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IMO313

    4號凌晨3點見紅,微微有一點點疼,而且也不規律,早上起床老公要上班,

    然後給婆婆打電話說跟我一起怕有啥萬一,然後婆婆一聽見紅要去醫院看看檢查一下,隨後老公班也沒上成就去了,待產包啥的都提前放到後備箱了,就怕來個萬一,到醫院10點多,然後內檢,宮頸管消除,胎頭挺往下的,被留下住院,醫生留下一句話快的話晚上就生了,當時心想媽呀,還沒有準備好呢,然後接下來一直不規律宮縮,到晚上12點左右,感覺一股熱流,然後讓老公去喊護士,來了然後內檢0.5指,疼痛感還可以忍受這時候,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還有就是0.5指醫生說你這個頭很往上,估計生不著,心裡犯嘀咕,下午還在下面,然後上去了?中間宮縮4.5分鐘一次,越來越強烈,當時婆婆看我疼的那樣說實在不行咱刨腹產,被我拒絕了,我媽心疼的眼淚直流,本來自己想不打無痛的,結果到了早上6點實在受不了了,護士來之後說讓老公把我推去產房,準備上無痛,第一次坐輪椅,

    到產房護士說如果不到2指半不可以打無痛,需要重新回病房,然後一陣宮縮感覺要跪地上了,自己爬產床上去,一看3指,準備無痛,然後上了無痛瞬間起了作用,也沒有別人所謂的10分鐘,馬上整個人都舒服了,迷糊了一會,無痛差不多到九點吧,護士說10指開了,我的天,沒感覺,然後出去叫我老公進來陪產,我跟老公有說有笑的一起摸著肚子,緊緊的就開始用力,然後用了5.6次吧,也就30分鐘時間寶寶出來了,7斤重輕微撕裂無側切,縫針選擇了內縫,因為可以不用拆線,縫線挺仔細,縫了估計有20分鐘吧,我問助產士為啥這麼麻煩不是輕微撕裂嗎,然後她說內縫需要跟繡花一樣看不出來,要是外縫三針搞定,完事之後推去觀察一個小時回病房,我還跟我媽開玩笑說我要下床了,躺了30分鐘左右真的下床了,去上了個廁所,沒有什麼疼痛感,還有就是內檢並沒有那麼痛苦,只要放鬆就可以了,宮縮很疼的時候讓老公幫忙揉腰部,會有緩解,我就是我老公跟我媽換著來,真的有用,整個過程挺順利,也沒受什麼罪,而且老公覺一點不睡陪著,寶寶出來寶爸也是幫忙帶,下班回來洗衣服,照顧寶寶,真的體會到別人說的生個孩子就知道一個男人靠不靠譜了,真的知足

    住院五天後就出院啦,回到家後開始了我和寶寶坐月子的生活,餵奶和換尿片是我每天都在經歷的,產後大肚腩,大象腿,水桶腰一直困擾著我,第三天下床就扶著護欄走到分診臺稱體重去了,剖腹產出院的時候,其實醫院就給你裹好肚子了,但是醫院裹的沒多久沒彈性了,而且太繞了不說還硌胯骨,一天下來胯部都硌紅了。把人又緊又難受的。彈性不好後我就去了在沒穿。

    結果出月複查的時候,肚子還是很大。我姐來看我,問我你怎麼沒穿裹腹?然後又和我科普,說現在媽媽穿的都是專業的產後的衣服。連同胃部,內臟子宮胯骨 屁股 大腿都能收,穿上都能坐著餵奶。 而且剖腹產的媽媽是一定要穿的,保護傷口的癒合,還會防止器官下垂。然後我拿了兩套穿,真的比醫院的舒服多了。

    兩個多月的時候,在飲食不變的情況下真的瘦23斤了,但是我每天還是堅持做瑜伽20分鐘,純母乳餵養寶寶。 就這樣我穿了2個多月,肚子基本收平了,體重明顯下降,我不節食一直堅持母乳,健康的灰復了!一點贅肉也沒有, 現在出門都說我不像生過寶寶的。心裡那就一個倍爽啊。

    孕期增重太快,一胖不可收拾?孕媽學會4個小技巧控制體重不再難!

    1、粗雜糧、薯類和蔬菜代替一部分的主食

    我們平時吃的饅頭、白麵包、白米飯、麵條等都屬於精白米麵,它們不含膳食纖維,幾乎就是純的碳水化合物,飽腹感弱,但升糖指數卻非常高,吃完之後血糖波動大,當時飽得快但很容易就餓了,不知不覺就會吃很多。

    建議孕媽不妨用小米、糙米、燕麥、玉米、紅豆、綠豆等粗雜糧,或者紅薯、土豆、芋頭、山藥等薯類以及藕、荸薺等富含澱粉的蔬菜來代替一部分主食。

    這兩類食物既能提供充足的膳食纖維,飽腹感強,吃較少的量就能飽。同時,它們的升糖指數還不高,血糖波動小,更加耐餓,用它們來替代精白米麵整體攝入的能量就會減少很多。

    2、吃飯之前喝點水

    很多媽媽會發現,孕後期很容易餓,餓了之後就容易在餐桌上狼吞虎嚥,等一頓飯結束,才發現自己好像吃撐了。

    所以,想控制自己的食量和食慾,在就餐之前,先喝點水,就能有效防止不小心吃撐的現象。當然,你也可以把水換成牛奶或酸奶,延緩飢餓的同時還能順便補鈣。

    3、調整進食順序

    吃飯的時候,我們往往會選擇先吃主食或肉類,往往都是吃得快飽了,才象徵性地吃兩口菜。如果想要很好地控制體重,在吃飯時應該先吃菜,再吃肉,最後吃主食。

    由於蔬菜當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水分,能量較低。當我們選擇先吃菜時,就能以攝入很低的能量換得一個半飽,之後再吃點富含優質蛋白質的肉類,最後少吃一點主食就完全飽了。這樣下來,不僅控制了整體能量的攝入,對於餐後血糖的穩定也很有幫助。

    4、細嚼慢嚥

    吃東西時,如果狼吞虎嚥,我們的大腦往往還來不及接收飽足的訊號,我們就已經吃了太多的東西。

    所以吃飯時,每口食物咀嚼差不多10-20次,既能讓大腦有充足時間接受飽足的訊號,避免進食過多,又能減少胃腸道的工作負擔,減少消化道疾病的發生,可謂是一舉兩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合同法的起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