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樹老師觀察

    分享下我自己的感受,現在這個時代有些浮躁,人們為金錢論,物質需求永無止境,於是人們不管有多少財富都在不斷想創造更多。資訊爆炸時代,快餐文化導致很少有人願意靜下心來去研究一個東西,所以很難出匠人。每天我們都是線上狀態,太容易受身邊(網路)事物影響。所以獨立思考能力成為越來越稀缺的能力。真正享受獨處獨立思考的人需要更大的毅力,我是很佩服這樣的人的!

  • 2 # 資深神回覆師

    題主:

    不知道你說的精英階層是屬於那些層次的?姑且算為金領及中小企業老闆級別的人吧,這個階層的人對金錢並不是很缺,在遇到事情的時候,能不能保持理智,很大一部分要看這個事情對自身的利益有多大的侵害或者增加,侵害過大時,大部分人並不能保持理智的,增加過大時也一樣,所以身邊有個朋友就說過,要對自己設上限和下限,就是這件事最大壞到哪個層次我是能接受的,如何去應對,此為下限,上限就是,這個事情不管對我多有利,我要獲取多大的利益就夠了,後面產生多大利益我都不管。用這種方法應該用一定的用處吧

  • 3 # 七師弟

    1、獨立思考不僅是一個人生活與事業的關鍵,也是一個民族成熟與發展的必要。

    2、獨立思考必須有嚴格的邏輯支撐,否則就是走火入魔成為奇葩。

    獨立思考的習慣與氛圍

    西方人之所以又較好的獨立思考習慣,並不是西方多民族如何如何優越,文明有多麼優秀,而是他們的社會文化氛圍所造成的。

    猶太與基督教系的宗教信仰,都不約而同的強調信徒自己與上帝的獨立精神連結,與此同時,在自由主義氛圍下滋生的個人主義,英雄主義等等,聯合造就了在核心價值觀方面的獨立思考與自我保持的習慣。

    因此西方人,尤其所謂的西方知識群體,或者能力群體,在處理問題是不會因為所謂“交情,關係”的好壞來判斷事物或者處理問題。這是一種等距格局氛圍式思路慣性,和東方社會文化的差序格局是不同的。什麼是差序格局呢,就比如在我們的社會,一個人與一兩年的工作同事關係,會超越許久不聯絡的大學同學,甚至是親戚。而在等同的工作同事或社交場合之中,老鄉,鄰居又會比普通同事更加親密。

    這種差序格局造成的社交依賴往往就會影響我們的獨立思考,往往成為在一個社交團體之內形成人云亦云或是觀點一致的現象,因為我們擔憂自己獨立思考的結果形成異類觀點,從而有可能被脫離某個群體。

    那麼所以精英保持獨立自考的基礎,首先就是破除自己的社交或人際依賴恐懼,有勇氣孤獨,並且有耐得住寂寞的勇氣與信心,這才是保持獨立思考的基礎。

    叔本華說過,一個人的精神價值往往與他的社交活躍度成反比。年輕人,就是要耐得住寂寞。

    東方差序格局與西方等距格局社會文化的基礎,形成了圈內思維與圈外思維的思考習慣,這也是我們時長無法獨立思考與判斷的原因,因為受到價值觀的干擾。東方社會習慣性地形成圈內思維格局——即我是什麼身份,我就該做什麼樣的事,做了什麼樣的事情或是沒做什麼事,就是不好,比如師德,醫德,成績不好就不成器,三十而立等等,都在限制我們的獨立思考與認知。而西方人不同,西方人是圈外思維,圈內只有法律和宗教,也就是說,只要不違反法律和違背上帝的事情,我愛幹什麼就幹什麼,只要能幹好,我就是優秀的。

    這個現象之中最典型的就是三十而立,比如一個人三十歲了,當你自己覺得沒必要結婚時?你會受到影響嗎?當自己還沒有工作時,就一定是沒出息嗎?這些就是價值觀影響著我們的判斷,而精英之所以能夠成為精英,就因為他們不受這些價值觀影響,對自己有獨立思考與判斷。然後做出決定。

    獨立思考——千萬不能脫離實際

    一切從實際出發,是主席說過的真理。這是沒毛病的,而獨立思考,必須要有嚴格的邏輯支撐,而嚴格的邏輯支撐,必須以實際為基礎。

    打個比方,有的人喜歡用道家哲學說禍福相依生死有命清靜無為,那麼看待事物就不該有極端的結論。有的人喜歡用儒家哲學說修身齊家中庸大學,就不用最後又認為一切隨緣。

    遇到一件需要自己得出結論的事,首先用考察,調研等方法,看清實際情況,剖析自己的問題,得到較為客觀的結論,然後找出這件事物當中的所有配對矛盾,之後在所有矛盾之中,找到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確定主要矛盾之後,又再確立主要矛盾的所有聯絡與相關因素,最後確定解決主要矛盾的方法,在諸多可選方法之中,把握利益最最佳化並與現實相結合,就確定了自己的結論。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年輕的朋友思考一個,近期應該結婚嗎?

    首先,我們的個人情況是什麼,物質層面是否有家庭的支撐條件,精神層面是否是真愛。精神和物質層面,自己最看重哪一方面?

    接下來,如果得出結論,要結婚。那麼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來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應是——跟什麼樣的人結婚?如果有確定物件就暫時不用繼續思考這個問題,繼續下一個主要矛盾,而如果沒有物件,那就思考自己是感覺流,還是現實流,還是二者兼備。

    最後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結論,感覺流的,那就多旅遊多社交擴大自己的人際圈,現實流的,那就多相親多介紹多打廣告,二者兼備的,那就兩件事都做。

    希望對大家有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校就讀的孩子經常偷盜、逃學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