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建中心理諮詢

    明知道不好的習慣,但就是管不住自己,這樣的情況是很常見的,舉個常見的例子來說,就是抽菸了,現在抽菸的人自己都知道這個不是一個好習慣,傷害身體,但就是會繼續抽菸,為什麼呢?這首先要知道抽菸可以滿足這個人什麼樣的需要了,煙裡面的物質,進入體內之後,可以讓自己有一種欣快感,愉悅感,有的人感覺抽菸可以提神醒腦,其實就是一種愉悅感,如果沒有這種愉悅感,抽菸就沒人抽了,不是喜歡煙,而是喜歡那種愉悅感,汽車廢氣也有煙味,但沒人喜歡吸廢氣,因為沒有可以產生愉悅感的物質。所以很容易理解,真正能夠戒菸的人,肯定是找到了其他可以讓自己快樂愉悅的事情,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寫作的時候,開始抽菸也很厲害,後來他自己覺得應該戒菸,換了另一種讓自己感覺愉悅的事情,長跑,基本每天都跑五公里,十公里,他自己的體驗就是跑步多了,很自然就不想抽菸了,確實跑步就給他長期持續的愉悅感了,那戒掉自己也知道傷害身體的抽菸就很自然可以做到了,作家抽菸是很常見的,長時間的安靜寫作,很多作家都需要抽菸來保持自己的寫作狀態,你問問多少作家戒菸成功了?村上春樹如果沒有堅持長跑,恐怕他也戒不了煙,每個人都需要愉悅感,需要快樂,當自己平時沒有可以讓自己持續快樂的健康的方法,就會出現各種不健康的做法,不好的習慣的背後,其實都有這個心理原因,而不是生理上,技術上沒有辦法,其實辦法很多,但去掉了這個習慣,沒有其他可以快樂的習慣的話,一個人就很難堅持改變,很容易恢復壞習慣,抽菸也是很典型的,很多人戒菸失敗很多次,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自控力,抵制誘惑的問題,其實主要是因為這個心理原因,而不是技巧和方法的問題,技巧和方法很容易學習,但改變自己快樂的方式卻不容易做到,要做到習慣健康快樂的方式,還涉及到對自己的心理性格的瞭解和理解,明白自己為什麼會需要不好的習慣,同時還願意積極嘗試,堅持耐心嘗試好的習慣,才可以慢慢改變,用好的習慣更換原有的不好的習慣。自己做不到的時候,就是需要心理諮詢的幫助的時候了,讀懂自己的性格和心理誤區,確實自己不一定可以做到。

    你需要更具體的參考建議的話,你還需要具體說說你要改變的壞習慣是什麼,具體的習慣不同,方法也有所不同。

  • 2 # 使用者1286073442157

    身上有毛病或壞習慣,短時間是很難忍住不再犯的,因為它已成為你生活習慣的一部分。想要改變它,可以試試多培養幾樣好的興趣愛好,將精力和時間逐漸轉移到這些興趣愛好上,時間長了,就可以慢慢忽略毛病和壞習慣,情況自然得到改變了。

  • 3 # 李大右

    我的女朋友是一個非常聞不慣煙味的人,是那種聞到煙味就感覺喘不過氣來的型別,真實的例子,我即使是兩天前抽了煙,然後硬生生堅持兩天沒有再去抽,當兩人見面的時候,她仍然能從我的手指間聞到煙味。(我們在兩所不同的大學上學),我分享自己的一點小經驗,作為你的參考。

    其次就是意志。透過克服困難,實現你的預期目標,如果你有堅強的意志,你就會自覺的、有目的的去行動。意志和克服困難是相聯絡的,只有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才能體現出意志的力量。

    其他的一些具體辦法你可以百度一下,自己選擇,但是你只要能堅持這兩點內容,就一定會改掉自己的缺點。加油!

  • 4 # 小陳說保

    這個問題估計大家都會有些感同身受。

    舉兩個例子來簡要表述一下:

    1.心理性格上的問題如性子急,在急躁的時候容易口出傷人說出一些自己冷靜後會後悔的話去傷害朋友或者親人,或者忍不住動手生氣等。

    這樣的問題建議首先如果做這個事後努力做到能去承認錯誤,朋友或者親人之間瞭解你的多少都會諒解一下。

    其次自己給自己一定的懲罰,比如做一次不對的事情做到一週或者一月不要手機或者不抽菸等自己在意的又不影響生活的來制約一下。

    能做到上面兩點的話我相信堅持下去你會越來越好。

    2.行為上的問題如抽菸,比如想戒掉可以藉助一些外力如口香糖在加上自己有意識的去努力減少這樣的行為,能少抽一根是一根。然後在告知下身邊的朋友多多提醒下你。最後就看自己的毅力了。

  • 5 # 做個優秀人

    首先要承認自己存在的毛病,並且可以給自己設定一個長期的目標,循序漸進,一點點的改正自己的毛病,想要短時間內徹底改掉是困難的。

    改變可以分為主動的和被動的,主動就是自己內心想要改變,這需要有自律能力。被動的改變,就是有什麼特殊情況必須要改變的毛病,比如身體疾病不允許繼續以前的毛病,這種也許會更簡單一些。

    確定好自己的目標,分清自身的毛病是主動要改還是被動要改,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堅持了。

  • 6 # 禪藝今生

    毛病也是自己的一部分,並且大多時候所謂的毛病是以普遍的標準去衡量的,在自我的某個視角下未必是毛病,不去改變既維護了潛意識的統一,又無意識的表達了不服。

    這一表現主要是早年自戀受挫造成的,嬰兒的全能自戀和六歲之前自我中心階段,如果沒有被充分滿足,成年之後就容易繼續透過無意識去彌補。

    那所謂的毛病就變得很有意義(但理性不知道),不知不覺的總想去犯,可能在糾結中耗費很多心力,也有可能影響對人際關係。

    要想改變,就得看到這個毛病背後的需求,不去批判它,尋找更適合的方式去滿足,逐漸就能改變。

    如果自己無法調整,也可以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專業電腦打字員打一般用哪種輸入法打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