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也稱腦溢血,是指腦實質內的血管破裂,血液溢位即為腦出血,佔全部腦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為30%~40%。發生的原因主要與腦血管的病變有關,即與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的老化、吸菸等密切相關。 腦出血常發生於50~70歲,男性略多,冬、春季易發,通常在活動和情緒激動時發病,出血前多無預兆,半數患者出現頭痛並很劇烈,常見嘔吐,出血後血壓明顯升高,血液在腦內形成凝血塊,可形成為腦血腫,由於腦血腫的佔位及壓迫,影響腦的血液迴圈,從而發生顱壓增高和腦水腫,所以絕大多數患者出現頭痛、嘔吐、昏迷及偏癱等共性症狀。但因出血部位不同,其臨床表現並非都一樣。 本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即使是倖存者,多數也留有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認知障礙、言語吞嚥障礙等後遺症。 基本知識 傳染方式 不具有傳染性 高危人群 疾病大都會有些易發生的人群,臨床上把這些人叫做高危人群,那麼腦出血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呢? 1.三高患者:高血脂、高血糖都能使腦血管變脆、變硬;高血壓會對腦血管壁造成衝擊,誘發出腦出血。 2.勞累過度或休息不好人群:勞累過度或休息不好易引起血壓波動或血液動力學發生改變,易引發腦出血。 3.生活不規律的人群:道理同勞累過度一樣,是腦出血的誘因之一。 4.嗜煙人群:煙毒可損害血管內膜,使血管變脆、變硬。 5.酗酒人群:大量引用烈性酒,對血管有害無益。據調查,酗酒是引起腦出血的誘因之一。 6.情緒波動大人群:情緒波動大,容易導致血壓不穩定,從而增加腦出血的發生機率。 7.受冷人群:寒冷天氣,血管收縮,血壓容易升高,容易引起腦血管破裂。 8.高脂肪、高熱量飲食人群:連續長期進高脂肪、高熱量飲食,可使血脂進一步增高,血管更容易變脆、變硬。 9.缺乏運動人群:長期坐著不運動,血液不能夠有很好的循壞,同樣是引起腦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 10.肥胖人群:肥胖者的腦血管壁容易有脂肪堆積,使得腦血管壁彈性變差,增加腦血管破裂的機率。 遺傳情況 不具有遺傳性 腦出血以起病急、病情重而著稱,因此搶救時機對挽救患者的生命來說十分重要,腦出血按照發病時間也是有不同分期的,及時確定分期,可以方便醫生診斷治療,那麼具體分期有哪些呢? 1.超急期(發病6小時內) 本期是決定預後轉歸的關鍵,醫院採取綜合措施,迅速控制血壓及顱內壓,防止繼續出血。由於腦出血6小時內是治療的黃金6小時。 2.急性期(發病6小時至2周) 一般發病24~72小時內腦水腫、顱內壓逐漸達到高峰,相應的臨床症狀、體徵也達到高峰期,發病7~8天時,腦水腫仍很明顯。 影響病情發展變化主要因素是腦水腫,患者表現為病情重、變化多,是腦出血引起死亡的又一個高峰期。 3.恢復期(發病後2周至6個月) 度過急性期,病後2周開始,大多數患者病情趨向穩定,腦水腫、顱高壓消退,腦部功能開始恢復,進入恢復期。 此期除了原有治療外,應重視康復治療, 應著手正規與系統的康復訓練,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顯著減少致殘。 功能鍛鍊,特別是早期的功能鍛鍊,這一點越來越受到重視。綜合運用藥物、針灸、推拿、物理治療及運動療法等康復手段,降低致殘率。 心理治療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突然的發病,一些家庭、社會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加之康復治療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患者往往產生焦急、憂鬱等不良情緒。醫者和家屬當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 4.後遺症期(6個月後) 病情穩定,重症患者可後遺偏癱、言語障礙等症。功能鍛鍊為主的康復治療仍是此期一項重要的工作。另外,必須注意針對病因,防止復發。 治療常識 就診科室 外科-神經外科 就診科室分佈 神經外科 35.0 % 神經內科 24.0 % 康復醫學科 14.0 % 腦外科 3.0 % 老年病科 2.0 % 高壓氧科 1.0 % 以上資料由Doctor You醫療AI統計輸出, 僅供參考 預後影響 腦出血是一種重症疾病,有人統計88%的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昏迷。本病死亡率的統計最高可達68%,其中約4/5的患者死亡發生在4天之內,其餘大多數也發生在2周之內。急性期死亡一般與腦出血和顱內壓升高對中樞的直接損害有關,其後死亡多由於肺部感染等併發症所致。如果渡過了急性期和併發症期,腦出血患者的預後相對還是比較好的。 腦出血急性期病情的嚴重度與出血量和出血部位有很大關係。一般來說,出血量越大,病情越重。大腦半球的出血,部位越深、越靠近中線,病情也就越重。腦幹出血或小腦出血對腦幹造成壓迫者,病情也重。此外,腦室出血也預示病情嚴重。 從症狀來看,昏迷時間越長、程度越深,則預後越差。發病後短時間內體溫急劇升高者,說明大腦深部的中線結構(丘腦下部)受累或是腦幹部位的出血,預後也差。發病後血壓繼續升高,經藥物治療難以控制者,說明出血量大,顱內壓升高明顯,預後嚴重。
腦出血也稱腦溢血,是指腦實質內的血管破裂,血液溢位即為腦出血,佔全部腦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為30%~40%。發生的原因主要與腦血管的病變有關,即與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的老化、吸菸等密切相關。 腦出血常發生於50~70歲,男性略多,冬、春季易發,通常在活動和情緒激動時發病,出血前多無預兆,半數患者出現頭痛並很劇烈,常見嘔吐,出血後血壓明顯升高,血液在腦內形成凝血塊,可形成為腦血腫,由於腦血腫的佔位及壓迫,影響腦的血液迴圈,從而發生顱壓增高和腦水腫,所以絕大多數患者出現頭痛、嘔吐、昏迷及偏癱等共性症狀。但因出血部位不同,其臨床表現並非都一樣。 本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即使是倖存者,多數也留有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認知障礙、言語吞嚥障礙等後遺症。 基本知識 傳染方式 不具有傳染性 高危人群 疾病大都會有些易發生的人群,臨床上把這些人叫做高危人群,那麼腦出血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呢? 1.三高患者:高血脂、高血糖都能使腦血管變脆、變硬;高血壓會對腦血管壁造成衝擊,誘發出腦出血。 2.勞累過度或休息不好人群:勞累過度或休息不好易引起血壓波動或血液動力學發生改變,易引發腦出血。 3.生活不規律的人群:道理同勞累過度一樣,是腦出血的誘因之一。 4.嗜煙人群:煙毒可損害血管內膜,使血管變脆、變硬。 5.酗酒人群:大量引用烈性酒,對血管有害無益。據調查,酗酒是引起腦出血的誘因之一。 6.情緒波動大人群:情緒波動大,容易導致血壓不穩定,從而增加腦出血的發生機率。 7.受冷人群:寒冷天氣,血管收縮,血壓容易升高,容易引起腦血管破裂。 8.高脂肪、高熱量飲食人群:連續長期進高脂肪、高熱量飲食,可使血脂進一步增高,血管更容易變脆、變硬。 9.缺乏運動人群:長期坐著不運動,血液不能夠有很好的循壞,同樣是引起腦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 10.肥胖人群:肥胖者的腦血管壁容易有脂肪堆積,使得腦血管壁彈性變差,增加腦血管破裂的機率。 遺傳情況 不具有遺傳性 腦出血以起病急、病情重而著稱,因此搶救時機對挽救患者的生命來說十分重要,腦出血按照發病時間也是有不同分期的,及時確定分期,可以方便醫生診斷治療,那麼具體分期有哪些呢? 1.超急期(發病6小時內) 本期是決定預後轉歸的關鍵,醫院採取綜合措施,迅速控制血壓及顱內壓,防止繼續出血。由於腦出血6小時內是治療的黃金6小時。 2.急性期(發病6小時至2周) 一般發病24~72小時內腦水腫、顱內壓逐漸達到高峰,相應的臨床症狀、體徵也達到高峰期,發病7~8天時,腦水腫仍很明顯。 影響病情發展變化主要因素是腦水腫,患者表現為病情重、變化多,是腦出血引起死亡的又一個高峰期。 3.恢復期(發病後2周至6個月) 度過急性期,病後2周開始,大多數患者病情趨向穩定,腦水腫、顱高壓消退,腦部功能開始恢復,進入恢復期。 此期除了原有治療外,應重視康復治療, 應著手正規與系統的康復訓練,才能獲得較好的效果,顯著減少致殘。 功能鍛鍊,特別是早期的功能鍛鍊,這一點越來越受到重視。綜合運用藥物、針灸、推拿、物理治療及運動療法等康復手段,降低致殘率。 心理治療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突然的發病,一些家庭、社會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加之康復治療又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患者往往產生焦急、憂鬱等不良情緒。醫者和家屬當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 4.後遺症期(6個月後) 病情穩定,重症患者可後遺偏癱、言語障礙等症。功能鍛鍊為主的康復治療仍是此期一項重要的工作。另外,必須注意針對病因,防止復發。 治療常識 就診科室 外科-神經外科 就診科室分佈 神經外科 35.0 % 神經內科 24.0 % 康復醫學科 14.0 % 腦外科 3.0 % 老年病科 2.0 % 高壓氧科 1.0 % 以上資料由Doctor You醫療AI統計輸出, 僅供參考 預後影響 腦出血是一種重症疾病,有人統計88%的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昏迷。本病死亡率的統計最高可達68%,其中約4/5的患者死亡發生在4天之內,其餘大多數也發生在2周之內。急性期死亡一般與腦出血和顱內壓升高對中樞的直接損害有關,其後死亡多由於肺部感染等併發症所致。如果渡過了急性期和併發症期,腦出血患者的預後相對還是比較好的。 腦出血急性期病情的嚴重度與出血量和出血部位有很大關係。一般來說,出血量越大,病情越重。大腦半球的出血,部位越深、越靠近中線,病情也就越重。腦幹出血或小腦出血對腦幹造成壓迫者,病情也重。此外,腦室出血也預示病情嚴重。 從症狀來看,昏迷時間越長、程度越深,則預後越差。發病後短時間內體溫急劇升高者,說明大腦深部的中線結構(丘腦下部)受累或是腦幹部位的出血,預後也差。發病後血壓繼續升高,經藥物治療難以控制者,說明出血量大,顱內壓升高明顯,預後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