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腳踏車不僅是交通技術創新的重要範例,也是中國城市交通工具變遷的縮影。
11
回覆列表
  • 1 # 張江評論
    腳踏車,又稱腳踏車、單車、洋車等,是一種半機械化動力交通工具,是個人出行的主要方式,在城市交通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腳踏車不僅是交通技術創新的重要範例,也是中國城市交通工具變遷的縮影。

    腳踏車是人力轉為推力最有效的發明

    腳踏車有200多年的發明史,甚至可以追溯至中世紀。1493年,義大利藝術大師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繪出世界上第一張“腳踏車”圖案。

    1791年,法華人西布拉克(Comte de Sivrac)製作了第一輛木製腳踏車。

    1817年,德華人德萊斯(Karl Von Drais)製作出具有轉向裝置的帶把木製腳踏車,並申請了專利。德萊斯腳踏車是世界上第一輛具有實用價值的腳踏車,他被公認為腳踏車的發明人。

    此後,腳踏車不斷被改進完善。1874年,英華人勞森(Harry John Lawson)為腳踏車安裝了鏈條傳動裝置,誕生了真正具有現代形式的腳踏車,但仍然前輪大後輪小,不太穩定。

    1885年,英國機械工程師斯塔利(John Kemp Starley)為腳踏車裝上前叉和車閘,讓前後輪大小相同,採用鋼管制成菱形車架,使用橡膠車輪,並設計製造出專門生產腳踏車的機床,被譽為“腳踏車工業之父”。斯塔利的工作為腳踏車的批次生產和廣泛應用做出了重要貢獻。

    1889年,英華人鄧洛普(Boyd Dunlop)發明了充氣輪胎。至此,腳踏車基本定型。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當前腳踏車的發展也日新月異,目不暇接。在動力系統創新方面,出現了裝有小型發動機、電動機、混合動力裝置的電動腳踏車、風能腳踏車、氣動腳踏車等;在車輪和輪胎方面,出現了山地車輪、實心膠輪、採用可調碳纖維棒的減震車輪等;在鏈條鏈輪方面,出現了無鏈設計、皮帶傳動、自由輪轂等;在輪轂輪輻方面,出現了無輪轂輪輻化的設計概念;在零部件方面,出現了更具一體化和人性化特徵的碳纖維越野型車架、簡單有效的杆式安裝碟剎、腳踏車座、打氣筒等。

    腳踏車是近代交通技術本土化的寫照

    腳踏車是“舶來品”,在清朝末年傳入中國。1868年11月,《上海新報》首次報道了上海街頭出現的幾輛腳踏車。此後,上海的腳踏車日漸增多,騎車的華人臉上寫滿了得意,成為上海一景。此時,內地其他城市也陸續出現了腳踏車,常常引起路人的圍觀。腳踏車成為近代華人心中“文明”“先進”和“現代”的象徵。

    19世紀末,隨著腳踏車的流行,一些外國洋行和中國公司開始銷售、租賃腳踏車,腳踏車修理隨之成為一門營生。1897年,諸同生在上海南京路開設了中國第一家腳踏車行——同昌車行(鳳凰自行車廠前身),比日本的腳踏車工業起步還早2年。1911年,上海郵政局從英國購買了100輛腳踏車用於郵件投遞,腳踏車首次成為中國城市的公用交通工具。此後,中國其他城市紛紛仿效。20世紀二三十年代,幾乎所有城市的郵政局、電報局、電話公司、公用局、警察局都配備了腳踏車,腳踏車在城市中產階級中得到普及。據統計,上海租界的腳踏車從1925年的9800輛增加到1933年的29500輛。

    抗日戰爭爆發後,能源的緊張促進了腳踏車的再次興起,成為城市代步和運貨的主要工具,腳踏車因租賃業務大興,開始成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1940年,日本人在上海開辦了第一家自行車廠——昌和製作所(永久牌自行車廠前身)。太平洋戰爭使上海腳踏車民族工業再次興起。從1941年到1945年,上海先後成立了20多家車行,每年可生產腳踏車20多萬輛,以應戰時之需。抗戰勝利後,上海已能全部應用中國產零部件組裝腳踏車,中國腳踏車工業體系初步形成。新中國成立前夕,上海全市共擁有腳踏車23萬輛。

    腳踏車是中國利用率最高的交通工具

    1950年,新中國第一個全部中國產化的“飛鴿牌”腳踏車在天津誕生。1958年,上海267家小廠合併,組建成了上海腳踏車三廠。20世紀六七十年代,腳踏車仍是稀有之物,與手錶、縫紉機並稱為家庭“三大件”,是幸福生活的象徵。八九十年代,中國形成了“永久、鳳凰、飛鴿、紅旗、金獅”五大品牌,擁有製造廠60多家,腳踏車年產量、消費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中國成為名副其實的“腳踏車王國”,腳踏車終於走進普通百姓家。但是,高峰時段成千上萬輛腳踏車擁堵在各大城市的街頭成為那個時代中國城市歷史記憶、交通之痛。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私人轎車的普及,使腳踏車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

    隨著現代社會對生態環保、機動車擁堵問題的重視,被遺忘的腳踏車再次受到人們的青睞,一些城市開始嘗試建立公共腳踏車交通服務系統,讓腳踏車承擔公共交通“最後一公里”的職責。荷蘭是最早建立公共自行車系統的國家,20世紀60年代就實施了“白色單車計劃”,放在城市中心,供市民免費使用。此後,美國、歐洲、南韓等多有仿效。2008年,中國杭州率先推行了公共自行車系統。此後,北京、上海、西安、武漢等大城市也進行了積極探索。2016年,在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和大資料背景下,華人發明了“共享單車”,並以不可阻擋之勢得到快速發展,中國再次成為“腳踏車王國”。但是,“共享單車”在給大家帶來便利的同時,同樣也帶來了諸多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儀表盤顯示雪花什麼意思?