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從黔說事

     “中國哲學”的概念、近代(modern)意義的中國哲學研究,首先出現於歐洲的法國、德國,其次出現於亞洲的日本、中國。中國哲學作為一個學科則首先形成於日本。最早把中國的某種學問與“哲學”聯絡起來的是傳教士利瑪竇。他說:“華人所熟悉的唯一較高深的哲理科學就是道德哲學。”“中國哲學家之中最有名的叫作孔子。” “道德哲學”和“中國哲學家”都蘊涵著“中國哲學”的觀念。利瑪竇1582年來華,1610年去世。可見,至遲1610年之前, “中國哲學”的觀念已經出現。

      1687年,傳教士柏應理(Philippe Couplet)在巴黎以拉丁語出版了《中國哲學家孔子》, 該書導言使用了“中國哲學” (philosophiam sinicam)概念,這可能是此概念在世界範圍內首次出現。柏應理在導言中用106頁篇幅介紹中國哲學,可視為世界範圍內中國哲學研究的開始。萊布尼茨於1715年1月至1716年3月間撰寫《致德雷蒙先生的信》(後被編輯為《論華人的自然神學》),自然而然地把《性理大全》稱為“中國哲學”,其中又有“我在中國哲學中,另又找到反駁拜偶像者的有趣理論”之語。中國哲學首次進入大學課堂,至晚是在1721年7月21日。當天,德國啟蒙思潮的開創者之一沃爾夫用拉丁語發表《華人的實踐哲學》的演講,讚揚中國的理性主義。1816年,黑格爾在海德堡大學講授哲學史,也把“中國哲學”列為一章--不過,眾所周知,他的態度是否定性的。歐洲的中國哲學通史、專論著作,據筆者的不完全統計,至1934年,較為重要的至少有12種。

      歐洲本有哲學傳統,歐洲人用哲學的“稜鏡”來透視中國的某種學問,亦屬順理成章。“中國哲學”概念在東亞的出現,語境則與歐洲迥然不同。它是近代化的產物,其中包含一定的歷史必然性。這個過程,中日之間又有較大差異。至遲於1623年,中國已接觸到“philosophy”的概念。當時學者將其譯作“斐祿所費亞”、“理學”、“愛知學”等。由於當時整個東亞尚未遭遇西方的軍事侵略和文化衝擊,故“philosophy”並未產生影響。此可謂“哲學”傳入東亞的史前史。“Philosophy”再次傳入,則是東亞救亡圖存,進入近代化階段的產物,代表著其固有傳統出現斷裂。明治維新時期,日本學者西周之所以最終把“philosophy”定譯為“哲學”,本意是為了“別於東洲之儒學”。這可得到井上哲次郎的證實。他指出,西周認為:“如果把哲學譯為性理學,就會被認為是儒教中的一派,所以採用了哲學的譯語。” 那麼,在西周的心目中, “哲學”和“儒學”究竟有什麼區別呢?高坂史郎認為有四個方面。其一是“漢文邏輯與日語邏輯的不同”。西周用新造的日語表達形式, “乃是從漢文邏輯學過渡到日文邏輯學,從而與西洋邏輯相對應”。

      其二是“修己與治人、心理與物理的區別”。西周用“哲學”把“個人的道德與政治、經濟學分離”。

      其三是“學問的體系性的匯入”。西周認為,學術的真理性“取決於由此學問在其與全部學問的關係中所處的位置。這是體系化的意義”,他的志向“是把學問從先王之道、孔子、孟子的權威中解放出來。”其四是“方法論的差異”:關於學問的體系化,西周“提出了體系(system)和方法(method)兩個方面”。他指出,體系化乃是“‘確立真理的目的,建立與之相通的條理,無所遺漏地求知,形成一個統一體。’而方法則是……歸納法”。西周認為,自古以來無論東洋還是西洋都是演繹法,而近來一切都是由歸納法所決定的。西周高舉歸納法,“與儒學、華人的思考方法決別”。以上四點,實質在於日本在學術上脫離中華__文化母體,引入近代化學術體系。這是整個日本社會“脫亞入歐”的一個重要方面。當時學者三宅雄二郎便說,透過“哲學”,大家“徹底轉變了把窮理作為最高學問的立場”。可見,把“philosophy”譯為“哲學”,標誌著東亞學術、文化以及歷史程序的近代轉型。這種轉變的歷史必然性在於人類進入普遍交往發生、世界歷史形成的全球化時代;東亞必須透過近代轉型才能融入世界。

  • 2 # 福善易學講堂

    哲學是一種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體系!世界觀是研究世界的本質、發展規律;方法論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根本方法;嚴格來說,哲學是一種對稱學!

    哲學又分東方哲學(東洋)和西方哲學(西洋)!個人認為東方哲學更偏重於自然環境與天地萬物之間的關係;從自然中來到生活中去,講究的是大生態,即主張的是完整、系統、和諧、共存的理念;如陰與陽、正與反、天與地、雷與風、水與火……萬物和諧卻又共存、統一,故東方哲學更注重‘天人合一’講究‘無為而治’!

    西方哲學更多則是與宗教、神話、英雄故事聯絡在一起,講究社會活動、人類生活等;可參考伯特蘭·羅素的著作《西方哲學史》,其認為西方哲學是介於神學和宗教之間的東西,基於此,他認為西方哲學在發展過程中始終受到來自科學和宗教兩方面的影響,並據此把西方哲學發展史劃分為:古代哲學、天主教哲學、近代哲學三個時期,揭示了在哲學的發展過程中,科學與宗教、社會團結和個人自由是如何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且一同與哲學互動作用的。

    但無論東方哲學(東洋)還是西方哲學(西洋)都是重要的哲學組成部份,也是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產物、精神食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藝術品銀行有哪些?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