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越關
-
2 # 瀟蕭歷史文社
孝莊皇太后為什麼沒有出手收拾鰲拜幫少年康熙掃清障礙我認為主要原因有這麼幾點:
第一、朝廷需要鰲拜
康熙皇帝即位的時候只有八歲,還是個孩子,不管這個孩子有都麼厲害都無法掌控政局,需要輔臣的輔佐。而順治皇帝留下的四個顧命大臣就是康熙在朝中的四根支柱,這一點無論是康熙還是孝莊皇太后都非常清楚,也離不開他們,因此除掉鰲拜康熙固然有這種想法,但孝莊皇太后卻沒有這個想法。
第二、鰲拜對清朝的忠誠
不可否認鰲拜對於清朝,對於朝廷是忠誠的,早在順治皇帝在位的時候,鰲拜就堅決擁護順治皇帝,甚至為了順治皇帝不惜以權侵朝野的攝政王多爾袞發生衝突,甚至差點因此丟掉性命。在這一方面康熙皇帝可能沒有經歷過,但孝莊太后卻是親身經歷,對於鰲拜是相當信任的。鰲拜後期固然想要飛揚跋扈,但是鰲拜的忠誠卻從來沒有任何人懷疑過。他的部署要鰲拜廢掉康熙,鰲拜甚至與他們翻臉,甚至在康熙的晚年也不得不承認鰲拜是忠於大清的。
第三、朝廷體制問題讓孝莊皇太后根本無法插手朝政
儘管很多電視劇對於孝莊皇太后有過渲染,但仔細檢視清史,孝莊皇太后卻根本沒有插手朝政,甚至制定的後宮不可干政的鐵律。在順治前期,朝政由多爾袞把持,多爾袞去世之後,朝政便歸順治皇帝,再由順治的親信大臣主管,就連擬定輔政大臣的名單,順治皇帝也沒有跟孝莊皇太后商量。如果孝莊有這樣的能量的話,他完全可以在順治皇帝擬定輔政大臣名單的時候換掉鰲拜,畢竟宗室大臣還有很多比鰲拜有威望能力的,那也就沒有後來的鰲拜飛揚跋扈了。
其實康熙除鰲拜並不是因為鰲拜亂政,而是皇帝準備集權,縱觀清朝的歷史,每一代皇帝的顧命大臣幾乎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康熙時期的鰲拜只是開始,雍正時期的隆科多、乾隆時期的鄂爾泰、張廷玉,嘉慶時期的和珅哪一個能夠安享晚年。這些人都不是大奸大惡之人,但都是威脅到皇權的執行,因此要嗎被殺,要嗎晚景淒涼。
回覆列表
公元1662年康熙登基,之後由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輔臣輔政,但是索尼年邁退居二線,蘇克薩哈被鰲拜斗倒,遏必隆轉而聽從了鰲拜的命令。鰲拜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權臣,並且開始欺負當時的康熙皇帝,但是孝莊太后一直沒有出手援助康熙。原因就在於孝莊不想處置鰲拜。
在處置鰲拜問題上孝莊一直在猶豫,他不清楚該不該能不能處置鰲拜;首先來說鰲拜對清朝有著巨大的戰功。其次鰲拜是極其忠心的一個人,尤其是對待早年的孝莊和順治。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鰲拜和孝莊有著共同的利益。
戰功赫赫鰲拜是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之侄,可以說是系出名門,青年即隨皇太極南征北戰,立下了巨大的戰功。
在皮島之戰中身先士卒,一舉拿下了皮島這一戰略要地。為此皇太極以首功晉爵鰲拜三等男,賜號“巴圖魯”(勇士)。
隨後在和明朝的作戰中屢屢立有戰功,在松錦會戰中更是殺得明朝軍隊大敗,因功升護軍統領。
在滿清入關之後,鰲拜隨軍擊敗李自成大軍,之後再擊敗大西政權是立下了頭功,鰲拜雖然位於四大輔臣之末,但是功勞卻是其他三個人無法比擬的。
忠心耿耿鰲拜對待皇太極,皇太極的兒子豪格,以及順治帝福臨和孝莊太后異常忠心。
首先來說,在皮島之戰中,鰲拜贏得了皇太極的關注,從此之後皇太極對鰲拜非常青睞。鰲拜也對皇太極忠心耿耿。這也影響到了鰲拜後來的人生軌跡。
在皇太極死後,多爾袞和皇太極的兒子豪格開始爭奪起了皇位。而鰲拜因為忠於多爾袞,所以堅決的擁護了豪格。
也正是因為鰲拜等人對豪格的堅決擁護,所以才有了多爾袞放棄稱帝,被迫立福臨為皇帝。從這一方面來講鰲拜是對孝莊和福臨有恩的。從這以後孝莊和福臨對待鰲拜也是青睞有加。
但是在多爾袞掌握政權時期,因為鰲拜忠心於福臨和孝莊的原因,屢次遭受到了多爾袞的迫害,曾經有三次被多爾袞論死,但是在多方勢力角逐下最終活了下來。
也因此在福臨親政之後,鰲拜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福臨的股肱之臣。君臣之間更加親近。也因此有了後來的託孤之重。
雙方有著共同的利益後期的鰲拜之所以敢對康熙不敬,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孝莊的原因。
鰲拜對孝莊也是非常的忠心,而且兩個人都是純粹的滿清思想,即是重滿蒙抑制漢人。
後世對孝莊太后很敬重,但是不得不說孝莊太后是非常不喜歡漢人的,最為突出的表現是孝莊曾經說過“有敢以漢女入宮者斬!”可以說孝莊對待漢人已經達到了極其厭惡的程度。也正是因為這句話,才有了後世清朝帝王不娶漢人女子的定律。
也正是因為孝莊和鰲拜的意見一致的打擊漢臣,才有了孝莊對鰲拜的信任。讓鰲拜帶頭去打擊漢臣和支援重用漢臣的人,其中就包括年幼的康熙皇帝。
也正是因此助長了鰲拜權勢的上升,才有了鰲拜對康熙有恃無恐的呵斥。
這也解釋了在圈地運動中,鰲拜不顧康熙命令執意處死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三人。原因就在於孝莊這個大BOSS的支援。
而這次事件蘇克薩哈沒有投同意票,也被孝莊看在了眼裡,所以才有了後來鰲拜整治蘇克薩哈時孝莊的默不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