數學。臨別的時候,利瑪竇對徐光啟學習西方自然科學的請求未置可否,卻送給他兩本宣傳天主教的小冊子。一本是《馬可福音》,講的是耶穌的故事,另一本是《天主實義》,是利瑪竇用中文寫的解釋天主教義的書。 徐光啟心裡明白,這是要他先加入天主教,然後才肯向他傳播西方的科學知識。後來,他經過三年之久的慎重考慮,為了學習西方的自然科學,就全家加入了天主教。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徐光啟完全弄懂了歐幾里得這部著作的內容,深深地為它的基本理論和邏輯推理所折服,認為這些正是中國古代數學的不足之處。 他感到,中國的古代數學雖然也取得了極其輝煌的成就,但千百年來一直受到經驗實證的限制,未能很好地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如果能把歐幾里得的這部著作介紹過來,對中國數學的發展將是很有好處的。於是,徐光啟建議利瑪竇同他合作,一起把它譯成中文。開始,利瑪竇對這個建議頗感猶豫,因為歐幾里得的這部著作是用拉丁文寫的,拉丁文和中文語法不同,詞彙也很不一樣,書裡的許多數學專業名詞在中文裡都沒有相應的現成詞彙。 要譯得準確、流暢而又通俗易懂,是很不容易的。早先曾有一個姓蔣的舉人同利瑪竇合作試譯過,就因為這個緣故而不得不半途而廢。但是徐光啟卻很有信心,他認為只要肯下功夫,多動腦筋,仔細推敲,反覆修改,總是可以譯成的。在他的一再勸說下,利瑪竇也就同意了。   從1606年的冬天開始,他們兩人開始了緊張的翻譯工作。每天晚上,他們坐在燈燭之下,先由利瑪竇用中文逐字逐句地口頭翻譯,再由徐光啟草錄下來。譯完一段,徐光啟再字斟句酌地作一番推敲修改,然後由利瑪竇對照原著進行核對。遇有譯得不妥當的地方,利瑪竇就把原著再仔細地講述一遍,讓徐光啟重新修改。 如此反覆數次,直到認為滿意了,再接著譯下一段。徐光啟對翻譯非常認真,常常是到了深夜,利瑪竇休息了,他還獨自坐在燈下加工、修改譯稿。有時為了確定一個譯名,他不斷地琢磨、推敲,不知不覺地就忙到天亮。譯文裡的“平行線”、“三角形”、“對角”、“直角”、“銳角”、“鈍角”、“相似”等等中文的名詞術語,都是經過他嘔心瀝血的反覆推敲而確定下來的。   從大雪紛飛的冬季忙到來年桃李花開的春天,徐光啟和利瑪竇譯出了這部著作的前六卷。徐光啟想一鼓作氣,接著往下譯,爭取在年內譯完後九卷,但利瑪竇卻主張先將前六卷刻印出版,聽聽反映再說。付印之前,徐光啟又獨自一人將譯稿加工、潤色了三遍,儘可能把譯文改得準確。 然後他又同利瑪竇一起,共同敲定書名的翻譯問題。這部著作的拉丁文原名叫《歐幾里得原本》,如果直譯成中文,不大象是一部數學著作。如果按照它的內容,譯成《形學原本》,又顯得太陳舊了。利瑪竇說,中文裡的“形學”,英文叫作“Geo”,它的原意是希臘的土地測量的意思,能不能在中文的詞彙裡找個同它發音相似、意思也相近的詞。 徐光啟查考了十幾個片語,都不理想。後來他想起了“幾何”一詞,覺得它與“Geo”音近意切,建議把書名譯成《幾何原本》,利瑪竇感到很滿意。1607年,《幾何原本》前六卷正式出版,馬上引起巨大的反響,成了明末清初從事數學工作的人的一部必讀書,對發展中國的近代數學起了很大的作用。   後來,徐光啟雖然沒有能夠再和利瑪竇一起譯出《幾何原本》的後九卷,但他又陸續寫了許多其他的科學著作,特別是《農政全書》這部鉅著,在中國和世界科學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後世的人們,為了紀念徐光啟在科學上的卓越貢獻,就把他的家鄉法華匯改名為徐家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米k30處理器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